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抒怀专栏)不同的视角感触张爱玲|悟灵

 宛丘文学 2022-07-06 发布于河南

作者简介;

  笔名悟灵,河南省郸城县人;座右铭:做生活的智者,自强不息!



人物抒怀专栏

         不同的视角感触张爱玲

                文|悟灵

  看了诸多关于张爱玲的描述,尤其好友分享头条一位女士做为张迷欣赏张爱玲文采及装扮的文章。

  字里行间毫无隐瞒的显示对张爱玲的欣赏与崇拜!

  我却陷入另一种境界,“有谁能更近一步的了解张爱玲呢”。即便是与她轰轰烈烈相爱一场的胡兰成,都未必会懂她理解她那冷艳孤傲隐藏之下凄楚的心理。

  了解一个人现在的模样,先是从她的童年说起,因为那是最根本导致贯穿一生的痛点伊始。她文字里犀利的观点一针见血的指出生活哲学论,那是她亲历的过往感受。

  张爱玲:“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那么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这句话尤其深含了其寓意,大家都知道她孤傲无情的一面,可对她所受的伤害有谁能真正的做到感同身受呢?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同理心。我们对一些事物嗤之以鼻时,或者应该换个角度去看待那事物,

  张爱玲的才情有目共睹,张爱玲的孤苦下半生惹人唏嘘。个性使然,她那样的生活经历致使她以后的与众不同,我们也应加以理解那是她所喜欢的生活方式。

《非走不可的弯路》——张爱玲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我。

母亲拦住我:“那条路走不得”。

我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你还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我发现母亲真没有骗我,那的确是条弯路,我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我看见一个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我当年的路口,    我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我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面对生活,我们有时也会懊悔自己的选择,总是这样那样的不尽人意。或许是我们的欲望总是太多。多得令我们无法招架,所以才给多余的欲望找出合适的理由,那就是懊悔;懊悔当初的选择之盲,懊悔当初的懒惰之伤。总之就是不肯向命运妥协,哪怕我们换个方式去谴责社会。

而张爱玲这个人间稀缺的尤物,她用一生在诠释自己的存在,数不清的文字来诉说自己心里的感触。

  残缺的父爱、苟苛的母爱为张爱玲的孤傲埋下伏笔,骨血至亲都未能好好的爱她几年,又何况毫无血缘关系的胡兰成呢!或许说张大才女爱错了人,那这世上有几人才是张所值得相爱之人?

  张爱玲曾说“孤单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一刻开始。但,在这千疮百孔、满身疲惫的夜晚,空对一身莫名的悲凉与刻骨的孤单,仍期待有人,能许我们一室温暖的幸福,有人在刚要开始时,却选择践踏我所有的骄傲,所以请许我尘埃落定。”

  自古爱情是个谜,多少文学才子佳人为之倾倒,大家仰慕的爱情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展现于大家眼前。

  用心理学言论解释恋爱这一现象,说是婴儿与母爱的再次衔接,好的恋爱关系应该与此接近。那么爱情乍一开始的时间里,大家的感受应该也是基于此。

  只是后来,大家都变了,变得不再是当初的感觉,所以爱情就离我们远去。只不过爱情开始时,或许是两个人的事情,而结束总是一个人先走罢了。

  张爱玲的性格养成也是跟环境很大关联,大胆揣测下,她应该极度缺乏安全感,以至于她喜欢钱,因为钱是生活之根本,她的又一名言留世

  “我喜欢钱,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读懂她文字后的苍凉便不会觉得她是爱财之人,她字里行间缺的恐怕还是“爱和安全感”!

  后来只身前往美国。避开这个庞大且充满着硝烟味的国度。张爱玲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抑或淡忘以前的种种。

  再一次投入到文学的创作当中,对于一个视情感为瘟疫的女人来说,再能走进其生活的人恐怕已经为数不多了。但还是有位才子形象的男人出现了,或许张爱玲寂寞了,或许又是一场爱情袭来,张爱玲又毫无保留的接纳了。

  这个与才女相伴数载的男人赖雅,用风烛残年的余生陪伴着张爱玲,而张爱玲却用后来全部的时间给予了他“爱”!

  直至赖雅身患重病,张爱玲不离不弃的陪伴其左右,不难看出张爱玲对爱的执着态度,赖雅去世之后,再无他人能让张爱玲为之动容……

  晚年张爱玲的生活可用“清简”两字来形容。一排落地玻璃窗前轻覆着白纱幔,四面墙上没有任何的装饰品,没有像样的书桌,她平时写作是趴在床边的小桌子上进行的。

  即便如此,她在写给林式同的信中仍说:“身外之物还是丢的不够彻底。”

  这位旷世奇才的民国女子以其独特的方式结束了这一生,仪容安详的躺在大厅中一条精美的毛毯上,身旁的桌上有一沓铺开的稿纸、一只未合上的笔。

张爱玲带着她嘴角的一抹微笑、走向了天国。她的精神财富都以文字的方式献给了全世界!

宛丘文学投稿须知:

◆稿件必须原创,作品一经发布;本社设置有赞赏功能,赞赏作者的金额之70%归作者所有,其余留作平台运转维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