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黉序宏开——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老建筑组画

 黄埔达人 2022-07-05 发布于江苏

目录

南雍金秋 黉序宏开

李瑞清手书“两江师范学堂”校碑

李瑞清手书“金陵大学堂”校碑

南京大学小礼堂

南京大学大礼堂

南京大学北大楼

南京大学东大楼

南京大学西大楼

南京大学东北楼

南京大学天干楼一角

文怀恩旧居

原胡铁岩寓所

原金陵大学校门

南京大学图书馆

记忆中的南园小楼

斗鸡闸

中山楼

南京大学健忠楼

陈裕光公寓旧址

赛珍珠故居

拉贝故居

南京大学陶园南楼

李四光小楼

罗根泽旧居

南京大学天文楼

南京大学东南大楼

南京大学西南大楼

南京大学南园八舍

南京大学南苑宾馆

南京大学校门

南京大学教学楼

图片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坐落在南京市中心区域,与鼓楼广场相邻,汉口路将其划为南园、北园,南园是学生宿舍生活区,北园是教学科研区。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为金陵大学旧址所在地,其建筑群是最早期融入西方风格的中国传统建筑群,以塔楼为中心形成不完全对称的布局,建筑造型和装饰为中式,材料和构架为西式。鼓楼校区还包含一部分民国建筑。1952年院系调整后,南京大学在金陵大学旧址基础上不断扩建,成为主校区。仙林校区建成后,主校区迁至仙林。

图片

李瑞清手书“两江师范学堂”校碑。南京大学建校历史最早追溯到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由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张之洞继任后创办,因辖江苏、安徽、江西而取名三江师范学堂。1905年改名两江师范学堂,翌年李瑞清接理学堂事务,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并亲手题写了学堂校牌。后经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改名为南京大学。

图片

李瑞清手书“金陵大学堂”校碑。解放后南京大学是合併了原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而组建的,1952年院系调整作了拆分,南京大学校址定在原金陵大学。1910年金陵大学堂校牌由李瑞清亲笔书写,嵌在校门上。

图片

南京大学小礼堂。建于1916~1917年,原金陵大学小礼拜堂。由曾留学美国的民国最早的著名建筑师齐兆昌、美国费洛斯与汉密尔顿建筑师事务所共同设计。原堂前同时建一钟亭。钟亭毁于兵燹,铜钟遗失。南大百年校庆期间重建。礼堂钟声,呼唤着南大人回家。

图片

南京大学大礼堂。原金陵大学礼拜堂,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西大楼南。由美国芝加哥帕金斯建筑事务所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1918年竣工。建筑仿造中国古代庙宇,砖木结构,外墙用明代城墙砖砌筑。这里曾经是南京大学主要的开会场所,也是学生文工团的演出场地。是我在南大工作期间重要的活动地点。

图片

北大楼。原金陵大学钟楼。建于1919年,由美国建筑师司迈尔设计,建筑风格体现了近代西方建筑风格对中国的影响,又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特色。楼体由明代城墙砖砌筑而成。北大楼是金陵大学旧址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中轴线上,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南京大学地标性建筑,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南京大学东大楼。原金陵大学“科学馆”,建于1913年,由齐兆昌建筑师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3905平方米。平面为长方形,内廊式布局。大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木结构,歇山顶,筒瓦屋面,屋顶脊中加脊,中部高耸,外墙采用青砖砌筑,素灰勾缝。大楼入口处建有突出的门套。1959年失火,印尼归国华侨陈万里英勇抢救化学物资不幸受伤牺牲。1960年重建。与北大楼、西大楼相呼应,中间合围成大草坪。

图片

南京大学西大楼。西大楼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中国医学委员会、对华赈款委员会及部分美国友人捐赠所建。位于北大楼西南侧,由美国芝加哥帕金斯事务所1924年设计,1925年建成,与东大楼相对、造型相似。因纪念金陵大学农林科创始人、美国人裴义理教授,又名裴义理楼。西大楼平面长方形,面积3604平方米,内廊式布局,因所在地势东高西低,故东立面两层、西立面三层。

图片

南京大学东北楼。原金陵大学东北大楼,位于东大楼的北面,北大楼的东面。建于1935年,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1726.4平方米。混合结构,高四层,卷棚式屋顶,筒瓦屋面。外墙用烟色粘土砖砌筑。大楼入口处有栈道直通二楼。文革中化学系曾在此创办“抗大化工厂”,我曾在厂里劳动,厂长让我设计一个车间、一个实验室楼。我勉为其难,临时啃了《建筑概论》《化工建筑设计》两本书,画了一个两层的实验室楼和一个方形的放反应釜的车间的平立面初步设计图,后来委托专业建筑师做施工设计。还画了702胶的包装设计稿,这也许是我后来改行搞设计的前兆吧。

图片

南京大学丙丁楼戊己庚楼一角。北园大操场东边有四幢卷棚顶小楼,以天干命名,分别称为甲乙楼、丙丁楼、戊己庚楼和辛壬楼,每字一个大门。建于1925年,陈明记营造厂承建。砖木结构,卷棚式屋顶,筒瓦屋面,外墙用烟色粘土砖砌筑,里面是地板房。早年是金陵大学的学生宿舍。五六十年代,甲乙丙丁戊己庚楼是学校党政机关,辛壬楼是教师宿舍。我在1960年分配到南京大学团委工作,办公在戊字楼,曾在戊字楼和丁字楼住过,也算值守吧,夜晚特别宁静。丙丁楼是党委和校长办公室,西侧楼上会议室有一台苏联制的电视机,周六晚上能收看南京电视台试播的节目。一度由我负责管理,经郭影秋校长指示向学生开放,每周二三十张票,由学生会文娱部发放,那是一票难求啊!画中左侧是丁字楼,右侧是戊字楼。

图片

文怀恩旧居。文怀恩是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威廉姆斯的中文名,金陵大学创办人之一,任副校长,1927年3月北伐军攻入南京时遇害。该建筑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大礼堂之南,小礼堂之北,西式风格,砖混结构,大门向东,楼高两层,主楼有南向、东向、西向三个老虎窗。

图片

原胡铁岩寓所。胡铁岩寓所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南秀村7号。该建筑始建于1936年,砖木结构,坐北朝南,楼高两层,带阁楼,上有老虎窗,房屋两端有壁炉。灰色墙面,青色瓦面,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院内名木众多,环境优雅。该建筑原系国民党行政院会计处处长胡铁岩在南京时的公馆。胡铁岩1927-1931年曾在中央大学任教。胡铁岩寓所2013年入编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名录。

图片

原金陵大学校门。位于大礼堂东南方,天津路2号。建于1930年,齐兆昌设计。大屋顶,灰色筒瓦覆盖,青砖砌墙。四角微翘,屋脊鸱吻翼然,前后有拱门贯通,门框边有白石浮雕花纹;窗作六边形,其边亦有雕饰。1934年底,几乎和金陵大学比邻而建的日本领事馆,在鼓楼百步坡上立了一根高度与金陵大学北大楼塔楼相齐的钢骨水泥旗杆,令日本国旗的高度超过了金陵大学校园里的中国国旗。经爱国学生募捐,在校方积极支持下,由齐兆昌设计,在大礼堂南边大纛坪建造了一座钢管式的新旗杆。高40米,超过日本领事馆旗杆3米有余,且质量与外观都胜日本旗杆一筹。日军侵占南京时,时任金陵大学工程处兼校产管理处主任的齐兆昌负责留守,担任了金陵大学收容所的所长,保护了一批难民。1952年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迁至金陵大学校址,曾一度延用该校门。1964年5月,因需建造教学楼,将校门拆除,旗杆迁立大操场南侧。

图片

南京大学图书馆。原为金陵大学图书馆,今为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建于1936年,由基泰工程司建筑师杨廷宝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2626平方米。地上二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歇山顶,青筒瓦量面,青砖墙面。它与北大楼共同构成金陵大学校园的中轴线。

图片

记忆中的南园小楼。1963年,匡亚明校长同意团委从北园办公区搬到南园小楼办公,以便更多地与学生接触。学生会也随之搬入。团委在二楼办公,我住在三楼北侧的小阁楼里,小阳台直面校门,可看到南来北往的师生们。学生会占据一楼和三层南面的阁楼,广播站在二楼北面的房间。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在这里活跃过的很多学生毕业后成为了社会的栋梁。90年代被拆掉后,很多人捐款希望重建。该建筑为原金陵大学一财务管理人员的住宅,砖木结构,后来曾一度粉刷成白色,故有人称之为小白楼。

图片

斗鸡闸。曾为何应钦公馆旧址。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是一座具有西班牙风格的中西合璧的三层琉璃瓦洋楼。南北朝时,斗鸡闸所在地是王公贵族斗鸡寻乐的地方,后来一度衰废。此楼于1934年建造于原徐府巷斗鸡闸4号,在斗鸡闸其他建筑消失后被直接称为斗鸡闸。原房产主人是王兴宇,后来又成了金陵大学文学院院长陈中凡的私宅。何应钦一次到金大相中了这块宝地,就命人高价买下。南京大学长期用作外事办公室。

图片

中山楼,坐落于南京大学南园北门东侧。是孙中山在南京的故居,孙穗芳主编的《我的祖父孙中山》一书中,该楼照片被标记为“祖父就任临时大总统职时之官邸外观(南京)”。

图片

南京大学健忠楼。位于南京大学北园西大门内,坐南朝北,面对大操场。该楼建于1912年,砖木结构,西式风格,地上二层带老虎窗,建有地下室,建筑面积593平方米。六七十年代是体育教研室的办公楼。因香港晓阳慈善基金会林健忠先生捐资修缮,而冠名“健忠楼”,现为南京大学体育系办公楼。

图片

陈裕光公寓旧址。位于汉口路71号。始建于1920年,由陈裕光的父亲陈列明所建,1941年以后归陈裕光所有。该建筑坐南朝北,大门向东,西式风格,砖混结构,楼高三层,另有地下室一层,计有房24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曲钦岳曾在此居住。现该房产由其子女捐赠爱德基金会使用。陈裕光1925年受聘金陵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授,1927年10月被聘为金陵大学校长,直至1950年卸任。

图片

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故居,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西南大楼西侧。赛珍珠出身于美国佛吉尼亚州,在中国长大,因崇拜中国清末名妓赛金花而取名赛珍珠。在1921年至1931年期间,她任金陵大学外语系教授时和任农学院教授的丈夫布克就住在这幢小洋楼。

图片

南京拉贝故居,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小粉桥1号。德国人约翰.拉贝在抗日战争中以多种方式庇护了很多的南京难民。

图片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陶园南楼。始建于1933年,一度为鲁迅老师俞明震的俞氏家族所居,重修后改叫“俞园”,因风水师堪舆后发现风水不祥,不得已变卖给了毗邻的金陵大学,改称“陶园”。曾是金陵大学农学院所在地。院系调整后,划归南京大学。靠近小粉桥,坐东朝西,高二层,曾经过改造,深凿其底,建成地下室。墙面底部为城砖,上面为青砖,灰瓦、斗檐。屋顶正中有一特殊造型,风格为大屋顶宫廷式建筑,现代式墙身。建筑面积1062平方米。文革前后曾作为教职工宿舍,现为研究生宿舍。2009年被列为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

图片

李四光小楼。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北园西南角。建于民国年间,为独立式楼房,地上两层带阁楼,地下一层。坐西朝东,正门前有石台阶,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平方米。该建筑原为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在南京的工作室。为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现由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使用。

图片

罗根泽旧居。南京大学北园大门左侧有一座不十分显眼的西式别墅,地下室一层,地面两层。罗根泽是当代著名学者和文艺批评家,生前任教于南京大学中文系。

图片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天文楼。位于南大北园西大门外南秀村5号。中式建筑,高三层,砖混结构,大门呈拱形状,中门稍大,两侧门对称。中门上端建有三层圆形天文观测台,两侧各有一个略小的天文观测台。南京大学天文系建于1952年,1955年建天文台,占地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3平方米。

图片

南京大学东南大楼。位于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北园东南侧,原图书馆东边,东大楼南边。建于1953年,由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杨廷宝设计。是建国后南京高校中最早建造的一座民族式大屋顶教学楼。2008年入选第一批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

图片

南京大学西南大楼。邻近南秀村路西校门,西侧紧靠赛珍珠纪念馆,占地面积253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563平方米。以校门、教学楼为中轴线,与东南大楼左右对称。也是由杨廷宝教授设计,建于1953年,为三层砖木混合结构建筑,2008年被列入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名录。

图片

南京大学南园八舍。这里画的是改造前的样子,建于上世纪50年代,大屋顶,被称为“华东最大女生楼”、“公主楼”、“女神集中营”。“梧桐苍苍,南园芬芳;所谓佳人,八舍楼上。”在南大校友的记忆中,八舍是“激发所有南大男生诗意的地方”。很多南大学长将南园八舍称作“三千佳丽楼”。我在1960年7月分配到南大团委工作,曾在八舍一楼住过半年多。后来随着女生的增加,八舍就成了女生楼了。2018年经过加层改造,成了女研究生的豪华宿舍楼。

图片

南京大学南苑宾馆。位于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园八舍西南角,靠近南大广州路校门。是上世纪50年代建的两幢大屋顶建筑,风格同八舍,为学生宿舍九、十舍,后用作留学生宿舍。1992年改造成四合庭院式,作为招待所。2008年入选首批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名录。

图片

南京大学校门。位于汉口路22号,建于1959年郭影秋任校长期间。校门两侧立柱上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是毛主席为延安抗大的题词。这是1968年秋天由革委会成立后批准制作的,。由我和地质系的徐富林老师一起设计。由于原题词是横写的,而且倾斜幅度较大,只得先按比例设计小稿,用投影仪放大到白报纸上描下轮廓线,再描到柱子上。然后请泥水匠制作成半立体浮雕字体,漆成红色。字体遂保留至今。

图片

南京大学教学楼。建于1964年匡亚明任校长期间。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立面纵向五段式划分,整体为棕灰色面砖,中部形体底层为仿石粉刷,体现了1960年代校园建筑的特点。穿过汉口路22号的大门向内望去,一条笔直的斜坡干道在两列高大法国梧桐的庇佑之下,直抵教学楼。2015年,因获杰出校友郑钢捐款用于维护修缮,教学楼被冠名为“郑钢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