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材所选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为什么没有“举例子”?

 镇海中学魏建宽 2022-07-05 发布于浙江

教材所选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为什么没有“举例子”?

魏建宽

前些年,在教学旧版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5中的课文《中国建筑的特征》时,某学生曾于课后好奇地问我——梁思成先生在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九大特征时,为什么没有举一个例子?“举例子”它不是说明事物特征时最常用的方法吗?

这的确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那么该如何向学生解释呢?我当时也没有答案!

读完百艺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及梁思成先生的后妻林洙应百花文艺出版社之邀写的出版《后记》,对学生的追问,我后来作出了如下解释:梁思成先生不是不想“举例子”,而是因为当时他生活在一个动辄得咎的时代,他一举古典建筑的例子,就极可能被人当作批判的“靶子”。

先看林洙的《后记》——

     一九三九年中央博物院聘请梁思成先生任中国建筑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一九四二年梁思成开始着手编写这本《中国建筑史》,一九四四年完成……五十年代初期,高教出版社曾因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征求梁思成的意见准备出版该书,但梁思成考虑到该书是一九四九年前完成的,有必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对该书重新审读修改,因此不同意出版……一九四九年以后政治运动接踵而来,最初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接着是三反五反、肃反、整风反右运动。特别是一九五五年建筑界对“以梁思成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开展了批判。这对梁思成的触动,可想而知。使他在学术问题上多少产生过一些彷徨。同时也认识到该书的修改,不是那么简单,有些问题尚待重新认识。加上繁重的社会工作,他也就一直没有时间对这本书再作详细的修改……可惜人们没有给他时间去完成他一心要重写的建筑史,这是一个不可挽回的损失1

 由林洙的文字中,我们可以读到梁思成面对新社会、新世界的尴尬与无奈,彷徨与苦闷,纠结与痛苦,自省与困惑。

  为什么梁思成编著的《中国建筑史》被指责为没有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为什么说梁思成的建筑思想是“资产阶级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的呢?梁先生自己又是怎样认识的呢?

梁先生1953年写于《中国建筑史》(油印本)(当时应邀为北京高校教师、研究生及北京建筑部门的领导授课而印,限印五十本)的前言,给出了答案——

       这部“建筑史”是抗日战争期间在四川南溪县李庄时所写。因为错误的立场和历史观点,对于祖国建筑发展的前因后果是理解得不正确。例如;以帝王朝代为中心的史观,将各时期人民辉煌的劳动的创造和智慧的累积,竟说成了封建主和贵族的成就……解放后不久,中国科学院编译局曾建议付印,我因它缺点严重,没有同意,现在同意用油印的形式印出,仅是作为一种搜集在一起的“原始资料”,供给这次听讲的,已经有了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基础的同志们把它当作一部“古人写的古书”,来批判参考之用。2

原来梁先生的《中国建筑史》的著作“立场”与“历史观点”之所以“错误”,“错”就“错”在“以帝王朝代为中心”作为编写体例,“错”就“错”在忽视了“各时期人民辉煌的劳动的创造和智慧”,美化了“封建主”和“贵族”。

梁先生这样的建筑思想,按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标准来评判,当然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背离了毛泽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的历史观。

对比1944年完成的《中国建筑史》,读课文《中国建筑的特征》,于是你会读到梁思成先生心境的变化,想接受新时代对自己的思想改造。

在1954年发表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中,你能读到多处包含“人民”、“劳动人民”这样的词语的句子——

一、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课文第2段)

二、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课文第14段)

三、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课文第16段)

这样的表述,尤其是例三的表述,表明梁先生在情愿或不情愿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史观,来肯定中国古典建筑成就所取得的主体——“劳动人民”,而不再是为“封建主”与“贵族”唱赞歌。

而1944年的《中国建筑史》中的《中国建筑之特征》一节的文字中,梁先生又是怎样评价中国的建筑“匠人”的呢?

建筑在我国素称匠学,非士大夫之事。盖建筑之术,已臻繁复,非受实际训练,毕生役其事者,无能为力,非若其它文艺,为士人子弟茶余酒后所得兼也。然匠人每暗于文字,故赖口授实习,传其衣钵,而不重书籍。

中国建筑数千年来,始终以木为主要构材,砖石常居辅材之位,故重要工程,以石营建者较少。究其原因有二:(1)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盖石性强于压力,而张力曲力弹力至弱,与木性相反,我国古来虽不乏善于用石之哲匠,如隋安济桥之建造者李春,然而通常石匠用石之法,如各地石牌坊、石勾栏等所见,大多凿石为卯榫,使其构合如木,而不知利用其压力而垒砌之,故此类石建筑之崩坏者最多。(2)垫灰之恶劣。中国石匠既未能尽量利用石性之强点而避免其弱点,故对于垫灰问题,数千年来,尚无设法予以解决之努力。4

为了赞美我国“劳动人民”于古代建筑中的成就,梁先生于1954年写作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只字不提中国建筑“匠人”的“对于石质力学的缺乏了解”。如果从评价一个建筑史学家的角度来看,这样写作显然是不客观、不全面的。史学不就是要“求真”、“秉笔直书”吗?但像1954年的写法,却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这难道不是梁先生的内心纠结所在吗?

其实,对于1954年发表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所列的九大特征的介绍,在梁先生1944年完成的《中国建筑史》中,每一点在全书都能找到详细的建筑实例来加以说明。

且看几段选自《中国建筑史》的运用了“举例子”说明方法的文字——

   1.唐代木构之得保存至今,而年代确实可考者,唯山西王台山佛光寺一殿一处而已。(书中校注:解放后发现五台山东台镇李家庄南禅寺大殿,建于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早于佛光寺大殿75年)。除殿本身为唐代木构外,殿内尚有唐塑佛菩萨像数十尊。梁下有唐代题名墨迹,拱眼壁有唐代壁画。此四者一已称绝,而四艺集于一殿,诚我国第一国宝也。5

2.清宫建筑之所予人印象最深处,在其一贯之雄伟气魄,在其毫不畏惧之单调。其建筑一律以黄瓦红墙碧绘为标准样式(仅有极少数用绿瓦者),其更重要庄严者,则衬以白玉阶陛。在紫禁城中万数千间,凡目之所及,莫不如是,整齐严肃,气象雄伟,为世上任何一组建筑所不及。6

3.故宫午门,“全部气象庄严雄伟,令人肃然。当年高宗平定准噶尔御此楼受献俘礼,诚堂皇上国之风,使藩属望而生畏也。”7

4.宫殿阶陛之前侧各面,多出踏道一道或三道,其居中踏道之中部,更作御路,不作阶级,但以石版雕镌龙凤云水等纹,故宫太和殿阶陛栏干及踏道之雕饰,均称精绝。8

这样的文字,在批判梁思成的人眼中,当然会被认为是或为麻痹荼毒人民、压迫人民的宗教唱赞美,或为封建帝王的“武功”“专制”献颂歌,这自然是与新政府的意识形态——“历史唯物史观”相左的。

因此,梁思成写作《中国建筑的特征》时不“举例子”加以说明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也就在情理当中了。

注释

1.《中国建筑史》第371-372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中国建筑史》第359-360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出自《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1031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4.《中国建筑史》第17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5.《中国建筑史》第105-106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中国建筑史》第291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7.《中国建筑史》第293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8.《中国建筑史》第343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