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出离职后没走的人,往往没有什么好下场,因为这三个原因

 新用户66392319 2022-07-05 发布于江苏

职场中,那些提出离职,被领导画饼之后留下的人,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不过,还是很多人,拿离职当成向领导提条件的筹码。结果就是该走的人,被忽悠着留下,该留的人被打入“冷宫”。

精明的职场人应该是:在职时,干得精彩;离职时,离得漂亮。

很多职场人在提出离职时,领导都会挽留,甚至以升职加薪等诱惑挽留,很多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犹豫了,想着熟悉的环境,憧憬着未来的发展,以及新环境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

别高估了自己能力,也别低估了领导的人性。选择权在自己手中时什么都好说,选择权交在别人手中时,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这个社会不从来不缺人才,有能力的人太多了,只要有时间,愿意付出成本,什么样的人都能找到。

同事小李提出辞职,结果老板再三挽留,甚至还在星级酒店招待小李及家人,受到老板如此礼遇,小李犹豫了,甚至在招待小李及家人的时候,还说小李是人才,下一步本来是要提拔,委以重任,现在提出辞职可惜了。

结果小李在家人和老板的劝说下放弃了离职的想法,很快小李的职位得到了提升,并且给他安排了助手协助工作,由于手头工作离不开他,希望他能够带出助手后,再委以重任。

小李为了把握住那个重任的机会,对助手倾囊相授,并且亲自带他处理各种事情,当助手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结果却被边缘化了。虽然保留着职位,但是却被架空,在单位中成了闲人一个人,这种状态也仅仅持续了3个月,就被老板拿一个小失误当成把柄,辞退了小李。

小李这时肠子都悔青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对于职场人来说,开弓没有回头箭,辞职前要考虑清楚,辞职时要坚决果断。这就像成年人的人际交往一样,熟悉时慢点,越慢越好,绝交时快点,越快越好。

看清楚领导挽留的原因,在做选择时,就清晰的知道自己最终该如何选择了。还是那句话,别高估自己的能力,别低估老板的人性。老板挽留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比较典型。

一、不是因为你有能力,而是你最便宜

这个社会从来不缺乏人才,只是很多人才的要价太高,而你可能只是人才中价格便宜的那位。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老板,也会有这样的选择。

朋友就是如此,每月赚着5000多块,投入的精力、时间都很多,一次同学聚会时,他才发现居然自己一个人做着三个人的活,于是网上查了一下,他的工资应该更高,结果向领导用辞职当筹码来向领导提出了辞职。

开始领导挽留,并给他加薪,可是很快高薪聘请了两个员工接替了他的工作,最终朋友被裁掉了。在领导眼中他的忠诚度已经降低,如果这种以辞职来当作筹码要求加薪的风气形成,那老板就会被动。

为了防止这种“破窗效应”,领导哪怕从外面高薪请人,也不会受到下属的用辞职来要挟,并非只为了钱,而是不能助长此风气。

二、无人接替工作,临时招人成本太高

突然提出辞职时,如果老板没有合适的人选时,多半会提出挽留,无论是如何“画饼”都是为了先稳住你,让你给他留出时间来寻找合适的人选。

忠诚度下降的人,必然不会受到重用,但是临时找人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在工作中熟悉业务的人与不熟悉业务的人效率上还是有差异的。

如果启用新人,无论从时间成本,还是培养成本,以及容错成本都会提升,升职加薪,都是先稳住你,让你继续为公司服务,当时机成熟时,早晚被替换掉,毕竟在每个老板眼中,忠诚度都是十分重要。

三、个人价值有稀缺性,老板真心挽留

当然不排除一些人自身价值够高、具有稀缺性,虽然这类人极少,但同时也是老板极力挽留的对象。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会高估、错判了自己的价值。

这个判断很多人都无法界定,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背书”不同,能创造的价值不同,很容易将平台的力量当成自己的能力。事实上,如果不是有足够的关系、背景,或者是核心技术的话,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无非是成本支付多少的问题。

当然也只有个人价值足够大的时候,才会得到老板的真心挽留,并非英雄惜英雄,而是能稀缺性价值导致足以创造更大的价值。

写在最后

混迹职场,每个人都有会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有离职的想法,但一定要慎重,当提出离职时,就不要再犹豫,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当提出离职那刻开始,领导就已经开始寻找能接替你的人了,别抱有侥幸,换位思考很多问题的答案就呼之欲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