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我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生命态度

 纪慈恩工作室 2022-07-07 发布于陕西
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文| 纪慈恩

■图| 网络

■编| 春明

好像一直以来我都分享着在陪伴特殊人群面对生命课题中的经历,我好似从来没有分享过“我”这个个体在过去的历史中这样经历到此刻的生命状态中,是如何理解生命的。

在近来常常收到很多的慰问,常常让我有一种“你在说什么?”的即视感,于是今天我想试图通过一篇文章来说明白我的生命是怎样的一种——在偌大的世界无数种里面有一种是这样的,因为你知道,不同的生命经历必然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和世界观,你永远无法在你的经历中范畴中感受不同的人生是怎样的感受。

我希望我说得明白,也希望你的明白与我的明白接近于同一种明白。

“世界人”和社会人
01

生命对我来说,分为两种角色:世界人和社会人。

我们要在这个社会中生长与存活,我们当然是社会人,我们的参照物是这个社会——这个社会有它的规则、倡导和主流思想,比如稳定,成功,幸福,正能量……我们基于我们要很好的活在当今的社会为前提,去学习、工作、选择、适应,这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要和社会共存做出的选择和这样的一种生活。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社会人,我们把社会作为我们的一切,去适应和在其生活的很好,当然没错。

可是除此之外,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世界人/自然人。

社会也仅仅是世界的一部分,生、老、病、死、欲望、人性、自然规律、生态平衡、自然灾害、春夏秋冬、衰老疾病、器官的寿命……这是世界的事,不管社会是什么样,这个社会多么发达美好,被多么伟大的领导人所管理,世界都有它的规律,人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对所有生灵都是同等的规律,并没有只针对人,也并没有为人类量身定做,而世界管理的事却是生命的核心内容,也是人为的力量的局限,住房、娱乐、学业、工作、养老、福利……这是社会的事,

生老病死,自然灾害,器官寿命…….这是世界的事。

我们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服务和学习第一件事,而作为世界人,你需要认识第二件事,尊重它,找到和世界和平共处的一种方式。

而只有当我们只是社会人的时候,我们才会有怨气,因为社会是在倡导稳定,进步,幸福,正能量,而当与之相反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比如灾难,疾病,死亡,我们就很难接受。可是如果你自幼就认识这个世界,臣服于做一个世界的孩子和学生,你就会知道,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它应该发生的。生老病死,自然灾害,衰老疾病,它是一早就确定了的事,只是社会没有给我们上这一门课,而我们都喜欢美好,积极向上的事情,不愿意面对这个部分,才显得它是那么的唐突,可它和美好的事情一样,都是世界存在的一种而已,是社会和人类把它分类,可是它们本质都是一件事而已,作为世界来说,没有差别,只有作为社会来说,它有喜好,才有差别。



我自幼就把自己当做世界的学生,而不是社会的参与者,我很少关心如何做才会更省力气的参与这个社会的游戏,我只关心世界要我做的事。所以我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差——是我不知道应试教育的内容能给我这个世界的孩子带来什么,它能够带来的是社会人的利益,但它不是世界人要选择的,所以小时候我放弃了“好好学习”,我在不好好学习的岁月里在看老子和莎士比亚,我在这里找到了作为一个世界人应该如何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指南”。

我也没有做过一份工作是迎合这个社会的需要,作为世界人,工作是表达你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是你生而为人完成来世间一趟你的意义,所以工作是我留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

我好似至今并没有过多的参与到社会人的身份中,而更多的时候,我是以世界人作为基础,世界作为我的参照物,我的学习和经历也是基于世界的事情中。

也许你会说,我们是社会的产物,怎么能脱离社会?

社会也是世界的一部分,它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单独各自存在的,它们是有衔接的,社会也是基于世界而存在的,所以我选择了它们衔接的那个部分,已经可以够很好的生活在这个社会中了。

世界需要你认识生命与死亡,社会也需要,而我只是找到了世界人和社会人的共同点,共同点的那些部分已经够一生享用。


02
世界的学生

如果你认为你是世界的统治者,而当发生了你无力承载的世界,你才有愤怒和不满,可是如果你是世界的学生,你永远不会意外发生任何事情。

当你无法掌控才有挫败感,如果你永远认为你是一个学生,你会觉得,我不会生命这道题很正常。

一个小学生去学校上学,今天课堂这道题不会,他会是什么逻辑?多数是:“学!想办法学会!”实在学不会就认,不及格、或有本事的话作弊,而不是“怎么这么惨,怎么这么不公平?”作为世界的学生,一个渺小的人类,生命这道题我不会,这很正常,就像小学生学习一样,我就是不会我才有必要上学,不会是很正常的,那就老老实实的在这里好好的学,总有一天会学会的,如果你愿意。

而遇到痛苦和灾难就“怎么这么惨这么不公平”的人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学生遇到不会的数学题在说“这道题怎么这么难,我真是太可怜了,学校对我太不公平了”。



我自幼就明白世界很大,纵使一生我都不可能领略它的奥秘,所以它出现什么样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疾病、意外、衰老、死亡、自然灾害发生,我不意外,这就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人家就是这个样子的,世界万物的“万”就是包含这个部分的,地球之所以是“球”就是有一万种甚至更多的可能,它转来转去你永远都不可能看到它的全貌,而在这一万种可能里有灾难、痛苦、人性的不同、疾病、死亡,有什么可奇怪的?别说地球了,就是足球你踢来踢去你都不一定能知道你此刻看到的球的这一面是哪一面,和昨天的那一面是不是同一面,数学课题里关于球型的计算,我从来没有算对过,数学题都算不明白,地球和宇宙怎么能算得明白?

人不能接受,所以才给了你漫长的生命要你去学习,你不能接受,就是你生而为人的功课之一,你就好好的学习,好好的经历,去接受它。

我从来都知道我不是世界的统治者,只是世界的学生。

我没有过人之处,我没有过高的天赋,我甚至比大多数人更卑微,因为我深刻的,刺痛式的,绝望般的和这个世界对峙过,我早已看穿,

作为世界的孩子,我不配评判,我没有权利谈判,我只能感受,所以我才是卑微的。纵使耗尽我的全部,我也不可能理解到世界的边角,我只得默默的经历,无论我得出了什么结论,都是人的层面,作为世界来说,还差得很远,我唯一确信的一点是:到我死的那一天,我还是觉得差的很远。

可是差得很远,也有差得很远的活法,我现在活的很坦然,也就意味着我找到了这种活法。

在我看来 世界当然是公平的
03

在特蕾莎之家有一条规定:不要表达你的同情给孩子。

维亚修女在送我走的那天,牵着我的手走了一条街又一条街,她问我,你觉得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吗?

我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公平的。

她没有听我的解读,和我击掌,以表“同道之人”之意的喜悦。

维亚修女说,如果没有外来的人不断的表现出对孩子的怜悯,他们从来不知道他们自己很不幸,他们有残疾,可是他们不以此为耻,反而以此为动力,当他战胜了自己的残疾或以另一种形式与自己的残疾和解的时候,他们比健全人获得了更多的东西。而他们所获得的那份力量和重生,是命运给他们的公平,如果他们不是这样,他们或无法获得这笔精神财富。

所以,在特蕾莎之家的墙上有每一个孩子的简介,简介是以这样的口吻在介绍他们,“我是妮,我出生于2009年,我患有先天性脊椎裂膨出,我希望你帮助我是我有一天可以自己吃饭,走路,说话。”

而我想说的也正是如此,一个人受苦,因而有机会接近世界的真相,受苦深刻的共情,理解他人的苦难,获得了人生的智慧。一个人一帆风顺,无法理解他人的苦楚,政府的不易,世界的变革,哀怨愤怒。谁是那个更不幸的人?

苦难就是不公平吗?

苦难之后的智慧和对世界更深刻的理解,是否算入了公平里呢?

我特别喜欢这个规定,确切地说,如果没有他人作为参照物,所谓“不幸”只是一件没有任何属性的事,疾病,战乱,疼痛,它是一件事,“不幸”是人为的定义。



战争、疾病、瘟疫发生了,第一件事就是去解决。而不是追问为什么别人没有我不幸?前者可以带来改变和力量,后者只体验到更不幸。

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基于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多与错,公平与否,幸运与不幸。

我们已经假设平安与快乐是人生的主题,违背了这个主题的就叫做不幸,如果一个人生来患有疾病,或是生于乱世和贫穷之中,我们就称之为“不公平”,所以我们说世界是不公平的。

“公平”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比较”的属性,只有存在参照物,才有公平之说。

苦难就是不公平吗?

所谓的不公平是以怎样的标准呢?一件事它是痛苦的,就是不公平吗?

我曾经在肯尼亚支教一年,当时是战争停息,社会基本稳定,而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孩子们,他们逃亡存活下来,目睹了很多的失去和死亡,我们——他们一看就是发达国家大城市里有文化、有见识的老师来这里工作,我很少按点下班,因为一下课就有很多学生围着你问你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看到了因为失去才有的对安定生活、对知识的那份渴求和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后来的他们非常珍惜他们眼下的安宁,苦难变成了他们的动力——他们的好好学习是为了战争永不到来,他们珍惜所有的外教带来的物品、知识,“失去”让他们更加珍惜。——灾难是一种不幸吗?

而对于在安定、幸福、衣食无忧的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人,可能遇到一些小的挫折都在怨天尤人,怪世界欠他的,你觉得这两种人,谁是那个更不幸的人呢?



我的人生经历过很多所谓的带有“苦难”属性的事情,可是也正因为如此我有机会接近于世界的真相,可以在更早的年龄去认识世界的主题,做好一个世界人应该做的事情——认识世界的规律,尊重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有机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生命层面,纵使是死亡,也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

所以,什么是不幸?

如果因为遇到的事情被划分为“幸福”或“不幸”里面,在我看来,过于狭隘,也低估了世界这个伟大的使者的用意,纵使一个人生命短暂,可是她在生命历程中体验过世界的部分真相,难道这不是一种幸运吗?

很多人觉得我的经历很不幸,恰恰相反,我反而觉得这是一种恩赐,这个偌大的世界里,有多少人可以经历那些罕有的经历,这份经历才让你深切的,刻骨的认识到世界的一些层面,尽管其中有痛苦,可这就是代价,你要获得精神财富,总得支付,而痛苦,仍然是人的层面,而作为世界的给予,付出痛苦的代价换得的,仍然是划算的。

在我看来,世界是公平的,你在经历所谓的“不幸”的事件的时候,也意味着你有机会比别人更接近于世界的真相的一个层面,这是你的牌,区别只在于你如何使用你手里的牌,怨天尤人就有怨天尤人的结果,经历痛苦,将痛苦变成精神财富就有精神财富的结果,而如何使用你手里的牌才是最终幸运与不幸的关键,那件事情不过是随机的一道题而已,即使给你的是幸运的题,你也要有本事把它变成更幸福的结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质并没有什么区别,收获到的不一样。

我们希望岁月安好,这是社会的使命,

我们必将经历痛苦,这是世界的使命,

前者让我们享受人的喜悦,后者让我们懂得生而为人的意义之一、之二、之三......喜悦和意义最终组成了生命,快乐的不快乐的都体验过,生命的意义才完整,都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了,也会腻的。


04
  生与死 

《海上钢琴师》里的1900,在我看来才是一个我认为生命的样子,更多的生命,我看到的是“实用生命”,如何更有效的,低成本的,舒适的活在社会之中,并不是我活着的目的。

1900的好友劝他下船,为他勾勒出美妙的人生的时候,我非常的紧张,我生怕他下了船,去妥协了生活,失去了他高贵的灵魂,最后,1900随着报废的船一起毁于一旦,我悄悄地在黑暗的电影院轻轻地鼓着掌——死亡并不都是悲伤的,至少在此刻,它是令人欢喜的,生命并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能以最像生命的样子活着。

1900是我少见的高贵的灵魂,堂堂正正的生命,从未因为任何事而愧对过自己——生存,金钱,名誉,财富,安全都不足以让人类失去自己,那个最像、最应该成为自己的自己。

——这,才是我认为生命之所以宝贵的那个“宝”。

人活着,应当有比死亡更重要的事。

如果不能以最像自己的方式活着,那就死,生而为人是一件很珍贵的事,我必须坦荡荡。

太多的文学作品在“攻击”着疾病和死亡的无情,人类战斗疾病的决心和誓死不放弃的挣扎,但极少遇到有一种生命叫做“我已为我的生命做到了最像我自己的生命,死亡到来,那就到这里。”



生与死对我来说就像苹果和梨,好像你更喜欢苹果一点,但如果是梨,也没有比苹果差很多。

它们在我心里都是平等的,就像春天和秋天,体感都差不多,叫法不太一样,体验感没有太多的区别,只是参照物变了——春天花在开,秋天花在落,但都是在慢慢变化的一个过程,很难有固定的样子,有,也是一瞬之间,如果你不要试图要留住它,占有它,就都还挺美的,如果你只享受它的美,而不控制它的美,就不存在烦恼。烦恼只在于你想它以你希望的方式存在。

你看,那些所谓没有大的苦难,一帆风顺,安定无变故的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也没有因为没有苦难就感恩戴德,热情的尽享生命的赐予,也有一堆烦恼,不过是烦恼的内容不同罢了,本质并没有任何区别。

既然生而为人了,就烦恼点更有意义的事吧。

更为准确的说法可能是:生与死本身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何度过它。如果一段生命已经没有我想要到达的意义,它对我来说并没有存在的必要。

不是热爱的工作不要做,不是深爱的人不要爱,会长出鬼鬼祟祟的气质。

社会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会有社会问题,以前是贫穷和饥饿,现在是环境污染和医疗养老,等现在的问题解决了,还会有新的问题,人只要活着,社会只要发展一定会有无穷无尽的问题,既然永远都有问题,你管他问题的内容是什么,小时候的烦恼是成绩不够好,长大了的烦恼是钱总是不够多,哪个烦恼更容易?在那个当下,都是一样的,所以,高高兴兴的面对生命的难题,不然解决了都充满怨气,那你费那么大的劲去解决它又是为了啥?

——以上是我在经历生命的时候作为“我”这个身份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希望我说清楚了,也希望你准确接收到了。所有的关怀都需要在确定对方的样子和条件之下给予,不是把你认为的幸运或不幸,你希望或不希望的事情给予对方。





不是因为有花才有春天,

是因为春天很美好,

花才选择来绽放。

不是因为有痛苦幸福才美好,

是因为你很珍贵,

幸福和痛苦才庄重的来到,

不是刁难你,

不是痛恨你,

是想让你知道平凡的背后有着生命想让你看到的——

你来到这个世界,需要看到的人生。

不用告诉我你怎么想,同意不同意,世界万物,因为“万”才有世界,如果你无法接受“不同”,世界也就不成立了。

我所有的诉说都有一个前提——对我来说。

对我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生命态度,至于对你来说是怎样的,并不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

“对我来说”,意味着你尊重这个世界有千万种可能,可是生而为人太渺小,我只能选择一种或多种,它不是真相,可我只能体验到这里;

“对我来说”,意味着我很尊重我自己,无论我与这个世界多么格格不入,我都值得一个位置,为自己保留,我的感受是真实的,它值得被尊重;

“对我来说”,意味着我承认人类的渺小和我的卑微,在这个世界之中微不足道,但是我对我自己来说,是珍贵的,只要你认为你珍贵,就没有人能够亵渎到你;

“对我来说”,意味着,我坦荡荡的成为过一个人,生与死,也只是一种形式。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