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

 付春文苑 2022-07-05 发布于浙江

本文是付春文苑推出的第60篇文章,如果想看更多,请关注公众号。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那就点“在看”以后转走,谢谢!

善待每一名学生

/李付春

做了半辈子老师,送走的学生一茬接一茬,怎么也得三四千人了吧!

我发现,无论是现在我跟前上课的在校生,还是早已走上各个工作岗位的往届毕业生,在校园里主动和老师问好,还是在天各一方向老师以各种不同方式主动问候老师的,大多是读书时的“坏孩子”。

说实在的,老师这项工作是个良心活儿,任何一个老师都不会像猫教老虎上树一样,再留一手,都会全心全意地把自己所懂得知识,全部教授给学生,为了提高升学率和孩子们的学习成绩,老师们甚至会不遗余力。

曾经有人问我一个有趣的问题:“你在好学生和差学生身上,哪个用的心血多?”这个问题要是让个别不加思考的老师来讲,他们会立即回答:“当然放在好学生身上的时间多啊!”要我说,这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其一:这个问题的问法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

因为,同样是学生,根本不存在好坏之分。就像你伸出一只手,五个手指头都是你的,你能说那个好那个不好吗?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五个手指头中,它们有长短之分、先后之别,在它们工作起来,拇指和食指做的“功”会多一些,那像一个足球队一样,谁打前锋谁守门,只是分工不同。

只要在有人群的地方,都会分三六九等,一个班级的学生,由于受遗传及家庭因素影响,不能否定他们有智力的区别,也有先天的因素,也受环境的影响,因此讲,他们在班集体就有智力的区别。

其二,在差生身上付诸的心血不比优秀学生少

也许有人对我这句话不理解或者认为我唱高调,其实不然。一些行内人士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教师在课堂上偏爱优秀生,这个观点是任何人都不可置疑的。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家长也同样喜欢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

当然,这和家庭又有所不同,家庭子女多,家长不可能把每个孩子都送进大学校园,这要根据孩子们的天赋,有的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很差,父母又没有那么大的精力,那就只好让几个孩子分道扬镳,各走自己的路。

在校园里就不同了。优秀学生是班里的尖子生,整个班集体的领头羊,他们是清华北大的苗子,那老师们会在他们身上付诸努力,让其捷足先登,充分发掘他们的内在潜力。他们进了名校,既对学生本身是一大幸事,并且对家长、学校和老师都会带来很多益处。别忘了,每个学校不仅为名校输送人才,还要看升学率,要想提高这一块,必须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换句话说,只要这孩子不是先天性的痴儿,我们就有责任、有义务把他培养成才,起码要成人。

其三,差生身上有许多亮点

送进清华北大的学生,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普通学生那才是班里的中流砥柱。相比来说,他们没有那部分优秀生那么聪慧,可能需要我们不厌其烦地一遍遍为他们重复,犯不上呕心沥血,但要苦口婆心。尽管有时着急抱怨他们太笨,但我们没有理由对他们不友爱。也许他们发现了老师们在他们身上用的时间多,也许他们天生就是爸妈的“乖孩子”,也许在师生眼里他们就属于那种“坏孩子”。但是,在他们身上,我们同样能看到他们的许多亮点:如果老师到了课堂上才发现忘了拿三角板,是谁自告奋勇去办公室帮老师去拿?老师感冒了,是谁会把一个甜水梨或者一包金嗓子润喉片偷偷放到老师的讲台上?这几乎与那些优秀生不沾边。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班里有五六十个学生,不可能人人都进清华园,更多的人将走到社会上的各个方方面面。他们将来就像组建我们国家的一座大厦,有的人是一根顶梁柱,有人是一根大梁,但是,更多的是一块块砖瓦。

今天的学生,就是祖国的明天,为了使明天的祖国更加繁荣强盛,我们这些站讲台的人唯一能做的是善待校园里这些学生。尤其劝诫我的同仁:对待差生更要好一些吧!

本文刊发在《广州日报》及《潮州日报》等N家报刊上

请点亮“在看,然后点”请点“原文”就能看到更多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