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信财报中的“轻”字诀

 来咖智库 2022-07-06 发布于重庆
2020.11.27

引领年轻人新消费升级和to B的轻模式

作者 | 追辛
编辑 | G3007 

蚂蚁IPO按下暂停键后,金融科技又走在了十字路口。

11月24日,乐信发布了2020年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业绩。财报显示,三季度,乐信持续发力新消费,收入结构更趋优化,用户规模持续快速增长,To B科技服务初显成效,促成借款额483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30.6%;营收32亿元,毛利润9.8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息税前利润5.0亿元。

除了公司业务规模增速、研发投入、To B科技收入占比等多项核心指标行业领先外,此次乐信财报最大的变化,还在于其“轻”字诀的发展逻辑。这表现在:一方面是在新消费领域尤其是年轻人消费市场,乐信多项业务的融合布局,带动交易额的持续增长以及用户粘性的增强,季末用户数已达1.06亿同比增长69.6%,而通过品牌升级,乐信正在率先从“满足年轻人消费需求”向“引领年轻人消费需求”进化;另一方面,To B轻业务的营收占比越来越高,乐信已快速从重资本担保风险助贷模式,转向不承担风险的科技助贷模式,这种分润模式更轻,也更加符合监管需求,让整体业务更稳,也更具有明确的成长预期。

对于这样的变化,资本市场也给予了积极回应,12家机构给予乐信股票买入+增持评级。而从当下的金融科技行业来说,乐信或许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样本。


01

线上线下融合

新消费业务持续增长

在拉动国内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已经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从2016年-2019年,年均社会消费额增速高达9.4%。而根据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消市场的增长潜力,预计中国将在“十四五”期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
 
如何抓住这种新发展格局下的机会?乐信的做法是,通过线上线下的多业态融合,做深做透新消费业务赢得先发优势。当前拉动乐信新消费战略的“三驾马车”:分期乐商城,主打消费金融服务;乐花卡,让用户在分期乐的自有场景外实现全场景的分期消费;会员消费平台乐卡App,主要提供线上、线下包括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在内的消费权益。
 
从此次财报看,乐信新消费下的“三驾马车”再次创下增势新高。乐信Q3财报显示,乐信平台订单量达8440万笔,同比增长50%,11月以来,日均订单量超过110万笔;上线多项创新业务,增长势能强劲。其中分期乐推出开放新版本,实现“屏幕即店铺,内容即商品”,提高消费获得感及货客匹配效率,支持用户跳转淘宝、拼多多等平台购物,双11当天平台日交易额创新高;乐卡等会员产品累计服务用户数超270万,拥有品牌权益数量超4000个,会员服务费收入超2760万元,同比增长14%;乐花卡发挥场景打通、支付便捷优势,用户规模扩大。截至三季度,乐花卡开通量达1138万,三季度完成6976万笔交易,同比增长70.4%,显示出强大用户粘性。今年以来,乐花卡通过线上带动线下,累计服务612万商户,创造2.1亿个订单,完成交易额496亿元。
 


今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快线上线下消费双向深度融合,促进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畅通内循环、扩大内需、全面促进消费,这也意味着消费已全面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在消费复苏叠加政策利好,以及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背景下,中国消费市场的成长空间十分广阔。而乐信在年轻人的新消费市场,已经获得了先发优势,伴随着用户的成长周期,未来将获得持续的领先地位。

02

技术赋能模式变轻

 无风险To B科技服务收入大增

众所周知,在经历了前几年金融业的调整阵痛,以及监管趋严的当下,向无风险的“轻资产”模式转型已成为助贷行业的趋势。今年7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新规最大亮点在于充分肯定了助贷市场和机构的作用,并鼓励商业银行合作吸收新技术推动信贷行业变革创新,这对乐信等头部金融科技平台是重大利好。

二季度,乐信首度披露平台服务及科技收入已近10亿。今年三季度,乐信此项业务的营收则达到了11.3亿元,占收入比重达36%,增势强劲。其中,无风险To B科技收入6.14亿,同比大增159%。新增交易额中,无风险、纯科技服务模式的部分,占比扩大至40%,进入10月以来,占比已超过50%,显示增长质量越来越优。

在这种无风险To B科技服务模式下,金融机构承担风险,乐信可以获得更优质的收益,长期看会使得公司业务模式变得更轻,也更符合监管要求,成长空间变得更大。

此前乐信CEO肖文杰就曾表示,今年以来,公司全面发力新消费,金融业务转向To B服务模式,互联网平台收入明显上涨,为公司创造出一条新增长曲线。而如果再进一步看,乐信这条全新的增长曲线已经有了足够的支撑,通过发力To B科技服务模式,乐信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获客支持、风控能力建设、互联网运营支持和技术系统搭建等服务。

比如在获客方面,“乐荐”定制化获客服务系统,可根据金融机构需求定制用户画像,筛选有效用户,使合作金融机构用户注册转化率提升10-30%,授信转化率提升20-50%;风控支持上,“乐图”风险画像产品采用迁移学习建模理念,将乐信风险区分能力泛化至各个风控场景,帮助金融合作伙伴将授信通过率提高20%,风险降低50%以上;另外,“负熵”风险运营平台,也为金融机构提供反欺诈部署、决策流配置、联邦学习、风险定价等核心风控能力。与此同时,乐信还为金融机构提供互联网运营支持和技术系统搭建服务。

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乐信研发投入1.18亿,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乐信累计服务包括银行、消金、小贷在内超过100家持牌金融机构。


03

被低估的乐信

正释放其抗周期的增长潜力

正如来咖智库此前撰文分析,在蚂蚁集团IPO暂缓后,其会引发整个金融科技公司以及行业的连带效应,资本市场对相关业务板块也会重新估值。
 
对乐信来说,虽然业务增长迅速,但乐信目前的市盈率只有14倍左右,远低于标普500企业30多倍的平均市盈率。从营收规模看,乐信从2015年25亿元,到2019年106亿元,期间收入增长超4倍,即便在今年受疫情和监管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乐信前三季度的总收入也达到了87亿元。而从商业模型以及业务营收占比来看,乐信已经展现出其强科技属性,如果将其归为互联网企业去做估值,那么未来仍有较大的股价成长空间。
 
财报显示,9月14日乐信管理层宣布将在6个月内购买不超过2000万美元的公司股票后,截止目前,乐信CEO肖文杰、总裁吴毅以及其他高管已出资约1290万美元,在公开市场上购买了约185万股乐信ADS(美国存托股份),显示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近日,多家投行针对乐信三季度财报发布研报指出,乐信无风险、纯科技服务模式业务占比的迅速上升,将释放该公司未来的业务增长潜力。
 
海通国际表示,乐信无风险、纯科技服务模式部分的利润转换率(take rate)已经从2季度的10%上升到3季度的12%,利润转换率的上升反映了合作金融机构对乐信纯科技助贷模式的接受度增强,乐信的议价能力提升。
 
招银国际则认为,无风险、纯科技服务模式业务占比的上升,虽然会略微降低乐信的利润转换率,但会优化乐信的收入结构,有效增强其抗周期能力,并释放其未来的业务增长潜力。
 
对于未来的业绩,华兴资本指出,无风险、纯科技服务模式业务占比的加速提升,是乐信完成2020年全年1700-1800亿元的强劲业绩指引的重要支撑。花旗也预计,乐信的交易额在四季度将再创新高。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乐信共获得包括瑞信、华兴资本、花旗银行在内的12个投行的买入评级,买入数量远高于同行。
 
而从国内来看,新型消费企业受利好政策影响,在资本市场也频频获得融资,加速扩张发展。《证券日报》记者据Wind资讯统计,以A股中与新型消费行业相关的10大行业计算,今年以来截至11月19日,新型消费领域企业IPO和再融资规模达3912.17亿元,同比增54.31%。市场人士认为,在政策导向下,资本市场充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大力支持新型消费企业融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国内消费潜力,促进国内经济企稳回升,支持创新驱动型企业做优做强。

结语

来咖智库一直关注国内金融科技行业的转型话题,从此次乐信财报看,在新消费平台的战略定力下,乐信已经构建起一个从C端到B端的商业模型,树立了一个合规监管下的正循环发展样本。如果再把时间线拉长,还能窥见乐信的成长逻辑和节奏,从最开始的分期购物平台,到to B科技业务崭露头角,再到现在多业务布局的新消费服务平台,每一次进击都带来了正向的无限可能,而在加快新型消费政策的催化下,乐信也将打开全新增长空间。



- END -

  • Tip: 由于现在公众号推荐规则改变了,为了大家能随时掌握最新财经新闻,请把「来咖智库」设置成星标,才能持续收到最新文章哦~



来咖视频号 


交流群(请备注行业+机构)

微信号:guojielou118

扫码添加小助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