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建军/生活无意义,但需要你做点什么——读《走出荒野》

 碎嘟嘟王建军 2022-07-04 发布于山东

断断续续读完了谢丽尔·斯特雷德写的《走出荒野》,一个声音总在问我:“如果生活无意义,你是否还能找到自己?”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探讨“存在”问题。弗洛姆认为选择“占有”和“存在”是两种不同的基本生存模式,有的人靠财富显示自己的存在,有的人则靠自己的“双脚”。谢丽尔显然属于后者。

或许你会说,财富不是靠双手得来的吗?答案是“不一定”。

回到《走出荒野》。

这本书是谢丽尔·斯特雷德根据自己真实的经历写成。谢丽尔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女子。6岁时,嗜酒暴烈的父亲从她的生命中消失,22岁时,亲密无间的母亲因病突然去世,自此,家不成家,姐弟间日渐疏离,自己的婚姻也摇摇欲坠。有4年7个月零3天,她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迷失了自己。

她开始放纵自己,滥交,虽然她爱着自己的丈夫。她无法去爱,甚至无法过正常的生活。对她来说,生活已经没有了意义。

所有的不羁与放荡,只是内心痛苦的一种表达方式,一个人不是生来堕落,如果找不到治愈的方式,或者不是自我治愈,那就会永远迷茫下去。

怎么办?一次,她偶然看到一张太平洋屋脊步道的图片,心门倏地打开了,当即决定上路。毫无经验的她,心中只有一个想法:期盼着能至少做点什么,改变这一切。

——94天,1100多英里。这是谢丽尔一个人的徒步旅程,更是她由痛苦迷茫到渐渐笃定的内心旅程。旅程结束,她发现,连同一路的艰险,那些痛苦的记忆也都成为了过去,她终于用双脚走出了痛苦的阴霾。

如果生活无意义,至少要做点什么。在谢丽尔做出决定前,心中产生的只是个想法,模糊而奇特,充满了不安。其实,她也不止一次想退出,因为太平洋屋脊步道上,恐惧的响尾蛇,神秘的大脚怪在等待一个孤独的身影。

但她坚持下来,让痛苦折磨肉体,让无助占据心灵,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苦修”?自古以来,人们都强调“修行”,所谓修行,是不是选择一种方式去安顿好自己的心灵?如果心灵无寄托,就会永远处在动荡之中。

每一天,她都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深井之中,眼巴巴地抬头仰望。她告诉自己:最糟的已经发生了,我必须要自己探出一条路来!

以绝望之心,做希望之事。一路上,她跋涉过荒漠高山,十个脚指甲掉了六个;见识过长河落日,也遇见了一个个有故事的人。同时,她也一刀刀地剥开自己的痛处,毫无保留。旅程结束,她发现,连同一路的艰险,那些痛苦的记忆也都成为过去,似乎,她在万物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做点什么?这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许,这一切始于无意义,但在做得过程中,有些意义就会生发出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