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同的中小群势下,春季的繁蜂效果比夏秋好吗?

 蜂博士 2022-07-06 发布于浙江

在一年四季中,有两个主要的繁蜂时节,俗称春繁和秋繁。繁蜂影响着蜂群的产量,但大家是否发觉到,春季的繁蜂效果总体上会比秋季的好,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差异呢?

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现分享如下:

1

蜂王质量差异





蜂王一直是蜂群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相同群势下,产卵量多的蜂王所在的蜂群发展速度自然比产卵少的要快,特别是使用时间长的蜂王。有些蜂王可能在一年内产卵的差异不大,但使用一年后,产卵量就会有所区别。
在春季使用的蜂王常是一年内的,且蜂王经过冬季的修养,产卵机能可以得到有效恢复,在开春时产卵能力强。而秋季使用的蜂王年限相对要长些,且经过春季的盛产期和夏季的高温期,产卵量自然会下降。
若是蜂王是急造王台或是交尾质量不高,那差异就更明显了。





2

外界气候影响





蜜蜂是变温动物,受气候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高温、低温的季节。而高温对蜂群的伤害更大,不仅会让蜂群发生伤热,也会加速工作蜂的死亡。相反地,低温只是限制了蜜蜂的活动,只要饲料充足,蜂群的整体实力依然可以得以保留,并不会对蜂群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春季繁蜂,只需要注意早春的高低温骤变,做好相应的保温措施,并不会影响到蜂群的繁殖。后续温度慢慢回暖,蜜源植物相继开放,也会加快蜂群的繁殖速度。

而在夏末初秋季节繁蜂,温度不见下降多少,蜂群仍需分出力量用于调控蜂群的内部温度,且此时外界蜜源初开,使得蜂群不得不在高温下加强采集与哺育工作,反而加速缩短蜜蜂的寿命,蜂群群势会出现短暂的下滑,比不得春季繁蜂。






3

受敌害影响





对蜜蜂威胁最大的天敌有燕子、蜻蜓、胡蜂等。而春天这些天敌还没大量出现,所以对于外出采集的蜜蜂来说是比较安全的。老蜂在此时的的寿命长,新蜂的出房率高,这样蜂群就会越来越强盛。

而当夏秋胡蜂、燕子、蜻蜓等天敌出现后,蜜蜂外出采集就会危机四伏,随时都有可能被捕食。特别是夏秋季的胡蜂,会堵在蜂群的巢门口大量捕杀蜜蜂,严重的将导致灭群。因此,春季繁蜂效果相对会好许多。






总之不论何时繁蜂,都应更加重视影响繁蜂的因素,这样才能使蜂群顺利的壮大起来,毕竟,获得蜂产品高产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强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获取更多内容哦!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