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15年,万国博览会上,中国参赛牙球原本可以稳拿金奖,没想到半

 llljjgg 2022-07-06 发布于北京
1915年,万国博览会上,中国参赛牙球原本可以稳拿金奖,没想到半路杀出个日本的牙球作品,可是中国牙球大师翁昭只用了一招,就让日本的作品现了原形!

1915年夏天,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在美国旧金山举办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广州牙雕世家第三代传人翁昭带着他的作品24层牙球,代表中国越洋参加比赛。

牙球雕刻,其实就是把整颗象牙雕琢成球体,然后再雕刻成球内套球,逐层镂空,每层厚薄均匀,球面刻上精细图案花朵,层层都能转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清朝乾隆时期,我国已经有了象牙球,每一层都是精美繁复,花朵、龙凤、山水等等,活灵活现,惟妙惟肖。

翁昭的爷爷翁五章,是清乾隆至嘉庆年间的著名牙雕艺人,他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基础上,镂雕了11层、可以层层转动的牙球,成为广东近代象牙球镂雕工艺的创始人,在业界有“翁家蛋”的美誉。

到了翁昭这一辈,已经是第三代了,牙球技艺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牙球层数更是到了24层,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翁昭从13岁就跟着父亲学习牙雕,10年的艰苦磨练,才打造出了这个24层的牙球。

这一次来参赛,翁昭是相当自信的,对这块特等金质奖章是志在必得的。

令人没想到的是,半路杀出个日本来。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他们也带来的参展作品是一个30层的牙球!

再看他们这30层牙球,和中国参赛的这个牙球二者大小相仿,表层雕刻与内部戳花,外表看起来毫无二致!更重要的是,他们比我们还多了6层!

翁昭心想,这绝对不可能啊!一定是哪里不对!

就在这时,大家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在说,这下,特等金质奖章非日本莫属了。

就在这时,翁昭向组委会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把两个牙球放到沸水里泡煮。

沸水泡煮?听了这个匪夷所思的请求,组委会经过商讨,还是同意了。

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两份参赛作品被放进了煮沸的热水当中。

就在这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只见日本的牙球在热水中,瞬间变得四分五裂,散落开来,成了一堆碎片。

原来他们的参赛作品是用胶水粘合而成的,被热水一蒸煮,瞬间就散了架!翁昭只用了这一招,“李鬼”立马现了原形!

反观中国参赛作品,在热水蒸煮之下,不仅完好无损,反而更加莹润有光泽,层层叠叠,转动自如,就像在水里盛开的莲花一样!

这一幕,引起了众多组委会评审和围观者的阵阵惊叹!大家纷纷赞叹不已!

最后毫无疑问,翁昭棒起了博览会特等金质奖章!

@小蓝大视野

其实这个牙球有一个名字叫“鬼工球”。名字听起来有些吓人,但是也侧面说明了这个技艺的神奇之处,像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当人们看到这种工艺品时,都会觉得它太过完美了,根本不像是人能够做出来的。

所幸的是,鬼工球的技艺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现在“翁家蛋”已经传到第五代传人了,他叫翁耀祥,他从21岁开始学习及从事牙球工艺的制作。如今,他在这个行业深耕也已经30多年了。

翁耀祥在公认再无可能的情况下,雕出了57层象牙球,每层的平均厚度不超过1.2毫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下图就是鬼工球,看着这精美绝伦,宛如天成的牙雕球,真的不敢相信出自于手工制作。不得不让人叹服,中国传统匠人的匠心巧手。

在我们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长河中,像鬼工球这样的手法技艺,还有很多,都需要一代代中国人去传承和保护,去发扬光大。这是中国人的智慧的结晶,属于中国人的灿烂文明。


关注@小蓝大视野 为你讲述岁月深处的故事。

资料来源 光明网《象齿方寸 鬼工球与晚清中国 》
网图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