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在成长中会有失衡状态

 泠风思语 2022-10-28 发布于山东

图原创:高英

家长因为人已成年,前额叶发育成熟,作为过来人去看孩子的时候,既容易带经验主义又容易带超前主义。
经验主义具有两面性。因为人的成长具有某些不因时代变化而变化的共同规律,所以家长的经验主义有时还管用;因为人受社会环境影响大而孩子与自己的家长各自在少儿时期成长的环境不同,所以家长的经验主义有时不管用。
这一点比较好理解。因此作为家长在做亲子教育的时候既要参考自己的成长经验又当不依赖自己的成长经验,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家长们往往会忽略的是超前主义。家庭教育中的超前主义,就是超越了孩子现有年龄段所能理解的范畴而对孩子作出的引导或预判。
我之所以会注意这一点,要感谢我家女儿的初一生物老师。当年在机缘巧合之下,我有幸跟这位年轻的老师交流了几分钟就受益匪浅。
大概是因为我家女儿那时生物经常考班里第一名的缘故吧,留给了生物老师深刻的印象,而我家女儿日常并没跟这位老师有过课堂提问以外的交流,以至于我都不知道这位老师姓甚名谁——毕竟所有跟我家女儿有过课堂提问以外交流的老师会被她在我面前一再提及。
别看这位生物老师在我这个年近半百的人看来只是一位年轻小伙子,却独具慧眼,心思细腻,能关注到学生的日常状态。
这位生物老师跟我分享了他教我家女儿时的一些观察和想法:
这个学生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首先,青同学作为不只生物学科能考班级第一的优秀生,却总是显得内敛低调,看上去不想在班里出头,可现在一般学习好的学生都很活跃。不过我想了想,自己当年数学在班里考第一时也是不想出头,学习好未必就要凡事都主动出头,这可以理解。
后来,我知道青同学和其他优秀生不一样的地方是申请了不上早晚自习(备注:初一、初二两学年是这样),一般情况下优秀生生更怕落后,都会愿意主动在校多学习,就想她为什么不想上早晚自习呢?其实换作我上学的时候要是能不上早晚自习也不愿上,毕竟我也不愿意早起。
我在这里插了一句来解释青同学不上早晚自习的真正原因:那是我作为家长不让她上的,因为我觉得这个年龄的孩子需要更多睡眠,并且我信奉8-1>8的教育理念。
生物老师听我说完,心平气和地“噢”了一声说:“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我的插言并没有打断他的思路,他继续和风细雨地说下去:
初一下学期疫情发生上完网课返校后,青同学的成绩出现了明显下降的情况,我就估摸是网课的缘故还是能力的原因,就想是网课的缘故她肯定还会把成绩提上去,果然很快她的成绩就开始回升,这学生的学习能力不错。
不过在有一次观察她和老师的交流过程时,我发现了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青同学的思想认知和她现有的身心发育并不协调,也就是她的身心发育没有跟上她的思想认知。
我一听此言立即来了兴趣,可惜有人打断了我们这次本就意外的谈话,只能就此道别。
从那以后,每当回忆起这次意外交流的时候我都感慨这真是一位好老师,既能够细致入微地去观察学生,又能够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学生。虽然这位老师日常并没有特意和我家女儿去作交流,然而他的用心关注肯定自然会产生出某种无形的感染力激励了她好好学习。
最为重要的是,这位生物老师给了我一个重大提醒,那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实际的身心发育跟不上思想认知的失衡状态,这会让孩子困惑迷茫。
换句话说就是孩子的思想认知超前于自己的实际年龄以及现有阅历的实际发展阶段,有时在作自我表达或是在和其他成年人交流时会有些怪怪的不合拍的感觉。
孩子的思想认知为什么会超前呢?除了她自己因读书、上网而自学出来的那一部分之外,就是我这个日常陪伴她最多的妈妈的影响了。
我不认为这种超前影响是坏的,但也在这位生物老师的影响之下认识到了其中自有弊端,那就是有时会妨碍孩子的身心协调能力。
从此,我就对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超前主义的影响有所警惕,尽量尊重孩子每个年龄段的一般规律,在孩子出现失衡状态时赶紧在家庭教育方面作出自我调整,并引导女儿回归自我,做成她自己。
总之,我愿意理性地让孩子慢慢成长,允许孩子出现每个年龄段常会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妄想用超前主义的教育抹去所有问题,相信孩子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会主动去不断平衡自己,可以独力解决面临的问题——这是人在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经历。

高英写于20221027日,十月初三,周四午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