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成功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

 沧海一粟1951 2022-07-05 发布于江苏

汉周读书                                                      


荷兰人笔下的郑成功画像

清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初八,病重的郑成功登上赤坎城的点将台,用千里镜(单筒望远镜)朝着澎湖方向眺望,希望能看到有自己麾下的船只驶来。

然而,茫茫大海,不见一帆。

郑成功知道,海峡对岸的军队再也不会听命于自己了。

自从1647年起兵以来,十五年过去了,“抗清复明”的大业毫无成就,反而地盘尽失,被迫来到这化外之地的小岛。

现在厦门、金门的部下又一起反对自己,郑氏集团内部轰然分裂,内战一触即发。

十五年的奋斗,就换来这样的结局!

在极度的沮丧与痛苦之下,年仅三十九岁的“国姓爷”病情骤然加重,在这一天溘然长逝。

郑成功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不得不说,是他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

01

本位意识浓厚、缺乏大局观

郑成功的老爸郑芝龙,有两个身份:

一个是官方身份,明朝的福建总兵;

另一个是真正身份,东亚海上最大的走私集团的带头大哥。

为什么说是“走私集团”呢?

因为郑芝龙做的生意却和明朝政府无关,明朝政府不敢管,也管不着。

郑芝龙就靠着在东南亚、福建、台湾和日本之间做生意赚取了海量的金钱,并豢养了一支庞大的武装力量,以保护自己的产业。

因此郑家的军队,本质上就是郑家的家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公司的保安、老板的打手。


电影《英雄郑成功》中郑芝龙的一段台词,很好地说明了郑氏集团的独立地位

郑氏集团的这个特点,决定了郑成功行事必然首先要从本集团的利益出发,而较少从全局的角度出发。

郑成功起兵之后,一直把“保存郑氏实力、吞并其他势力”作为自己军事行动的首要出发点。

顺治五年(1648年),清朝的广东提督李成栋宣布反清归明,并派部下郝尚久驻守粤东的潮汕一带。

从理论上说,此时郝尚久和郑成功已经是同一个阵营中的“战友”了。

然而,缺少粮饷的郑成功几次派兵到潮州府下属的几个县强征粮饷,郝尚久作为守潮州的主将,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几次和郑军发生冲突。

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出动大军,大举进攻潮州。

郝尚久抵挡不住,于是干脆向清朝投降。

顺治十一年(1654年),云南的李定国出动全部主力,大举进攻广东,去信邀请郑成功一起出兵,两军东西夹击,拿下广东。

而占据浙东的张名振也在这一年指挥水师攻入长江,威逼南京,同样去信给郑成功,邀请其北上,两军合力攻取南京,恢复江南。

然而,无论是李定国还是张名振,一直到被清军打败,都没有等来郑成功的一兵一卒。

那么,郑成功在干什么呢?

1653年,清廷正式对郑成功发起招抚行动,承诺封他“靖海将军”,并将泉州府交于郑成功管辖。

郑成功以“兵多地少,难于安插”为由,又要求再给“三府屯兵,并辖三省(闽粤浙)沿海地方”,还要清廷加封“海澄公”。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清廷答应再把潮州、惠州、漳州三个府也交给郑成功管辖,并撤出福建前线的八旗军以表诚意。

郑成功一得到清廷许诺,立即派人前往这些地区以“海澄公”的名义征集粮饷。

到了1654年春,清廷派使者携带顺治帝的诏书前往郑成功的根据地,准备正式册封他为海澄公。

这时,他又坚决拒绝剃头,而且再提高价码,要求清廷在四府之外,再把浙江的宁波、台州、温州、绍兴、处州五个府交给他管辖。

对于他的这种突然变卦的行为,顺治帝评价他是“词语多乖,征求无厌”,在经过了半年的努力之后,最终放弃了招抚的计划。


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的古报恩寺,这里曾是郑成功与清朝进行谈判的地点

为什么郑成功表现如此反常呢?

因为从1651年到1653年,郑军和清军在闽南地区连番大战,元气大伤,急需休整并补充粮饷。

因此才假意接受清廷的“招抚”以作为缓兵之计。

这次“招抚”,来来回回折腾了一年多时间,为郑成功争取到了宝贵的休整时间,并征集到了大批粮饷。

从郑成功自身的角度出发,这个策略是没错的,甚至可以说是比较“聪明”的。

但从全局看,郑成功的袖手旁观,导致了李定国和张名振错过了最佳战机。

最终李定国惨败新会,张名振含恨而死,反清力量从此一蹶不振。

最后郑成功面对的清军压力比以前更大。

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02

行事急躁,急功近利

郑成功的军队海战强而陆战弱,因此始终局限在闽南沿海的一隅之地,地域狭小。

而且,郑成功军力和清军比始终处于弱势,很难像西南的孙可望、李定国那样长时间牢固地控制一片根据地,因此双方一直处于拉锯战的局面。

在这种局面下,郑成功没有时间来进行根据地建设。

要维持庞大的军队,光靠海上贸易的收益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东南沿海地区征集粮饷。

1654年,郑成功利用“招抚”谈判的机会,趁机派兵占领了漳州府和泉州府。

漳州和泉州都是闽南富庶之地,不仅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而且良港众多,海上贸易十分便利,如果好好经营,将成为郑军与清军抗衡的有力后方。

但郑成功考虑到一旦“招抚”结束,清军必然还要反攻,凭郑军的兵力很难守住,于是决定尽可能利用自己控制漳州、泉州的机会,最大限度征集这两地的粮饷。

根据《从征实录》记载,从1654-1655年,短短一年时间,郑成功就向漳州府摊派了一百零八万两白银的军饷,向泉州府摊派了七十五万两白银的军饷。

几乎可以说是涸泽而渔、杀鸡取卵。


郑成功军队用漳州地区征来的白银做成的银币,上有“漳州军饷”字样

当谈判破裂,清军大举南下时,郑成功为保存实力,又将漳州和泉州主动放弃。

撤军之前,为了削弱城防,防止为清军利用,郑成功又下令将两府城和下属各县的县城全部夷平。

这样做,固然不利于争取民心、扩大占领区。

最后当清廷实行迁界禁海,将沿海居民全部迁走之后,郑成功的军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也就很难坚持下去了。

03

刻薄少恩、心胸狭窄

我们以最有名的施琅事件为例。


施琅原本是郑成功的大将,在保卫厦门之战中立下大功,却因被郑成功猜忌而失去兵权。

后来施琅因自己的部将曾德有罪,要杀他,曾德就逃入郑成功帐下祈求庇护,但最终还是被施琅抓回杀掉。

于是郑成功大怒,认为施琅是要谋反,立即将其逮捕。

施琅后来寻机逃脱,逃入好友苏茂的家中躲藏,但又被郑成功继续派人追杀,无奈之下,最终只得投奔清朝。

郑成功闻讯后大怒,将其父亲和弟弟全部处死。

最终施琅成了与郑成功不共戴天的仇敌。

曾帮助施琅藏匿的苏茂,因为手握重兵,郑成功当时没有杀他,但一直怀恨在心。

1656年,郑成功借口苏茂在揭阳之战中战败,下令将其处死。

《台湾外记》中记载说,苏茂之死:

“诸将士不知其故,咸有微言曰:论茂揭阳之败,无非天意;岂战之罪?虽不从郭遂第之言,其气可以吞敌,何至于死?况茂战功难以枚举,非他人所可比。藩主如此施行,岂不令人寒心?”

郑成功杀掉苏茂,寒了很多部下的心,紧接着就发生了海澄守将黄梧叛逃的事件。

黄梧是苏茂的部下,受到苏茂的牵连而被罚。

他见苏茂被杀,感觉在郑成功手下实在太危险,不一定哪天就会和苏茂一个下场。

于是叛郑降清,一下带走“官八十余员、兵一千七百余名,并红衣炮三百余位,粮粟二十五万,军器 衣甲铳器不计”,同时将郑成功苦心经营的海澄要塞献给了清军,对郑军造成了极大震动。

之后又发生了陈豹事件。

陈豹乃郑成功手下一大猛将,战功赫赫,为南澳岛守将,因为性格比较嚣张遭到郑成功的猜忌。

后来,有人诬告陈豹“谋反”,郑成功不调查清楚,就派人前去逮捕陈豹,最终逼得陈豹也投降了清朝。

紧接着铜山岛守将蔡禄、郭义,又因不满郑成功攻打台湾的决策,愤而降清,使郑军在闽东沿海又丢掉了一个重要据点。

这接二连三的降清事件,可见郑氏集团的内部凝聚力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这一方面是由于郑成功在军事上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将领们看不到希望,另一方面也是郑成功过于冷酷暴虐的领导风格造成的。

1662年,郑成功的这个缺点终于酿成了最大的一次灾难。

这一年,他收到厦门来书,说自己长子郑经和乳母私通,生下一个私生子。

郑成功暴怒之下,派人从台湾去厦门,斩杀乳母和私生子,同时下令,自己的夫人董氏教子无方,郑经纵欲失德,将两人一起斩杀。

在厦门的诸将本来对郑成功这些年来对部下的刻薄寡恩已经十分不满了,舍弃福建故土搬去台湾他们又极力反对,现在郑成功又要杀妻诛子,终于让他们的不满总爆发了!

于是厦门诸将拥戴郑经为王,宣布和郑成功彻底决裂!

十五年来,郑成功令出必行,违逆者死,无论军中家中,都可谓唯我独尊。

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现在自己的部将敢于一起来造自己的反,而且自己的儿子居然还当了造反派的头头!

他每天登上赤坎城的点将台,用千里镜看澎湖方向,希望厦门的部下能回心转意,希望儿子能迷途知返。但是,现实让他绝望了。

于是,在五月初八那天,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位于厦门鼓浪屿的郑成功塑像

这大概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