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拿蜂蜜结晶来说事,结晶与否不是评判蜂蜜真假的标准!

 蜂博士 2022-07-06 发布于浙江

“哎,老张,我上次在你那买蜂蜜的时候还是好好的,我买回来一放冰箱怎么就倒不出来了,底下就跟白糖一样,你是不是放白糖了”。
“呃····,刘姐呀,你听我跟你说,这个是蜂蜜结晶了,蜂蜜结晶···”似乎怎么讲也讲不明白。
养蜂人就像是一个辩论专家,但是无论怎么辩解,似乎都占着下风,只要是顾客第一反应认定的,很难通过你的只言片语改变她最开始的想法,因为在心理学上来讲,你是销售方,她是购买方,她会觉得你讲的话只是为了促进产品销售,而不论真假。
蜂蜜真假问题,这是广大养蜂者的一大痛点。为什么消费者总会通过蜂蜜结晶来与你争论真假,这个其实不是你的错,也不是她的错,首先我们要明确,蜂蜜结晶和不结晶不是任何人评判蜂蜜真假的标准。
关于为什么蜂蜜会结晶和消费者为什么会出现认知差异?我们一一细说。
一、蜂蜜为什么会结晶 
蜂蜜从液态变成固态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晶,一般随着温度的降低,蜂蜜会发生结晶现象,随着温度的升高,蜂蜜又会变成液态。
蜂蜜结晶过程包括晶核形成和晶体生长两个阶段,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热动力学过程。晶核就相当于是一个媒介,然后蜂蜜的细微结晶体会不断的在这个媒介上生长,最后形成结晶现象。媒介可以是蜂蜜溶液自身析出,也有可能是外界细小的花粉颗粒等物质。结晶核是蜂蜜结晶的一大因素,其次还有水分含量、温度、蜂蜜中果糖和葡萄糖的比值等等都有关系。而这些因素都会导向一个原因,那就是蜜源差异。
所以,不要再天真的认为蜂蜜结晶就是白糖析出了,不信,你可以调制杯任意浓度的白糖水,放在零度以上的环境中保存,看它是否会结晶。
二、消费者认知差异
身为养蜂人的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如果养的蜜蜂定点放在一个地方,一年四季有几个规律,那就是每年固定几个时间段可以取蜜,取出来的蜂蜜在口感、色泽、颜色、品质、是否结晶等方面都差不多,所以对应消费者来说,他们长期以来接触到的蜂蜜基本上也是当地的蜂蜜,也就早已经习惯了当地蜂蜜的口味,如果长期食用的蜂蜜不结晶,突然某一天她买到手里的蜂蜜结晶了,那么就很有可能会认为结晶蜂蜜是造假的。
这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一年四季,四季循环,其实整体大环境都差不多,所以蜜蜂采集的花蜜都差不多,酿造出来的蜂蜜也如出一辙。在我们国内这样的现象也很常见,比如:东北地区椴树为主要蜜源,恰恰椴树蜜是非常容易结晶的蜜种,因此,当地人对于结晶蜂蜜的认可度远远高于液态蜂蜜。
总结:蜜蜂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上亿年的时光,蜂蜜也从人类开始进化就一直存在我们生活中,蜂蜜的结晶只能体现其不同的种类,如果要通过这个去判断真假甚至是品质,可以说毫无依据。

编者有话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