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联入侵阿富汗(一):为什么“出海口说”根本不靠谱?

 专打抄袭勾 2022-07-05 发布于天津

序言——反思精神:切忌简单化

很多人讲阿富汗战争是苏联为了南下印度洋扩张用的,至于为什么南下印度洋,还是搬出来彼得一世那个老掉牙的南下理论来作解释,自己说之前其实应该想想,沙俄和苏联固然都是俄国,但国家发展命脉一样吗?这种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理由计划,且不说其中可兑现性有几分,就像一个上班的小职员说我想变富翁,他会把自己上的班还是这个距离极远的白日梦当自己天天想的中心任务呢?同理,一个国家也不是胡闹的,扩大疆土、势力范围任何国家都想,但是它们是天天为了扩张而扩张呢,还是按照自己的既定结构发展呢?

切忌简单化,当自己很快想到一个答案时,最先应该感到的不是高兴,而是反省,自己的答案有没有被推翻的可能?为什么这样是可以唯一成立的?只有自己的答案被这些怀疑充分检验了,它才值得被提出。这就是辩证否定。

还有更靠谱一点的观点,就是将阿富汗与苏联的中亚民族、宗教不稳定因素联系起来,虽然仍然没有探究到根本,但却是积极的倾向:开始实事求是的考查苏联实际了,而不是牵强附会、食古不化地套用什么出海口帝国扩张论,这一点作者在沙俄的相关论述中已经提及( 沙俄欧亚主义的陆上新航路开辟(一):服务于西进的东进殖民沙俄欧亚主义的陆上新航路开辟(二):作为殖民跳板的西伯利亚),俄国的权力结构和利益获取模式早就和18-19世纪不一样了,怎么会还为了什么可笑的出海口而争夺。( 沙俄欧亚主义的陆上新航路开辟(三):为什么1850年后屡战屡败?苏联时期的欧亚主义(中):斯大林中国方案的先成后败

先反驳一下印度洋论为什么不靠谱

首先,既然是到印度洋,为什么打到阿富汗不接着打巴基斯坦呢?阿富汗是内陆国,不打伊朗或者巴基斯坦就永远到不了印度洋,而且印度可以作为苏联助手一起打掉巴基斯坦,为什么不打呢?再者阿富汗山地那么多,打它又不能直达印度洋,直接打交通更便捷的伊朗不好么?伊朗比阿富汗再强和苏联比也是蚍蜉撼大树,也不是北约成员,也没有原子弹,根本阻挡不了俄国的。

其次,就算是任何满足贪欲的扩张,也都是有利可图的,打阿富汗的利在哪?去印度洋?印度洋有黄金还是有什么?有人说挨着波斯湾有石油,那为什么舍近求远不打有石油的伊朗,还要绕道阿富汗再灭个巴基斯坦,还要把海军主力聚到荒凉落后的俾路支么?补给怎么办?从东欧转到中亚再转阿富汗到巴基斯坦?这成本有多高?不是你过家家纸上谈兵可以想象的,有这钱他为什么不开发自家的西伯利亚直接东进太平洋和更富裕的东亚贸易呢?西亚唯一有利可图的是石油,有美国保护,俄国那么容易染指,直接抢么?抢不了做贸易么?石油换石油,你当喝交杯酒么?俄国在阿富汗南下印度洋开出海口除了烧钱提供不了任何高回报收入,既抢不了石油又发展不了贸易,在那里大规模驻军也会饿死。

更本质的原因——军队势力的膨胀

提出印度洋论只能说明根本不懂俄国,也不懂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实际。勃列日涅夫是怎么上台的?笔者在( 从纳卡冲突看苏联解体:什么才是主因)中提到

“斯大林体制其实在政治上,从1957年就崩溃了。苏联的斯大林体制,说得难听点,就是像宋朝一样把经济收入zhuanzhi到中央,再把农民像农奴庄园一样组织起来,防止地主再次产生。然后培养一个工人阶层,作为zheng quan支持的民意。这里面,对经济官僚的ya zhi是很重的。一面发"大钱袋",以高薪"养廉";一面搞大清洗,让他们不敢借手中职权duo quan。但是赫鲁晓夫为了扳倒莫洛托夫等斯大林圈子的老人,釜底抽薪,一面扩大经济官liao的自主权,一面在莫斯科开会的时候,用飞机把这些尝到甜头的地方州委,接到中央会上用脚投票,一下子把老人物战胜了。但是赫鲁晓夫完全控制主席团和部长会议之后,自己的权力也不稳了:因为经济官僚有更大自主权了,所以他一提年轻人接替他们的事,勃列日涅夫就利用这种不满,如法炮制把赫鲁晓夫赶下台了。结果斯大林体制就像个洋葱,越剥越小。勃列日涅夫时确立了干部终身制,就是怕他们把勃列日涅夫也赶下台。”

笔者对此再度梳理概括一下,简而言之,就是财权系统的经济官僚被放权了,勃列日涅夫通过向他们妥协获得了上位。

但是可以想象,这和古代王朝中皇帝逻辑很像了——既然目的在保位,那就不能一直妥协退让,但是他又不能直接正面打击经济官僚,因此只能通过给另一些势力利益,获得新支持者,并且两者能够相制衡,于是勃列日涅夫选择了军队作为扶持对象,来抑制经济官僚对他的威胁。

布拉格之春在很多表述中被认为是苏联单纯从大国控制欲的沙文主义侵略行径,而实际上相比压制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性,出兵布拉格有更大的国内意义——军方势力顺利上位。如果勃列日涅夫直接大幅提拔军职官员在苏G内的地位,必然遭到财政官僚的阻碍和警觉,乃至推翻勃氏。而经互会为苏联提供筹措每年生产基金的交换市场,一旦失去捷克斯洛伐克,则经济官僚的势力必将受到打击,这也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这时,勃氏提出出兵捷克就会得到支持,而苏联军方将官的凭战功拔擢,在D内安插军方的势力就变得可行。

因此,勃氏看似代表经济官僚的利益去行事,但实际上却成功暗渡陈仓,巩固自己权位。这样,1968年军队干涉捷克有功,众多军官在1976年二十五大后成为代表,形成了权力结构中有相当话语权的势力,虽然勃列日涅夫也不希望军方坐大,但为了解决抑制财权的问题和给予利好获得支持,他也纵容军方的扩充,这才有了70-80年代苏联军备竞赛中的高投入,与此同时,与军备需求相对应的,大批企业军工化,转向为军事服务,这也使得经济官僚内部出现利益的分化,这些军事经济所生存和扩张利己的命脉,恰恰是军需的旺盛,这也正是军队势力的壮大。所以勃列日涅夫在一段时间内有效抑制了经济官僚的夺权可能。

但是军队却在坐大,为了获得更多资源以发展,军队便会热衷于对外大规模军事行动,阿富汗战争仅仅是这个时代倾向的缩影,阿富汗战争甚至说明一定程度上勃列日涅夫平衡过度了,所以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谈裁军,除了为改革筹措资金,也有抑制军队势力的意思,但是经济官僚更不可靠,他们夺权勾结的是西方,而军方上升则需要进一步向D靠拢,所以后期戈尔巴乔夫面临夺权分子叶利钦时军方也懒得管,是有寒心的因素。

1970-1980年苏联的军事开支、军队规模、海外驻军、对外武力行动,是冷战整整40年的高峰期。像非洲之角行动涉及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之战,深度介入的南也门、莫桑比克等等都是阿富汗战争同类事件,只不过这件事拖得太长,让西方有了插手的机会,就像美国在越南拖太久被苏联中国介入,打成泥潭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