分享

植物控制

 玖壹聚 2022-07-04 发布于河南




那些我们所喜欢和执着的,都会成为我们的软肋。

——晰瑞

初中的时候曾经买过一盆仙人掌,带回家 以后就把它放在电脑前,因为当时听说这样做可以防辐射,尽管对于“辐射”这个概念的理解仅仅局限于对人体有害,但更多的则是想买盆植物用以打发时光。

但就对于是否好养来说,首选的自然是仙人掌,这个被称为“沙漠英雄花”的植物,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不出所料,养死了,发黑发白,直至枯萎,我一度认为那是它吸收了辐射的原因,感动之余,也颇多感慨,谓其“死的光荣”。

后来再养仙人掌则是到大学了,结果同样是被养死了,那时候我忽然意识到它的死状跟多年前那个“被辐射死”的仙人掌几乎一样,室友笑着说“我就说嘛,是假的,你还不信”。

我仔细观察,又想起了多年前,对啊,植物的死亡都是由绿变黄,哪有从绿变黑的,我小心的剥开已经“死”了的仙人掌,果然,那绿色本体是个硬纸壳子,各种涂料上是用塑料沾上的“刺”,多种颜料遇到水的混合,自然会变黑。

自那以后再不养仙人掌,或者说再不养花。

我们对于观赏性植物总会禁不住的喜欢,无论是健壮的仙人掌,雍容的牡丹,素洁的白梅,飒沓的柳叶,古往今来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尽显风流,在更多当代人生活里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身边就有很多人都有种草养花的习惯。

不久前看到一则新闻,一位大爷养了一些植物每次做饭的时候加一些在饭菜里,饭菜便更加美味,后来接到举报,这位大爷种了一小片罂粟花。

有时候我们觉得我们能够控制我们的喜欢,更多时候我们也以为能够控制自己的不去喜欢,但大多时候也仅仅是自以为,那些无来由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不是自己说的算,即便是没有任何美学经验和养殖经验的人,看到一朵盛放的花,也会觉得好看,你以为是自己喜欢,何曾想过这是植物在操盘。

就像是孔雀开屏,我们看到的是那展开的好看,但就孔雀本身来说那是其求偶的表现,自然,很多时候,也单单是好看就够了。

我们用万紫千红来形容花海,我们用花花世界来表达独白,那些喜欢的究竟是一个空壳还是一季花开,或许自己也不是很明白,当美观性逐渐过度到实用性的时候,我们似乎也在更正着一种认知,从防辐射开始,到除甲醛的有意为之,那些简单的生长在当代也开始附加了更多实用价值,如果说最开始不由自主的观望是植物控制,那么后来的“价值体现”则是人为的加持。

万物生灵皆有其偏执,我们也有自己的固执,不过那些固执究竟是源于自己,还是被控制,似乎在很长的时间里,自己 也不是很清楚。

感情总会形成羁绊,无论是对于植物、动物还是人,那些单向的喜欢对植物而言已经是某种被动的控制,更何况其它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