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留位子

 新用户5531YIa3 2022-07-06 发布于陕西

  工作组下乡,楼下大巴擦得锃光瓦亮的,一尘不染。司机很有眼色:早早启动车子,打开空调,侍立车门旁,恭迎各位“大人”光临。

  年轻人最先下楼,各自揣着小九九---眼眼儿活泛的,想借机表现表现:给领导提个包、端个水、开个车门啥的;心眼儿实诚的,也不碍眼,抢先上车,很识趣地龟缩到最后一排,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儿里,默默窝着。随后上来的,从最后一排坐起、接着倒数第二排,倒数第三排,以此类推。

  有点儿级别和资历的,掐着点儿下楼,悠悠闲闲的样子,好像逛大集的小媳妇,磨磨蹭蹭的。抱着“不骑马不骑牛,骑着毛驴走中游”的心思,心说:“我也不要太积极,太积极有失身份;我也不能太落后,太落后有失体面。”一个个慢慢悠悠地迈着小方步:男的一手拎个公文包,一步三摇;一手夹支香烟,“咝噜咝噜”紧赶着抽,生怕少了一口似的。女的或左肩、或右肩挎个显示身份、彰显个性的香包包,不乏还有真真假假的LV呢!无论真假,还是大小,全都塞得鼓鼓囊囊的,或钱夹、或首饰、或卫生巾之类不为人知的女人专用品。

  这些人,算是“机关油子”:晓“江湖”、懂规矩,知轻、知重,知进退。他们选座位很有学问:太朝前了不选,显得不够谦虚;太朝后了不选,觉得“面子”难看。上车,一双眼珠儿滴溜溜乱转,扫描仪似的,先扫视一圈儿,踅摸着合适自己的位子。心定一个铁律:既不让自己受委屈,又不让别人说三道四,得得体体的就好。无论如何挑剔,他们心里有一个原则:前排一定得空着,留给“有头有脸”的人。

  “有头有脸”的,每常不够确定:有时,一个“重要领导”,有时几个职级相当的。一个领导,自然当仁不让,名正言顺地座前排“领导座”。“领导座”真皮座椅、能屈能伸,敞亮光鲜、上下车方便,还有小茶几摆在面前,既显身份,又方便喝水和玩手机。

  如果几个“领导”,那就难办了。特别是联合工作组,兄弟单位没法儿排序:你处级,我也处级,你副厅,我也副厅,咋排?也无从论资格。总不能一上车,就问:“老兄,您贵庚?”也不能开口便问:“老弟,您哪年提的副厅?”只好惺惺作态地你推我,我让你。内心都想坐,却都不好意思。末了,“领导座”还是空着的。

  老张上车,瞅瞅前排空位,停留片刻,犹犹豫豫,转身往后排走去。心说:“咱是'员’,没带'长’,资历再老也在后面呢!”老李上车,欠身坐下,前盼后顾,很不自然,屁股还是不自觉地往后挪了挪。心里打鼓:“咱不是'班子成员’,老王若是'班子成员’,就不好看喽!”老王是从基层上来的,干过镇、县“一把手”,圆滑得很。上车,看看空着的“领导座”,不容考虑,顺手把公文包重重撇上去,打趣地说:“大家有顾虑,包包没想法,就让它享受'领导待遇’吧!”说罢,爽朗地笑了,引得满车哄堂大笑。

  于是,一河水开了,大家都释然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