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龟可不是瞎生蛋,每一枚都有它的理由

 嘿爬heyreptile 2022-07-05 发布于上海

这些年随着繁育技术的普及,龟类的繁育孵化逐渐也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到了繁殖阶段朋友圈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出壳照。因为科技和孵化材料的升级,让很多人都变身龟类繁殖家,但也因为缺乏对龟类繁殖下蛋基础知识的了解,也让不少看起来匪夷所思的龟类繁殖方式逐渐流行。再加上很多人把龟类的下蛋行为与鸡划等号,于是很多看似荒谬的行为愈演愈烈。就像标题所说,龟蛋的每一枚都不是瞎生的,每一枚怎么生什么时候生都有龟自己的理由。为了印证我的说法,这一回我将祭出论文大法。

龟类作为卵生物种,并且其性别大部分是通过温度调节来决定,于是为了在自然界中性别均衡以及提升孵化率龟会制定各种各样的产卵策略。例如,雌性龟会根据气候变化调整产卵的时间或更改产蛋筑巢行为(Weisrock & Janzen, 1999; Kolbe & Janzen, 2002; Micheli-Campbell et al., 2013; Refsnider, Warner & Janzen, 2013)除此之外,龟蛋在发育中胚胎会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最佳发育条件,甚至会采用在龟蛋中活动或者改变位置的行为(Mrosovsky, 1988 ; Jing & Kang, 2003 ; Ewert, Lang & Nelson, 2005 ; Doody et al. , 2006 ; Liefting, Hoffmann & Ellers, 2009)甚至因为气候变暖或者原生环境改变的原因,爬行动物的卵会根据环境发生一些列生理反应,从原本的被动影响变成主动改变(Du et al. , 2011 ; Du & Shine, 2014)。

并且有意思的是,很多人都会觉得通过提升温度能缩短爬行动物的孵化,但事实结果并非如此,有非常多的爬行动物的研究已发现孵化温度对孵化时长并非传统认为的线性增长(也就是说不是孵化温度越高时间越短),在中等温度下孵化的蛋比在极高或极低温度下孵化的蛋具有相对较高的孵化成功率,并产生更高质量的幼体(e.g. Allsteadt & Lang, 1995; Rhen & Lang, 1999; Ji & Du, 2001; Warner & Andrews, 2002; Du & Ji, 2003; Booth, 2006; Brown & Shine, 2006).同样因为爬行动物卵的适应和可塑性,爬行动物胚胎对孵化温度的反应可能因分布广泛的种群而异。在胚胎发育和孵化表型中可能存在温度依赖性差异(Ewert,1985;2010b)。例如,在相同温度下孵育时,来自高纬度种群的胚胎比其低纬度种群的胚胎发育得更快(Ewert,1985;Oufiero & Angilletta,2006;2010b;Sun,2013)。通过实验也同时证明了这点,来自中国的科学家通过对黄喉进行特定孵化,以孵化温度(26、28 和 30 °C)结合低纬度城市(广州,23°06′N)和高纬度(海宁,30°19′N)种群的卵进行孵化。发现在 26 °C 时,高纬度的孵化期短于低纬度。然而,同样情况在 30°C 时发生了逆转。随着孵化温度的升高,低纬度的孵化成功率增加,而高纬度种群的孵化成功率略有下降。在低纬度种群中,在 30 °C 下孵化的幼体比在 26 °C 下孵化的幼体更大,并且个体更健康。(Bo Zhao, Ye Chen, Hong-Liang Lu, Zhi-Gao Zeng, Wei-Guo Du,2015)

以上的以上,不知道我祭出这么多论文你是否看得懂我的表述,其实归根结底一句话,母龟产蛋需要温度材质环境的多重条件,龟看起来蠢,但在繁育这事上一点丝毫马虎不得。为什么不建议大家用网格产蛋,为什么第一窝蛋受精后面不受精,为什么第一窝生土里,第二窝生水里,为什么我的龟不生蛋了,上面那些话都可以给你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