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鲜起源的历史真相

 快乐老年435 2022-07-06 发布于北京

今天聊一聊朝鲜历史。

朝鲜,意思是“朝日鲜明之地”,不过历史上的朝鲜并没有那么灿烂。

因为地处大国的夹缝中,朝鲜一直活得十分憋屈,作为通向大陆腹地的钥匙,又深深影响着区域内大国的命运,尤其是中国。

这个半岛的历史与中国渊源太深,纠缠太多了。

古代朝鲜的开端,和一个中国人有关。这就是箕子。

朝鲜起源的历史真相

箕子是一个商人,商朝人。

他是殷商最后一位君主的叔叔。这位君主就是大名鼎鼎的商纣,史上有名的暴君,天生自带招黑体质。

因为老是给侄子提意见,商纣一概不听,气的箕子“披发佯狂”,商纣索性把他关起来作了奴隶。

不久,商纣被周武王讨伐,身死国灭。箕子被放出来,周武王找他谈话。箕子不愿做周朝的官,带着5000多商朝遗老遗少,去往朝鲜北部。于是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

箕子后来回老家探亲,路过殷都废墟,伤心故国,作了一首《麦秀》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大意是:

"麦子吐穗尖尖,庄稼又油又亮。当年那小混蛋,不听我老人言。"

依然对商纣怨念颇深。

朝鲜起源的历史真相

箕子朝鲜由于时间久远,并无当时文字记载,也无考古发掘,其中细节不得而知。还有人考证,箕子去的朝鲜,可能在辽东一带,距半岛还有点距离,后来才慢慢迁移到了今天的朝鲜北部。

不管怎么说,朝鲜这个名称,第一次在《史记》等中国史籍出现了,而且和箕子的事迹紧密联系在一起。

据说箕子到朝鲜后,教化其民以礼仪和田蚕织作,殷商人喜欢白色,于是朝鲜先民也形成了穿白衣的风俗。

朝鲜史书大都把箕子朝鲜奉为正朔,算是半岛第一个王朝。

到了元朝时期,朝鲜冒出一本野史,称太阳神之子桓雄和“熊女”的后代檀君创立古朝鲜国,时间在箕子朝鲜之前,甚至比中国夏朝还早,还曾经派太子去帮助大禹治水.

檀君在位1500年,后隐居阿斯达为山神,活到1908 岁。这应归入神话范畴了。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半岛北部拆毁了原在平壤的箕子衣冠冢,宣布考古发现所谓“檀君遗骨”,为此新建了“檀君陵”,否定“箕子朝鲜”的存在,认定檀君才是古朝鲜开国第一人。

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乎,但毕竟关系到民族自豪感,南北方难得达成共识。既然是盛产“神话”的国度,再造个更大的神话又有何难?

朝鲜起源的历史真相

再把时间转到秦末汉初,燕王卢绾叛离西汉,他的手下卫满率千余人跑到朝鲜,赶走了箕子的后代,建立了卫满政权。

南边各部落组成的国家为辰国(公元前2-3世纪),辰国主要由马韩、辰韩、牟韩组成,即所谓的“三韩”。

因卫氏政权阻挠辰国向西汉进贡,还攻杀了汉朝特使,这下惹恼了汉武帝,决定对卫氏朝鲜“虽远必诛”。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楼船将军杨仆从齐地跨渤海攻击,左将军荀彘从辽东进攻。两路大军水陆并进,却因配合不好,分别败于王险城、大同江一带。

战事持续一年多,经历了二将争功,招降失败,离间火并等各种戏码,面对这个蕞尔小邦,汉军比打匈奴还费劲,最终趁着内乱攻进王险城,灭了卫氏朝鲜。

朝鲜起源的历史真相

灭朝之役,汉军前后五位指挥官,死了三位特使、一位将军。除了第一位特使死于卫氏之手,其他都是汉武帝下令杀的。

最郁闷的是左将军荀彘,打了胜仗班师回朝,因为排挤同僚的罪名丢了脑袋。仅剩的那位就是被排挤的同僚——杨仆,也差点挂了,花钱赎死罪,贬为平民。

在汉武帝手下办事着实不易,败要砍头,胜也要砍头,充分说明了战争有风险,开打须谨慎。可惜后世的仰慕者看见的只有胜利,却没有分析其中的风险。

灭掉卫氏政权后,西汉在朝鲜中北部设置了汉四郡,即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后来几经合并,被中原王朝统治了200年之久。

西汉末年,扶余人在汉四郡的玄菟郡成立高句丽,迅速强盛起来,于西晋末年统一汉四郡,成为朝鲜三国时期土地面积最大的诸侯国。

几乎在同一时期,百济在马韩建立,新罗在辰韩建立。三韩演变为新罗和百济两个国家,和北边四郡中建立的高句丽,并称为“朝鲜前三国”。

朝鲜起源的历史真相

高句丽由于实力较强,与中原王朝屡屡冲突,但大体维持着称臣纳贡形式。王莽篡汉时期,因为看高句丽不顺眼,曾把高句丽改为“下句丽”。

三国之间,也经常互相征讨,高句丽逐渐做大,扩张到辽东,引起了中原王朝的重视,这才有了后来隋朝对高句丽的大举讨伐。

隋炀帝——又一位中国历史上被黑的很惨的君主,原想效仿汉武帝拓边建功,殊不知这才是噩梦的开始。隋朝的国运,就在东北边境的战争中日渐衰微,走向尽头。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