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儿爱后妇,女人重前夫

 付春文苑 2022-07-05 发布于浙江

“男儿爱后妇,女人重前夫。”出自东汉辛延年的《羽林郎》。

     全诗结尾四句是: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这首诗歌写胡姬面对倚权仗势的豪奴调戏,既不怯懦,也不急躁,而是有理有节,以柔克刚。她首先从容地说道:“君不惜下红罗前来结好,妾何能计较这轻微低贱之躯呢!”仿佛将要一口答应,实际上是欲抑先扬,欲擒故纵。
下句随即转折:“你们男人总是喜新厌旧,爱娶新妇;而我们女子却是看重旧情,忠于前夫的。”其实,十五岁的胡姬未必真有丈夫,她之所以暗示自己“重前夫”,一是表明自己忠于爱情的信念,更主要的则是权借礼法规范作为抗暴的武器。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逾。”语气较上婉而弥厉:“既然女子在人生中坚持从一而终,决不以新易故,又岂能弃贱攀贵而超越门第等级呢!”语意绵里藏针,有理有节。
“多谢”,一语双关,表面是感谢,骨子却含“谢绝”。“私爱”,即单相思。“区区”,意谓拳拳之心,恳挚之意。
这首诗的四句结束语,读来耐人寻味:“我非常感谢官人您这番好意,让您白白地为我付出这般殷勤厚爱的单相思,真是对不起!”态度坚决而辞气和婉,语含嘲讽而不失礼貌。弄得这位不可一世的“金吾子”,除了哭笑不得的尴尬窘态和狼狈而逃的可耻下场,再也没有其它别的办法。
  本文是付春文苑推出的第618篇文章,如果想看更多,请关注公众号。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那就点“在看”以后转走,谢谢!

男儿爱后妇,女人重前夫(婚姻物语)

/李付春

“男儿爱后妇,女人重前夫。”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千古佳句就道出了男人的本性,女人的忠诚。这与今天有人说的“男人为性,女人为情”同出一辙,但这个观点我是不完全赞成的。
其实,那首羽林郎笔下的乐府诗篇有它一定的局限性,那就是女人一旦被男人所休或者失宠以后,便感觉是天下最大的奇耻大辱,其结局要不走上绝路,要不就无奈地独守空房、孤灯熬岁月,根本没有改嫁一说。因此,她没有理由不钟情她的这个男人。
看过周而复先生写的《上海的早晨》吗?一定也都会对剧中资本家大老板徐义德的见异思迁很有印象。徐有四房妻妾,除了结发妻子以外,后来的三个姨太太一个比一个年轻漂亮,他对美色占有欲极强,表现是喜新厌旧,最钟爱的是最小的三姨太,徐在她们身上花费的时间和金钱那真是不计其数。
可是,当上海马上要解放时,徐义德被囚禁关押,只有他的第一任太太为他的生命最为担忧,她赶紧召集其他三位太太和家里的人商量救出徐义德的策略,她主张有钱的出钱,有法的想办法,带头拿出自己的全部私房。当她找四姨太时,其人已经携带早先徐义德送给她的重金出走。三姨太也在留去犹豫当中,不肯从自己囊中再拿出钱来,只有他的结发妻子那是全心尽力,即使搭上自己的性命把丈夫的命换回来她也在所不辞,相比来说,二姨太就没有那么忠心。
无论羽林郎笔下的乐府诗篇,还是周而复笔下的《上海的早晨》,都沾有旧中国的的印迹。新中国解放后,《婚姻法》规定了一夫一妻和婚姻自由,按说女人不用非得在“一棵树上吊死”,可是,“男人爱后妇,女人重前夫”依然成立。
男人都有喜新厌旧的心思,女人也有吃醋不嫌酸的“贱性”。内陆歌手程琳,不仅因《小螺号》吹响大江南北,并且出了自己的音乐专辑。就这么一个优秀的女歌手,愣让丈夫给休了,丈夫移别他恋,在她钟情无助的情况下,还是选在丈夫生日那天跳楼自杀,这能说她不重前夫?谁愿意跳楼自杀?她算是为前夫殉情吧!
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真实故事:他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事业上蒸蒸日上,他把精力全心用到他的事业上,妻子在家看护着一双儿女,奉养着双亲。由于他日久生情,与年轻貌美的女秘书产生了恋情。很少回家的他突然回家就是要与妻子离婚,因为妻子已经人老珠黄,远远没有女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尽管父母千方阻拦,在妻子不同意的情况下,他仍然一意孤行。
离婚后的他把房子给了妻儿,妻子依然如故地照顾老人和孩子,她认为家里有他的老人和孩子,他不会完全舍弃这个家的,还期盼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的回归。因此,她一看留不住他时,就无奈地签字同意。
让她猜对了,女秘书和他结婚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他公司的财权,一旦财权在手后,转移掏空了公司的钱财,然后跟他离婚。已经成了穷光蛋的他,折回原来的家时,妻子不仅没有嫌弃他,而是宽宏大度地接纳了他的回归。
由此看来,无论是中国的古代还是现在,“男人爱后妇”那是男人的色性和贪欲,“女人重前夫”是说女性的善良与忠诚。
(本文系一家之言,请勿乱喷,初稿于2015年4月15日晚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