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之名#《易经》说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天,天与物,物与物,实际上都是有相应的力量,其中人与人的相应特别成为感应,成为我们与他人心与心感应的联系。 互动的力量,对吉凶的影响很大。 ![]() 中国历代的圣贤和伟人都是从平凡中表现才华,并没有什么超能力的神奇力量。 他们按照系词上传所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道理,深知同心协力的力量无穷,而且秉持咸卦所揭示的“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发挥“敬人者,人恒敬致”的精神, 自己凭良心,立公平引起众人的反馈作用,同样凭良心,立公心,透过相互感应收到圣人感人心的良好效果。 ![]()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记住“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再难的事,只要心里想着很简单,很容易,他就不难了,这种心想事成的力量不用白不用,为什么不试试看呢? 一切凭良心感应的他人也凭良心,再难解决的事不也就容易化解了吗? ![]() 最要紧的是把良心和行为结合在一起,因为大多数人都知道凭良心的重要,可总是嘴上常常说凭良心,只是在行动时却忘记了良心, 未行动时凭良心,一行动就忘记了初心,这种人多得很,不行动时很理智,一行动就十分情绪化,这样的人不容易趋吉避凶,反而自作自受。 ![]() 易经所说的天道,人道,地道实际上都存在于我们的身上,因为天道和地道都需要人来辅助,这种“赞天地之化育”的责任,使人成为万物之灵。 人,只要以人道,通天道和地道必然可以人定胜天,而且没有不良后果。 道不能弘人,虽然道存在于人的肉身,有手,有足,也有脑,却不知道用心,也是突徒然。 ![]() 人才能弘道,只要有心,一切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当然随时随地可以弘道。 我们向外学习很多知识,仍然不明白道理,是现代人普遍的缺陷,原本讲“由情入理”,如今“情”不见了,“理”也建立不起来,难怪中不中,西不西,愈来愈不知如何是好。 所以才需要正本清源,研读《易经》,弄明白我们长久以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学问,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以及真正的用意。 ![]() 把基本原则确立起来,然后持经达变,才能够国际化而不失去自我,现代化却不忘根本。 认识自己的面目,才有资格做真正的自我。 所有的学问都是为了人的需要才会发展出来的,从最古老的神话到宗教,从有哲学而到科学,无一不是为了解决宇宙人生的种种疑惑和问题,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人类不过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是一个大太极,我们只是一个个小太极,我们思虑任何问题都应该站在宇宙整体的立场,必须发展出整体思维,才能够兼顾并重,面面俱到。 ![]() 易经的整体思维可以用“和合”两字来描述。 “和”指“和而不同”,“合”为“合中有分”。 和而不同,表示大同之中有小异,必须互相尊重,不能勉强求其一同; 合中有分,表示全球化,应该尊重本土化,以保持世界的多样性,符合生态发展的需求,和为贵,合为先是世界大同的总原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