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口渴想买冷饮,满足还是拒绝?父母不同做法,影响孩子一生成长

 诺妈家有男宝 2022-07-06 发布于浙江



我是诺妈,与你一起探索孩子成长的秘密 
HAPPY   EVERY   DAY

文 / 诺妈

01

和孩子从超市回来,在临近小区门的地方听到一对母子之间的对话,比较有感触。

妈妈耐着性子跟在孩子后面教导:“宝贝,喝饮料不好,马上就到家了,我们喝冰水!”
 
孩子皱眉嘟囔:“我都快热死了,你就给我买瓶饮料嘛,渴死了,不就4块钱一瓶……”
 
此时,妈妈显然有些动气了,声音不由提高了一些:“你这孩子,怎么就听不明白?不买,就两步路到家,渴不死你!”
 
孩子听完也很不爽,继续逆着情绪在做妈妈的细想工作:“求你了,我问你借行不行!回家再还给你嘛!”
 
“你的钱不是我们的钱吗?这儿花3元,那儿花5元,你当钱是大风刮来的?不该花的钱就不能花,大手大脚,不懂省着用钱,长大后看你怎么办……”
 
说话间,妈妈已经头也不回地路过了小区门口的便利店,孩子伸头张望了一眼,无奈地慢吞吞跟在后面进了小区……
 
大热天,一瓶3块钱的饮料,孩子的口渴难耐,近在咫尺的家门……所有这些元素,让这场亲子之间的矛盾最终以妈妈和孩子双双不开心而收场。


讲真,同为父母,我特别理解这位妈妈想法:家里并不是缺这3块钱,妈妈也并不是有意为难孩子,妈妈的拒绝不过是不希望孩子喝饮料,并希望孩子养成合理消费的观念。
 
但若站在孩子的角度再来看问题,这3块钱的饮料带来的凉爽,能够安抚孩子生理的燥热以及心理的愉悦。
 
我也在想,如果我是这位妈妈,我也一样会担忧过多饮料摄入对孩子身体带来的健康隐患,也怕孩子会由此养成喝饮料的不良习惯。但透过这瓶饮料,我可能会看到背后孩子的需求,他真正需要的是解热,那么此时此刻,如果换做我的话,我可能递给孩子的是一瓶冰水。
 
02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

什么样的父母召唤什么样的孩子,父母不同的价值观,养出不同价值观的孩子,孩子小的时候并不觉得,待孩子长大却会发现:孩子在为人处世上的做法,跟父母如出一辙。
 
最近听到一个比较令人裂开的新闻,女生小美和男生小王分手后,男生把两个人在处朋友期间产生的所有消费统计成了Excel细目表,小到给女生买零食,大到参加女方家庭的丧葬费用。费用将近5万,男生要求女生退回。
 
很显然,收到消费账单的小美很震惊,也不解:两个人恋爱,为什么所有费用都算在她一个人头上?并且这花的5万块钱,有不少是共同支出。
 
谁料,女生的态度瞬间激恼了男生的妈妈,她强烈表示自己儿子出钱就是比女方多,最后要求女方归还3万元。
 
要求被拒后,这位母亲各种纠缠,小美不堪其扰,选择无奈妥协。可就在赔钱当天,这位母亲又反悔,要求小美再增加一万,列出来的理由清单,令人掉眼镜。
 
比如:男方给女方买了10个蛋挞,8个酥饼带去二姨家,共计137块。要求女方全给。
 
比如:男方搬家请吃饭,男方二人,女方一人,共计220块。男方要求女方出30%。
 
比如:看望女方母亲买水果250块,男方要求女方全给。

诸如此类。
 

男生小王的奇葩行为令人不耻,但透过这个事我们可以发现: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男女恋爱,我们并不提倡单方付出,也倡导恋爱期间需要合理消费。但男生一笔笔细抠账目表追讨的行为却无法令人苟同,但更令人愕然的是,男生不仅对自己的算计的行为不自知,而且在妈妈的帮衬下还底气十足。
 
父母若从小教孩子要处处算计,那么孩子长大后就会为了不花钱而做出自己无感却令人愤怒的行为,更可怕的是:他本人,毫无感知。
 
贫穷不可怕,比贫穷更更可怕的是心穷;心穷的父母养,不出坦荡的孩子。
 
03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两种声音:穷养还是富养?
 
这两种价值观没有对错,遗憾的是,不少家庭常常走入极端做法。
 
明明家庭家境普通的,偏偏要给孩子提供优渥的物质条件:自己可以各种委屈,却舍不得孩子吃苦,到头来孩子并不领情,却常常养出白眼狼。
 
而明明家里有钱的,却偏偏要选择穷养。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综艺节目《少年说》中那个被欺骗许久的男孩的诉苦。
 
妈妈从小给男孩灌输“我们家很穷”的思想,让他一度以为自己吃了上顿就接不了下顿,哪怕自己想买个文具,都得跟妈妈软磨硬泡好久。
 
多年以后他才发现,原来全家只有他一个人过着苦日子,妈妈每天去美容院,爸爸每天在外面大鱼大肉。
 
台下的同学听了笑得直不起腰,可男孩说出的那句话“我经常觉得自己吃不上饭”的心声,令人看到他心理深处的不安。


很多父母以为穷养孩子是一种磨练,希望借穷来调动孩子斗志,但事实上,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贫穷带来的窘迫感,它会让孩子在一个环境中难以忍受别人用异样的目光看自己,令孩子不由自主感觉自卑。
 
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常常被不安全感包围,在成长当中,也会因此不知不觉埋下委屈、无助的怨恨种子,影响一生。


04

少了怕亏待,多了怕溺爱。在满足孩子需求的问题上,很多父母心里缺少天平,不知道到底给多少,才是最合适的爱?
 
想起网上的一句话,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不一样,每个孩子的心性认知也不一样,父母在能力范围内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其实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养。
 
所谓能力。
 
这其实是父母对自身家庭情况的把握,如果家庭条件有能力让孩子享受当下的快乐,父母何必非要委屈自己的孩子?
 
就像《少年说》的男孩家庭,父母大可大方让孩子知道真实家境,但在给予孩子的物质的时候,不妨灌输一个观念:孩子,爸爸妈妈之所以可以心安理得享受生活,那是因为这些财富是我们前半生劳动的积累。但你不可以大手大脚花钱,因为那不是你赚来的钱。
 
所谓合理。
 
这其实是基于对孩子需求的考量,如果孩子的要求是符合他的心智发展,人格需求,都可以算作合理要求。
 
就像文章开头的想买饮料喝的小男孩,在炎热的天气下,他的身体确实处于“渴”的状态,一瓶冰饮料,是他的真实的需求。妈妈若不希望孩子喝饮料,完全可以用买冰水满足孩子。
 
比如,父母带孩子出去旅行,孩子在景区内看中了一款旅游纪念品,价格稍稍超出了父母心理价位,但不至于里离谱。对孩子而言,能够买上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是对此趟旅行美好的体验,对于这样的需求,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合理的需求”。


05
诸葛亮的教子书中,有一番话写得语重心长: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俭”,不是“穷养”,教养,才是让父母要教给孩子最重要的立世之本。拥有良好的教养,孩子就能举止合范,进退有度,在取舍之间能把握好分寸。
 
并且,教养无关穷富,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父母都能送给孩子的无价之宝、智慧之灯。

我是诺妈,
专注亲子成长,
聊育儿干货,写育儿锦囊
关注我,一起成长精进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