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江:一个被太阳眷恋的地方》之四:那诺梯田,藏在青山秀水里的地方

 作家雅兰 2022-07-07 发布于云南

那诺梯田

               (四)那诺梯田:藏在青山秀水里的地方

文:雅兰

   作为一个地道的云南人,都会知道元阳梯田,在很多年前,我便跟着一群热爱行走的人,把元阳梯田的春夏秋冬都走了个遍。我所不知道的是,在距元江县城66公里,有一个哈尼族聚居的乡镇叫那诺,那诺这个名字很好听,情意绵绵的,我不知道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我猜应该是哈尼族音译过来的吧。那诺这里,同样也有梯田,那诺梯田虽然它比不上元阳梯田那般的壮观与辽阔,但也有它独特的清秀与宁静。观赏那诺梯田的最佳时间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我们这次虽然是在7月,但是,就像一年四季,各有各的美,就像晴天有晴天的灿烂,雨天有雨天的浪漫。那诺梯田,照样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来。

  夏天的那诺梯田,一派生机勃勃,绿色胀满眼眸,放眼望去,满山满坡都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轮廓清晰、线条明显,梯田层层叠叠,叠叠层层,无穷无尽的线条蔚为壮观。刚好下雨,梯田云遮雾绕,若隐若现,哀牢山青山翠岭,苍茫空阔,不由得被大自然的美景深深地吸引,怎么都按耐不住的停车了。

    奔下车,原来,那诺的云雾早已静静的等候在这里,等着与我邂逅,看着眼前漫天云雾,如梦如幻的云山,与变化莫测的雾海,那一层层白色的云雾,似大海里奔涌的浪花翻滚而来,又慢慢退去。又似一个小妖精,忽地扯出一块白纱,遮住碧翠的山峦,调皮而任性。云雾松软缠绵又轻盈飘逸,层层山峰和梯田在云海中飘荡,或浓、或淡、或远、或近,若隐若现,飘飘渺渺,变幻莫测。站在这里,看着眼前的那诺梯田在云雾中层层叠叠又隐隐约约,云雾不断的翻滚、奔涌,压不住的幻想:难不成,这里才是飞升成仙的好地方。

                                           美丽的凤凰花(摄影:杨红新)

   云雾本身就是令人着迷的,再加上梯田里绿墨一样的稻谷,以及稻田里谜一样的十字架形状的沟渠,无法不让人产生无数的怀想啊,说到这稻田里的十字形沟渠,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外星生物光临地球做的记号呢,这可是人家哈尼人民一种极具智慧的体现。那诺梯田极其适合鱼类生长,哈尼族有在稻田放养鱼的习惯。由于鱼吃稻田中的杂草、虫子等,稻子又吸收鱼粪的粪便,从而实现了稻鱼生态系统相互共生利用,达到了稻鱼双丰收的效果。因此那诺不但盛产优质大米,还盛产谷茬鱼和野生黄鳝。这些十字形沟渠就是故意挖了给谷茬鱼换气的,这十字形,基本都在梯田中央。有的地方,并不叫谷茬鱼,而是叫谷花鱼,每年到了稻谷扬花的时候,也是谷花鱼最为肥美的时候,等稻谷成熟,梯田里的水就放干了,也是收获谷花鱼的时候,这样子的生态鱼,自然是好吃得很,没骗人,我吃过,一口气干了一大盘子。 

    那诺这个地方,除了美丽的那诺梯田外,不得不提棕扇舞,棕扇舞是哈尼文化的灵魂。这种源于哈尼族古代图腾崇拜的祭祀舞蹈,通过模仿虎、熊、猴、蜜蜂、白鹇等多种动物的动作,表现出对神秘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这种传承久远的舞蹈,最初主要用于祭祀活动,舞姿不求统一,但每个动作均有象征性,男性模拟动物或鸟类,女性手持棕扇模拟白鹇鸟动作,各自起舞,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和怀念,既庄重肃穆又感情真挚。随着社会发展,棕扇舞逐渐淡化祭祀成分,发展为今天既可用于祭祀仪式更是自娱活动的舞蹈,不仅在祭祀、丧葬时歌舞,逢年过节、农事休闲时亦歌亦舞。棕扇舞给人以美感的同时,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哈尼人民崇尚自然的博大情怀,表达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那诺,这个藏在红河谷的哈尼族小村寨,早就是春暖花开、牧马劈柴生活的写意之地,只可惜,我来得太晚,看惯了城市的车水马龙,反而更喜欢乡村里的那份宁静和自然。淳朴的民风,朴实的村民,总是让人感到那么亲切,那诺,是我走过,却无法让我轻易忘怀的地方。

                                                         棕扇舞

讲真,你可有过地下停车场找不到车的经历

      你好,九月

      女人的高跟鞋

      一个破败“王陵”中的历史烟云

     人不如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