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诸侯国的春秋战国生存法则: 郑成公时而偏向楚国, 时而偏向晋国

 海叔说春秋 2022-07-06 发布于四川

当年郑庄公的巅峰时刻,也许没有意识到郑国的衰局。跟周天子对战也能轻松的取胜,在诸侯国之间耀武扬威的时候,郑庄公根本不可能体会到那些小诸侯国的境遇。虽说周天子的所谓礼乐制度较为迂腐,尤其影响诸侯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对于诸侯国之间的纷争来说,这些礼乐制度的制约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要征伐四方只有两种可能:

一就是听从天子号召。

一就是所谓的“尊王攘夷”。

而郑庄公破坏这种规矩,就彻底的撕裂了礼乐体系,各诸侯国们皆从郑国的狂妄之中,看到了取得权力至高点的可能性。

郑国到郑成公的时候,郑国所面临的境况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此时的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早就不在了,而新的春秋霸主又没有出现,顶多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力量强一点,一个国家的力量弱一点而已。在国力长跑的赛道上,齐国、晋国和楚国这些国家已经跑在了前面,而郑国、宋国这些诸侯国则远远落在了后方。

最悲哀的事情就是,这些落后的诸侯国们还常常不自量力,互相之间相与攻伐,比如郑国周边的国家就对郑国虎视眈眈,就连那个当年臣服于郑国的小诸侯国许国也时不时的在郑国的背后生事。

郑成公还是公子姬睔的时候,就是因为许国的外交诋毁导致楚国与郑国之间的关系破裂,公子姬睔受兄弟郑悼公的嘱托跑到楚国去缓和郑楚关系,结果为楚国所囚禁。而后受到楚国的支持才能顺利回到郑国继位为君。可说郑成公这个君主本身当的还是很憋屈的,想要振兴郑国却又夹杂在大国缝隙之间,沦为大国称霸的战场。

郑成公元年,楚国子重攻打郑国,晋齐宋卫援助郑国,开战的地方是在郑国。二年,郑成公又跟楚国结盟,搞的晋国攻打,楚国又援助之,战场自然还是在郑国。所以说郑成公要三番五次的转换外交策略,在亲楚和亲晋之间犹豫不决,这都是被打怕了的缘故。

这个阶段的郑国可能根本没有时间来发展国内经济,更多的则是在盘剥郑国百姓,依靠吃老底,依靠国内税收来支撑国家军队的发展。郑成公跑到晋国去求助晋景公,结果晋景公以郑国背弃晋郑盟约跟南方的楚国暗送秋波为由,将其扣押起来。这是郑成公第二次被敌国所囚禁,当年是公子的时候被楚国人囚禁,现在是一国之君的时候又被晋国人囚禁,作为国君的尊严和颜面可谓是尽失。

这段时间的中原是乱得一塌糊涂,郑国处于无君状态,晋国人发动大军攻打郑国,楚国人则率军侵犯陈国,目的是要以此援救郑国,因为陈国此时是晋国的盟友。而郑国人则跟楚国人相互配合,派出大军去攻打许国。暂时缓和了局势。

这场乱局对中原人可谓是巨大的伤害,但力量的天平始终在晋国与楚国之间左右摇摆,中原的那些小诸侯国无非是大戏的配角,对局势完全没有任何的控制力。郑成公四年,卫国人袭击郑国,郑国人担忧晋国与卫国共同出动,将会对郑国形成围攻格局,郑国的贵族们选出了临时国君,即郑成公的庶兄公子繻为国君,史称郑君繻。

这位君主在任的时间相当短暂,也就是数日之间就被国内的反对力量弑杀,重新又选择了一个临时国君髡顽。这个时候的晋国也认识到,郑国国内此时对晋国的反对声日渐激烈,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可能不能真正的控制郑国这个诸侯国,恰好此时郑国权臣子罕把宗庙中的钟赠送给晋国,表达出彻底附庸晋国的决心,晋国人便顺水推舟的放走了郑成公,并与郑国在脩泽结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