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热、气滞血瘀?痔疮这个病,中医也有话说

 _漠语 2022-07-05 发布于辽宁

临床上痔疮的治疗方法较多,大家比较熟悉可能有两种,马应龙痔疮膏和手术治疗,前者能缓解,后者一刀切。能缓一时,不能缓一世,所以不少勇士都选择后者——“割以永治”。但生活中也不乏很多患者,无法进行手术治疗,这其中的原因各种各样,可能是由于没有足够的恢复时间,亦或是内心对此还是存在些许的恐惧。

但或许你还有一条路能走——中医。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聚集了千年来古人智慧的结晶,成为了一套完整的医疗体系,其中也有不少关于治疗痔疮的方法。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在进行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先进行辩证,明确患者的具体情况后,才能对症下药。

1、风伤肠络证

患者一般症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血色鲜红,患者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中医认为这是风热下迫,灼伤肠络或热积肠道,耗伤津液以致大便硬结,擦伤痔核血络,热迫血妄行则见便血,血色鲜红。风性善行则下血或呈喷射状,患者还可表现出口渴、便结、舌红苔黄、脉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需要行清热、凉血、祛风治疗。

可以使用中药方剂,例如凉血地黄汤加减,也可选用中成药,例如槐角丸、痔康片等。

2、湿热下注证

患者通常便血色鲜、量较多,痔核脱出嵌顿,可导致患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或糜烂、坏死。外痔肛缘肿物隆起,咳嗽、行走、坐位均可加剧疼痛,患者还伴随口干不欲饮、口苦。小便黄、苔黄腻等症状。

中医认为这是湿热下迫大肠,迫血妄行,则大便下血、湿热蕴结、经络阻塞、气血瘀滞,痔核肿物脱出;湿性重浊,则肿胀疼痛;热胜肉腐,则糜烂坏死;口干欲饮、口苦、小便黄、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之象。辩证后需要给予清热、利湿、止血等治疗,常用方剂包括止痛如神汤加减,也可用中成药地榆槐角丸、复方藤果痔疮栓等。

3、气滞血瘀证

可见内痔肛内肿物脱出,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肛缘水肿血栓形成,触痛明显;外痔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有异物感,伴坠痛或胀痛,可触及硬性结节。患者舌质暗红,苔白或黄,脉弦或涩。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患者脏腑虚弱,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致气滞血瘀。可使用中药方剂桃红四物汤加进行治疗,还可局部使用成药痔宁片、消痔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4、脾虚气陷证

患者可出现肛门松弛,痔核脱出须手法复位,便血鲜或淡红,患者面白少华,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边有齿痕,脉弱。

中医认为这是由于患者身体素弱,脾虚气亏,不能统血,血不循经而溢于脉外,则大便带血;脾虚下陷,则肛门坠胀,痔核脱出肛外。脾虚运化失常,则纳少便溏;脾虚则气血无以荣养肌肤,故见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弱为脾气亏虚之象,需要健脾益气。可使用中药方剂中的补中益气汤加减,也可用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消痔丸等。

为了谨慎起见,生活中患者还是不要自行选择用药,中医辩证并非易事,千万不要凭着自己的“直觉”胡乱使用药物。如果药不对症,不仅可能起不到治疗作用,还可能更加“坐立难安”。

参考文献

[1]张亚梅.混合痔术后应用止痛如神汤效果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08):997-998.

[2]贺春菊,梁劲军,李洋,柳霞,刘淑果,朱咏絮,陈超云,钟惠芬.痔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及中药用药规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7,23(01):14-17.

[3]陈红风.中医外科学.第4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