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美素图库 大部分的父母都觉得,给孩子的越多,管得越细致,就是爱。 孩子应该感到满意了吧。 可为什么最后你紧紧地揪着不放,而孩子早已愤怒想逃? 因为很多的家庭,以爱之名,为孩子编织着一张网,把孩子锁在一家人编织的这张网里。 觉得这样将孩子保护起来,就是对孩子的爱了。 可孩子呢,他们也许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感觉。 为什么我的同龄人可以自己做的事,甚至那些比我小的弟弟妹妹都能做的事,我却不能独立去做,还要被大人领着呢? 有一次,在电梯里,我又遇到那个读小学三年级的男孩。 这次是他的妈妈接他回家。 电梯里有几个老人就开玩笑,“今天是妈妈值日啊!奶奶在家做饭吧。” 没想到孩子的脸涨得通红。 跟妈妈说“我说了不要你接!我自己能回来。” 妈妈没有搭理他,默不作声。 没想到另外一个老太太说:“我家孙子一年级就自己回家了,现在的孩子可厉害了。” 这个男孩也许觉得老奶奶是嘲笑他。 开始生气了,一个人用脚踢着电梯厢。 到了楼层,才出电梯厢,门还没关紧,就听见他嘟囔着发脾气地说“叫你们多管闲事!” 然后猛地踢自己家的门。 我们都知道奶奶平素对这个孙子是疼爱有加。 出门经常给孙子提着水壶,拿着衣服。 有时还拿着牛奶追着孙子喂。 可有一点点不满就会惹孙子发火。 虽然小孙子不希望大人接送自己,但晚了还不行。 有一次奶奶去学校晚了一点,他也在发脾气“叫你不要接,浪费我时间等你。” 或者拿着零食不合口味,也会生气。 而奶奶性格很温和,都是默默地听着。 现在就是有太多这样的大人,生怕孩子有点麻烦,担心孩子。 恨不得时时刻刻看着孩子。 当孩子要上学的时候,忧心孩子去学校会不会遇到麻烦。 比如被同学欺负怎么办? 被老师批评怎么办? 老师不喜欢他怎么办? 同学们不跟他玩,怎么办? …… 所以恨不得给孩子送到熟人的班上。 我们很多人都喜欢找熟人托关系,觉得这样靠谱。 可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并非是好事。 作家刘继荣在文章中曾提到自己女儿的经历。
因为妈妈和亲戚的安排,孩子没有一点儿烦恼,也不会遇到任何的麻烦,因为有这么多大人围着她。 但是最后因为人事调动,照顾自己的老师走了,孩子开始无法接受,天天哭着,吵着不上学了。 最后又要开始去学着适应这一切。 其实,成长中的那些麻烦,何必想着全部抹掉呢? 你如今抹掉的,说不定多年后又会翻倍地找上门来。 每次我看到那些被精心打扮的孩子,在父母小心翼翼安排的小幸运圈里生活学习着。 就觉得这不是爱,而是给孩子埋下隐患。 将来有一天,他们稍不顺意,或者父母能力不及。 需要自己撑住的时候,他们能顶上去,独立面对人生的苦恼和麻烦吗? 那些小公主、小王子的梦,能做多久呢? 在学校里,跟家里最大的不同就是孩子不会再成为焦点,不会有人那么围着你转,顾及到你的情绪变化。 因为老师要关心的事情太多了。 他们无法时时刻刻照顾到你。 有时孩子会被老师罚站、罚抄,留堂。 父母的心一定要大一点,不要觉得这是多可怕的事。 不要觉得这些麻烦事会让孩子讨厌学习,就急着去跟老师说。 还有很多的父母跟孩子说,在学校里可以跟这个孩子玩,不要跟那个孩子玩。 他们觉得那些顽皮的孩子会把孩子带“坏”。 甚至要老师调换座位。 其实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好。 因为孩子不可能一直在你创造的“理想”的世界里生活。 他们将来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 还不如从小就让他们跟各种同龄人打打交道。 其实那些所谓的“坏”孩子或者顽皮孩子,只是大人们评价出来的罢了。 他么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也可以成为朋友的。 孩子该经历的请让他们去经历,不要想方设法地帮他们解决。 如果环境是相对安全的,能让他们独立面对的,可以鼓励他们独立去做。 因为小学就在我们小区的对面,中间隔着一条小马路。 小小鱼刚开始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也是每天接送。 坚持了差不多一个学期。 那时每天都告诉他需要注意的安全细节。 跟他说下学期就自己回家了,爸爸妈妈不接了。 如今,中午都是他自己独立回家吃饭,然后再自己一个人去学校。 放学后也是自己回家,我们没有去接。 其实我们也常常提心吊胆,到了该回家按门铃的时候门铃没响,那心里就开始打鼓了。 想着他干嘛去了,是不是有事? 为人父母的心,都差不多吧。 但我们没有步步紧跟着他。 有时,谈到这,他会骄傲地跟人说,我都是自己上下学的。 孩子如果自己独立地完成一些事,那种小小的成就感会堆积起来,让他们更自信。 如果孩子准备的还不够,那可以鼓励他们,却绝不要去替代他们做。 很多时候,孩子们会表现出胆怯。 比如小小鱼跟陌生的大人说话,还是有点胆怯。 前几天带他在超市买文具。 有一个笔筒他很喜欢,但是没有标价格,我要他去问下营业员。 但是他瞧了一眼,望着我,希望我去。 我说你去问下,叫阿姨,问问就好,爸爸相信你能做到。 他犹豫了一下,走了过去。 “阿姨,请问这个笔筒是多少钱一个?” 我在货架这边听到他用非常标准的普通话询问阿姨。 可比平常说话要认真很多哦。 记得他三岁多的时候,有时想要买零食,我也鼓励他自己去选,然后自己去询价,最后我付款。 有时他不敢去,我会鼓励他,不要怕,爸爸相信你能做到。 所以如今他也能独立去超市给我们买盐,去水果店买水果(当然,水果还不会挑啊!) 在陪伴小小鱼一路成长的过程中,我庆幸自己有敢放手的勇气,而不是总是想抓住他。 有时看到他说自己在学校里或者生活中遇到的小麻烦时。 我会着急地关注着,听着。 但能让他自己解决的话,一定让他自己去做。 就好像我一直在说的,我们父母要做“守望者”的角色。 只要没有危险产生,我们可以远远地守望着孩子就行。 人生的路很长,最后还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