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80 篇文章 |
|
作为家长,与其指责孩子,不如把精力放在帮助孩子找到更能吸引他的目标上。目标需要孩子来定,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的未来,然后把大目标拆解成小任务。有些孩子整理错题本只为应付检查,开窍的孩子却会反复刷错题,直到彻底搞懂。家长不妨和孩子一起做试卷分析,找到真正的失分点,培养孩子主动复盘的意识。胆小、偷懒的孩子,既不敢...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3-27 16:45 |
当孩子叛逆时,别管他!孩子到了叛逆期,教育成为大难题,你家孩子是不是也这样?叛逆不是孩子的错,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底层逻辑:当孩子打游戏时,主动消失!游戏是孩子的“主权领地”,你的退让不是认输,而是把战场转移到规则谈判桌。当孩子要钱时,爽快给钱!当孩子拖延作业时,全家禁网!唠叨是孩子的耳旁风,沉默的行动才是孩子脑门上...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3-26 16:36 |
新手妈妈的自我救赎:南卡Clip Pro开放式耳机,带娃与成长两不误。我给表妹推荐了我自己在用的南卡Clip Pro开放式耳机,觉得很适合新手妈妈。1为什么新手妈妈更需要开放式耳机?无论是深夜喂奶时的轻声啜泣,还是午睡翻身的小动静,开放式耳机都能让妈妈第一时间察觉,这份安全感,是南卡Clip Pro给的。传统耳机塞久了耳道胀痛,头戴式耳机压得... 阅1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3-26 16:36 |
科学研究发现:“睡前1小时”和“晨起15分钟”是大脑的“黄金记忆期”,选择这个时间让背书,效果事半功倍。这是因为:睡前1小时背过的内容,大脑会在睡眠中自动整理记忆,这些内容就会被优先“固化”为长期记忆;默写是一种主动回忆的方式,主动逼大脑“提取”记忆,进而暴露知识盲区。知识孤立地存于大脑是容易被遗忘的,但理解了逻辑关系后... 阅15 转0 评0 公众公开 25-03-24 17:42 |
[原]北大AI课出书了! 北大AI课出书了!使用AI工具,快速提升了孩子的学习效率,孩子使用ai的频率越来越高,而我也开始思考:AI作曲被比作“科技的音符”,书中带孩子探索音乐与算法的关系,甚至鼓励他们尝试用AI生成诗歌并配上手绘插画。第一课带孩子穿越AI发展史,从“图灵机”聊到中国AI战略;正如一位读者评论:“未来不属于AI,而属于懂AI的新人类。《立心之约... 阅4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5-03-22 17:36 |
那些在初中适应良好的孩子,早早做好了“小升初”衔接准备,而不只是等孩子小学毕了业,在暑假给孩子找个补习班,提前学一些初中知识而已!家长需要提前培养孩子“一题多解”的习惯,当孩子解完一道题目后,鼓励孩子换一种方式试试,打破思维定式。想要在初中拿成绩,需要家长帮助孩子补充“拔高题库”,中考真题、名校模拟题,孩子只有接触足... 阅41 转5 评0 公众公开 25-03-21 17:39 |
一个孩子的“整理能力”,为什么很重要(深度好文)这句话其实揭示了整理能力的本质——它不仅是简单的“收拾东西”,更是孩子掌控学习、管理生活、塑造思维的核心能力。它包含对物品、信息、时间、任务等资源的系统性管理能力,是一种通过分类、规划、优化,将混乱转化为秩序的底层思维模式。方向4:任务拆解。孩子学会做一道题,却仅仅只是这... 阅49 转9 评0 公众公开 25-03-19 18:00 |
你儿子有这6个特质,说明你把他养得很好!这句话不仅让观众为桑延的耀眼人格所震撼,更一语触动无数男孩家庭的父母:家有儿子,若能够培养他成为一个骄傲、自信而又热烈的人,是教育最大的成功。家有儿子,如果有这6个细节,那证明,你也把儿子养得很好!这种安全感与情感表达的流畅性,正是桑延“骄傲、自信”特质的根源——唯有被爱充盈的童... 阅11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5-03-18 18:00 |
养娃神奇偏方:恢复孩子灵气的三味“解药”90%孩子的灵气,不是被“基因”封印,而是被父母的错误教养方式一点点消磨掉的。因为真正的灵气,不是靠天赋,而是靠父母为孩子营造的成长环境。当孩子能安排自己的时间、选择兴趣方向时,他们会从“被动执行者”变成“主动创造者”,灵气自然喷涌而出。只要父母戒掉三种“毒药”,坚持三种“解药”,... 阅9 转4 评0 公众公开 25-03-17 18:00 |
青春期前,孩子都是“假自信”想起儿子入读初中前的目标,再看着现在不断划掉目标定位的他,从“年级前二十”改成“年级前三十”,再变成现在的“尽力就好”,我有时候会气得不打一处来:在青春期以前,一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自信or不自信,都不是最真实的表现,那只是孩子的个性使然。青春期前,不过是孩子的『假自信』譬如儿子定下“年级前三... 阅4 转1 评0 公众公开 25-03-12 0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