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时蜂讯 | 多地水稻进入打药高峰期,繁蜂之余谨防中毒!

 蜂博士 2022-07-06 发布于浙江

本月11日,小编所在地的畜牧局发布最新消息通知:“8、9月份为水稻等农作物防病虫治药期,回本地繁蜂的蜂友要及时与周边种植户做好沟通交流,了解相关施药情况,以便及时做好防范措施。”
正如以上通知所言,8、9月份正值多地水稻拔高出穗的重要时节,而这段时期外界气候适宜,也是各种病虫害滋生的高潮时期(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钻心虫等),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也难以避免。
水稻花粉较多,蜜蜂也喜欢采集,且其开花于秋季,大多数蜂友都有利用水稻花粉进行秋季繁蜂的习惯。除却个别蜂场周边原本就有水稻地的蜂友,还有一些蜂友甚至会专门提前将蜂群转场至有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场地进行采集繁蜂。
尽管此期有部分地区水稻还未开花,但喷药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使部分周边水源带有毒性。而此期正值三伏酷暑天气,蜜蜂对水的需求量大,极易导致前往采水的蜜蜂因而中毒。还有个别农药有触杀性和内吸性,仅通过在空气中挥发,接触到的蜜蜂就会中毒身亡
此外,虽说为了取得好收成,水稻种植户都会尽量避免在花期撒药,影响花药、子房的发育,冲落花粉。但如果虫害严重,种植户也会在花期使用农药,蜂友们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谨防中毒。
◎ 对于防中毒,应该要做的准备
对于定地放蜂利用水稻花粉的蜂友,可以直接与水稻种植者沟通,望其在喷洒农药前可事先告知,以便提前做出防范措施;此外还可以多进行走访互动,不但增加邻里关系,还有助于及时了解各个水稻地的施药计划。
对于转地放蜂利用水稻花粉的蜂友,在抵达目的地后,务必与当地村级组织或管理单位取得联系,表明已到此地放蜂,望其下发公告对周边3公里以内的种植户进行通知,让他们在大规模施撒农药之前提前报备。
此外,也必须与当地水稻种植户取得联系,希望其在喷洒农药前可事先告知,同时也可以询问其往年的施药防治情况,以便事先收集资料,设计相应的防中毒措施。甚至可咨询多地历年水稻防治情况,综合对比,选择长势好、病虫害少,喷洒农药少的场地进行落场放蜂。
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个人施药或集体统一施药的不同情况出现,导致个别方不了解施药的具体情况,对于放蜂场所的乡(镇、县)主管部门以及种植个体户的通知都要到位。
◎ 接到通知后应如何管理蜂群
管理措施可根据具体的施药情况而定。
※ 若施药期短、范围小、药物毒性小、药物残留时间短,可以选择对蜂箱加盖保护罩,挡住个别可供蜂群进出的缝隙处,暂时关闭巢门,对蜂群进行幽闭,但期间务必注意蜂箱通风及喂水。
※ 若施药期长、范围大、药物毒性大、药物残留时间长,应在收到通知后尽快将蜂场搬离,以与施药地区间隔五公里以上为宜。
尽管对蜜蜂高毒的氟虫腈、氟苯虫酰胺等农药现已被禁用,但难免会出现其他农药由于使用浓度的不同对蜜蜂产生高毒的情况出现;或是还有个别种植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含有氟虫腈、氟苯虫酰胺等成分的农药。对于蜂群规避农药中毒的方式还是以转场为宜。
◎农业农村部公示的部分限制使用的农药
◎ 蜂群农药中毒的表现
根据所施农药的毒性不同,蜜蜂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多为:蜂箱前突然出现成片倒地不起,正在爬行、抽搐或是已经死亡的蜜蜂。这些蜜蜂显得潮湿,腹部较为膨大,呈现饱食状;如果是在水稻花期中毒,大部分还会出现伸吻、后足带粉团的情况。有时不止是箱外,箱内也会有许多死亡的蜜蜂掉落在箱底。
◎ 蜂群已经发生农药中毒,应该如何处理
首先,立即进行报警,等待公安机关前来。同时,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将蜂场损失现状记录下来。
其次,此间若蜂群中还有存活的蜜蜂,应即刻将蜂箱中被污染的巢脾取出并饲喂大量比例为1:4的稀糖水或甘草水来稀释毒性,之后再换上干净的巢脾将其搬到离施药水稻田较远的地方。
再者,在等到公安机关前来的同时,可收集部分死蜂尸体并尝试与所在地养蜂协会、养蜂主管部门取得联系,询问其是否能前来帮助断定蜂群的具体死因,以及具体损失财产判断的证明,或是有相关机构可以帮助出示证明。
最后,在确认已经有过事先通知的情况下,仍出现有一方未给予任何通知便对水稻喷洒农药导致蜂群中毒死亡,蜂友就可以携带准备好的证明(损失录像、具体死因证明、具体损失证明等)向施药方索取赔偿。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获取更多内容哦!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