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亚扩张:见证哥萨克的步步沉沦

 专打抄袭勾 2022-07-05 发布于天津

俄国人在1739年沿乌伊河修建乌拉尔要塞线、沿乌拉尔河(当时称雅伊克河)的奥伦堡要塞线,1736-1742伏尔加到乌拉尔的萨马拉要塞线,1739-1742沿萨克马拉河的的萨克马拉要塞线等;为了抵御哈萨克中帐与准噶尔人,1737年有老伊希姆要塞线,自1752年后渐被南方强化的托博尔-伊希姆要塞线取代;1745-1750将此前南下沿河南下蚕食准噶尔修建的自鄂木斯克至乌斯季卡缅诺哥尔斯克诸城组成额尔齐斯要塞线;1747-1768,俄国人还修建了库兹涅茨克-科雷万要塞线,防备阿尔泰山中的叶尼塞鞑靼人与卫拉特。以上三线合称“西伯利亚线”。

哥萨克社会才是沙俄的不稳定因素,普加乔夫等俄国秾闵漆艺,实际上就是哥萨克引发的,而核心区的瓦尔代丘陵/中央粘土地带和诺沃罗西亚的黑土农村,无论是宫廷/锅有农奴,还是领主农奴,都是极其“安分守己”的“好农奴”,根本没有闹事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最希望“独立”的不是农奴,而是贵族,因为既然庄园不可保留,他们还可以从改革中分得最好的地块,何乐而不为?相反,农奴在长期的历史中一直认同公社的“保护”,认同“好沙皇”。他们在改革中只是少了一个贵族老爷,而自己份地中最好的地段却和领主的“财产”领主自营地,即俄国村社里的“共耕地”,都被贵族弟煮拿走了。以群体存在的农奴,其整体利益被损害了,所以真正引发他们不满的,根本不是现代私权的利益受损,尽管有少数开明农奴自己脱离村社耕作,但大部分农奴在改革中从领主农奴演变成国家农奴,真正脱离村社还要到1907-1911年的斯托雷平改革,而且这也是因为真富农和假富农(仅仅个人经营的农人)导致的村社秩序危机,直到1917年,农民也一直在各地县农民苏维埃甚至最高苏维埃中提请重建村社的计划,可见农奴一直希望维持旧的村社秩序,而不是弟煮、富农的分离。

哥萨克虽然在后来逐渐农奴化、定居化,但是始终作为特殊的军役人口存在,1897年帝国人口普查时仍然单列做一类。至于18世纪更是如此(哥萨克在西伯利亚黄金时代的谢幕标志着沙俄在亚洲的进一步扩张)。塞契组织的村社化,尤其是贫富分化,早已违背了哥萨克“志同道合”的基本原则——绿林好汉的脱离束缚、平均财富的倾向,只有哥萨克上层获益,而下层越发像农奴,这就是导致他们漆艺的原因,而且这种漆艺的口号也不是针对沙皇,而是从沙皇本身是好的,有人篡夺了他的位置,或者下级的官僚贵族歪曲了他的意思。总而言之,这个群体没有反对沙皇政体的意图,只是要求在此框架下获得可以接受的待遇。因此,在满足他们一定的特权需要后,他们自然会成为沙皇最锋利的马刀,砍向一切威胁沙皇的人事物。攻占西伯利亚、中亚细亚都是哥萨克打头阵;1905年革命期间,哥萨克也是镇压的中流砥柱。顿河-伏尔加河“西伯利亚线”正是镇压、捕捉少数流亡农奴与对外扩张的基地与兵站。当莫斯科有所喘息时,这种扩张机器就成为了国防线。因此,“西伯利亚线”不是一个为防御而修建的工事,而是扩张的暂时静止状态。这也是为什么看似防御的线都是扩张的基地。

事实上,直到19世纪,俄国才将哥萨克从边远省份的中流砥柱地位逐步取消,改之以国家军队为主的官僚经营模式。正规军的建制进驻各个边远地区,相应的,官僚政府的行政机构得以扩展。只是这些地方与欧俄的人口稠密程度、经济发达程度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实际支撑这一套系统运行的并非欧俄的社会关系(依靠法国等外国资本扶持起的本国垄断工业资本和军队之间的诡异平衡),而是摄于欧俄的强大实力而不得不服从的势力估量。高尔察克之所以失败,虽然主要是因为协约国的远东内讧与人心向背,但也和他所占地盘的资源禀赋有重要关系。在鄂木斯克就任最高执政可不是什么好主意,甚至还不如弗兰格尔和邓尼金占的南俄塔夫利达好,这里至少工业设施相对发达,而临近黑海,也更容易从外国干涉军那里获得援助,逃跑也好跑。1921年白军带着舰队通过土耳其海峡、科林斯运河,一口气跑到法属突尼斯的比赛大,最后才遣散。中亚和高尔察克的情形一样,几个分离主义的势力虽然一度兴起,但是实力摆在那,注定昙花一现。

时间转入19世纪,1847-1854年,俄国人绕过北饥饿草原进占七河,根据原额尔齐斯要塞线的塞米巴拉金斯克开始,在南方的塔尔巴哈台山、阿拉套山与昆格山西麓修建的阿亚古斯、卡帕尔与维内夫(阿拉木图)等要塞,最终组成了新西伯利亚要塞线;1853-1864年,俄国人自咸海旁的阿拉尔斯克、彼罗夫斯克(克孜勒奥尔达)等构成锡尔河要塞线;此外还有1837的阿克莫林斯克(努尔苏丹)-科克切塔夫(科克舍套)线与1835-1837的奥尔斯克至别列佐夫斯克的“新线”。1864年,俄国绕过南饥饿草原,再修自维内夫至比什凯克,直到阿拉套山南的奇姆肯特、TJ斯坦的新浩罕线。至此,锡尔河线与新西伯利亚线被连成一片,一道道铁链封锁住了哈萨克草原,俄国人即将对大森林以南的草原牧民和绿洲农民发起全面征服。

从“草原总督区”到“吉尔吉斯共和国”:俄国对哈萨克的认知嬗变中,笔者也对此进行过分析。但事实上,中亚直到20世纪初斯托雷平改革时,仍然被视作流放地,只是一个“炎热的西伯利亚”罢了。当地当然也有农耕区,但是范围很小,而且被当地的头人社会所控制,而两汗国的继续存在就像秦国下面奇迹生存的卫国一样,这个傀儡虽然对沙皇没有什么威胁,却能够做到沙皇做不到的,所以这样的傀儡不会被消灭,反而会被优待。而这些当如果流放一些信仰东正教的诺沃罗西亚农民,他们是很难融入其中的。可以说,这里的社会比西伯利亚更令人难以忍受。因为西伯利亚虽然苦寒,却能让欧俄人在此仍然拥有高人一等的感觉;但在中亚显然不是这样——这里拥有完整的小国家,而且当地人也是农民,他们也会种植,而且有一神教,东正教的流放者在这里没有任何的优势,而且会因为自身被流放的罪行而被不同的人群歧视。而且从经济上来说,这里也是标准的殖民地。棉花种植完全服务于莫斯科的资本家,而当地则是商业衰落的腐朽状态,王权完全依靠沙俄的支持才能维系,一旦彼得格勒不稳,布哈拉和希瓦也会如丧考妣的死去。

俄国殖民地的省份化和去哥萨克化是俄国新政治格局建立的结果。当然这个结构也不是没有被打破的可能的,特别是像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时机,军队基本上被消耗大半,而资产阶级也损失惨重,俄属波兰和库兹米等地的产业被占,而乌克兰等南俄地区的交通线也被破坏,当地的企业受到战争影响,整体出口额大幅下滑,俄国的对外出口由于同德国交战,一度下滑了75%,工业生产被削平了一半。这都使俄国的三角关系受到严重冲击。但显然,军队受到的冲击更大,而且在精神上也解体了。这样,在二月革命后沙皇下台,资产阶级仍然能够执掌大权,这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宿命”——军队都打没了,沙皇自然就损失了三角集权的稳定来源,而这样一来,最有实力的资产阶级当然要上台,当仁不让的坐第一把交椅了。在这场此消彼长的权势沉浮中,曾经荣耀无比的哥萨克最终成了雨中浮萍,虽然马上功夫仍不减当年,但是早已在权力格局中被边缘化,甚至在远东和中亚也被踢出核心圈子,仅剩一些华而不实的头衔和自治局管辖范围内也有的自治“特权”。直到1954年,这种哥萨克的荣耀最终灰飞烟灭,成了野蛮与彪悍的东欧与钦察草原人的代名词。#俄国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