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加工不仅仅是婀娜多姿的代名词

 泊木沐 2022-07-05 发布于辽宁

初见高先生时,拿了我的写生稿请先生点评。先生说造型还好,照原样画的,就是没有做艺术加工。

我当时是蒙的,不理解,不懂什么叫艺术加工。想着写生都要有取有舍,我基本找的都是很入画的造型来写生。观察又细心,画得又认真,几乎是完全画上去的。是不是不做变动就是没有艺术加工呢?

又想应该不是,也还是想不通。不就是要活起来,要婀娜多姿吗?就选最美的时候,选最好的姿态画呗!

但是看自己画的造型,总没有于非闇先生和俞致贞先生的造型那么有味道。

于是每次出去写生,都要把各种角度的构图造型在心里跟他们的作品做比较。始终没发现一株有味道的写生对象。

有些东西的学习真的要靠坚持不断、锲而不舍地去求索,就是要刨根问底。

比较的次数多了,就发现一些问题。我的写生还只在“像与不像”上下功夫。他们都说我画的特别像,特别真实,可我自己就是觉得不是我想要的,时欠缺什么的。

当我还在往“画得像”上下功夫时,我其实忽略了我眼里对象的高贵、野逸、娴静、喜悦等意象。

同一朵花,风里是怎样?雨里是怎样?喜又是怎样?怒又是怎样?

要是写生自然的样子丝毫不差的画下来,跟照片有什么区别吗?就像搭积木,哪里缺了什么线条,拿来,画上,不就好了吗?

那样,书法中的那些各式各样的线条,就没有用武之地啦!没有线条的中国画还有什么意义?

问题就出在这里,艺术不是搭积木,不是已经设定好的套路。更像做雕刻,要根据材料的质地状态来加工。又不脱离原型,又与原型大不相同,既表达了我的思想,又描述了对象的形体。这才是有生命的,才是真正的艺术。

现在很多人吃不了苦,拍来照片画,无可厚非,只要不是架起投影仪来画,我不反对。毕竟现在的照片比看实物还清晰,可以放大数倍。能更好得解读对象。

关键的关键是,画照片要进行艺术加工。只是照葫芦画瓢已经没有意义,照片比你的画在清晰度、造型等等方面高超的多。只是对着照片,跟对着实景思维还是不一样的。

甚至可以说,照片是手工不可企及的。但是你的画里面,如果植入了思想情感等,那就不一样了。看起来,画照片还是不要太像了为好!

但是,看似同样都是照着画,临摹古画,最好要画得像。这是为什么呢?

临摹古画目的是学习古人的用笔用墨用意……是在用逆推的方法在学习古人。所以就要像一点,越像越能接近原作的法度。

这看似相似的对照着画,却一个是临古,一个是写生,大相径庭。并且临古画是为了画照片服务的!

我们要把画画好,除了造型还有线条。在临古的时候,体会不同线条的不同用法,以达到运用自如的效果。只在书法临帖里学的,只是书法里的线条。跟国画里的书法线条是不一样的。

画里面的书法线条除了满足书法的条件,还得满足表物的功能。表示什么质量的线条用哪种书法线条来表达。

例如,画木本的线是硬的,画花瓣的线就是软的。木本可以用篆籀的笔法来画,而花瓣则要用轻细的小篆的笔法来画。

相同的质地,不同的位置,用线也不一样。棉麻质地的衣服,轮廓可以用青铜铭文的笔法,而褶皱线则可以用魏碑的笔法。

一边临摹古画,一边分析所用的笔法、墨法等。再分析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而举一反三,把古人的方法为我所用。这才是临古画的目的,因此,临习时还是尽可能临得像一点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