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GPCR相关抗体研究进展

 纳米抗体养驼人 2022-07-07 发布于广东

1.GPCR是什么

GPCR(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即G蛋白偶联受体,是哺乳动物基因组中最大的一类膜蛋白家族。人类基因组中的GPCR蛋白家族共有800多名成员,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视网膜等组织器官中,参与调控众多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作为跨膜蛋白,GPCR具有七个跨膜(7TM)结构域,因此也称为七跨膜受体(7TMR)。且其肽链的C端和连接第56个跨膜螺旋的胞内环上有G蛋白(鸟苷酸结合蛋白)的结合位点。GPCR在受胞外信号分子的刺激后,通过与胞内G蛋白的结合,介导信号传导,在细胞增殖,生长和迁移等生理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GPCR可接收的刺激因子很多,如光子,离子,神经递质和激素等。

由于GPCR分布广泛,功能复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进展过程有关,是极具潜力的药物作用靶点。

GPCR参与的调控疾病包括肿瘤学、代谢性疾病、炎症、纤维化疼痛、肾病等,近年来研究显示,其在呼吸系统疾病、眼科、心血管疾病和传染病方面的研究中也有参与现有研究中270GPCR靶点具有很强的疾病理论基础,具备开发出抗体靶向药物潜力

据统计,GPCR为靶点的药物占所有已批准药物的30%以上,未来也会是药物研发中最成功和最有希望的靶点蛋白之一。

2.GPCR抗体药物的研究

FDA批准的GPCR靶向药物中,小分子药物占80%。如何获得高亲和力的小分子是药物发现过程中的难点之一。GPCR蛋白高度动态的存在于细胞膜中,常以多种构象存在,针对特定构象的药物筛选,对小分子药物研发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而针对GPCR的抗体药物治疗更有优势,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首先是抗体药物的独特成药性。抗体可以阻断GPCR与配体的结合,可使GPCR内吞,阻断下游信号传递。抗体也可以结合GPCR的特定表位,稳定GPCR活化时的特定构象,产生具有偏好性的生物学活性。其次,抗体药物的特异性好。能与受体中保守度低的位点结合的抗体,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例如,Secretin受体家族成员的胞外N端较长,且非保守序列主要集中在N端;而小分子结合的跨膜区域则相对保守。再者是抗体药物的体内分布。许多GPCR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均有表达,而抗体药物由于血脑屏障的阻隔,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穿透能力受到限制,因此对于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均有表达的GPCR,若只需针对外周的部分设计药物,则可以开发治疗性抗体,使药物主要分布在外周区域,降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副作用。

近年来GPCR抗体的研究呈高速增长的状态。相关统计显示,2010年,15GPCR相关的不同项目在研发和临床阶段。到2020年,已经有80不同GPCR靶点和240多个不同阶段的相关项目相继开展,其中包括59已在临床研发阶段的单抗。

抗原制备是治疗性GPCR抗体开发中最困难的步骤之一。无论采用何种抗体分离技术,想要成功分离具有治疗功能的人抗GPCR抗体,制备出具有人体体内固有构象的GPCR抗原至关重要。含有7个跨膜alpha-螺旋的GPCRs通常在外源表达系统中表达水平很低,因此,要纯化具有天然构象的可溶抗原是非常困难的。此外GPCR胞外区域肽段大小有限,使得抗原制备非常困难。尽管如此,目前已有数种GPCR抗体药物最获批。此外,更多抗体药物正在进入药物研发后期的阶段。

3. 靶向GPCR的抗体药物介绍

Erenumab

Erenumab是一种人源化的抗降钙素基因受体(CGRPIgG2单克隆抗体,于2018年在美国和盟上市,用于成人偏头痛预防及治疗。研究表明,CGRP表达水平在慢性偏头痛患者中较高。CGRP的配体是一种小神经肽,具有有效的血管扩张功能,在CGRP上具有广泛的结合表位,而Erenumab是一种直接与CGRP配体竞争的拮抗剂。

在一项为期3个月的预防慢性偏头痛的临床试验中表明,70140 mg Erenuma剂量组患者每月偏头痛天数,及急性用药的使用都得到了减少。Erenumab对先前偏头痛预防治疗失败的患者也有效。每月一次70140 mg的皮下给药剂量,对患者的疗效效果至少与其他治疗方法相当,不良事件情况和患者耐受性显著改善。

Leronlimab

LeronlimabCytoDyn公司开发的人源化IgG4抗体,是一种CCR5拮抗剂。CCR5是一种趋化因子类的GPCR,在HIV感染、肿瘤转移和免疫信号转导中发挥多种作用。

Leronlimab可拮抗HIV病毒表面蛋白与CCR5的结合,但不会干扰CCR5在介导免疫反应方面的正常功能。多项研究显示,leronlimab都能显著降低或控制患者的HIV病毒载量。一项IIb期研究显示,leronlimab单药疗法可防止HIV病毒逃逸,部分接受leronlimab治疗的患者病毒抑制时间超过4年。

此外,leronlimab可作为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潜在疗法,并显示出巨大的优势。接受Leronlimab治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超过了12个月,而对照组采用其它现有标准方案治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6.6个月。在无进展生存期方面,接受剂量在525 mg以上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2个月,同试验当中接受标准方案治疗(化疗)以及Trodelvy方案治疗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只有2.3个月和4.8个月。响应率方面Leronlimab的表现同样稳定,疾病控制率达到了92%

Mogamulizumab

Mogamulizumab是一种用于治疗成人型T细胞性白血病(ATL)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靶点为趋化因子受体4 (CCR4),在抗体的Fc区加有一个糖基化片段用以增强抗体依赖细胞毒性(ADCC)CCR4蛋白在ATL患者FOXP3+调节性T (Treg)细胞表面过表达,参与免疫逃避。Mogamulizumab (KW-0761)在临床试验中对50%ATL患者显示出显著疗效,于2012年在日本和2019年在美国成功商业化,用于治疗蕈样真菌病和Sézary综合征。

4.新研究方向

内源性GPCR抗体

除了正在研发中的上百种外源GPCR抗体外,研究发现人自身也能够产生内源性GPCR抗体,并在生理活动中发挥作用。在正常人体内,存在少量的具有活性的自身内源性GPCR抗体,可能对生理功能调节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心力衰竭、哮喘、青光眼、自身免疫性脑炎和格雷夫斯病等疾病患者中,一些GPCR自身内源性抗体水平的发生上调。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产生的内源性GPCR包括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毒菌碱乙酰胆碱受体M3、γ-氨基丁酸(GABA) B型受体、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和促甲状腺素受体等。

进一步研究GPCR内源性抗体在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可能会为该领域提供新的思路。

纳米抗体

羊驼重链抗体(HcAb)为天然存在的仅由两条重链组成的特殊抗体,只包含一个重链可变区(VHH, Variable Domain of Heavy Chain Antibody )和两个常规的CH2与CH3区。羊驼重链抗体通过重链上的一个可变区(VHH)特异性的结合抗原,该可变区可以单独稳定地在体外存在,被称为纳米抗体(nanobody)。具有分子量小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对人体免疫原性弱,易于表达纯化等特征,在成药方面显示出非常大的潜力。靶向GPCR的纳米抗体已在科研和临床药物研发中得到应用,成为GPCR领域的有力工具,其潜力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开发。

近年来,一些新的学科和技术手段的出现,如蛋白质工程,体外展示库,转基因动物模型,受体的过表达等,联合高通量测序,靶点验证,转化生物学等新的药效验证方法,打破了GPCR抗体药物研发的瓶颈,为该方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未来发展趋势令人鼓舞。

参考文献

1.De Groof, T. W. M., V. Bobkov, R. Heukers and M. J. Smit (2019). "Nanobodies: New avenues for imaging, stabilizing and modulating GPCRs." Mol Cell Endocrinol 484: 15-24.

2. Hutchings, C. J. (2020). "Mini-review: antibody therapeutics targeting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and ion channels." Antib Ther 3(4): 257-264.

3.Hutchings, C. J. (2020). "A review of antibody-based therapeutics targeting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an update." Expert Opin Biol Ther 20(8): 925-935.

4. Skiba, M. A. and A. C. Kruse (2021). "Autoantibodies as Endogenous Modulators of GPCR Signaling." Trends Pharmacol Sci 42(3): 135-150.

编辑人:刁明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