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评·来论】不做国企发展的“局外人”

 A探索者 2022-07-07 发布于江西

文|滕孟东

来源|《国企》杂志2022年7月号

企业好比是一艘海上航行的大船,搏击风浪时,每个职工都是水手。企业与职工,犹如唇与齿、池与鱼。企业的点滴发展都搏动着全体职工的心跳,企业的厚重成绩都汇集着全体职工的辛勤汗水。每位职工都应该为企业提质增效建言献策,不做“局外人”,不当“旁观者”,思想上“绷紧弦”,行动上“拉满弓”,责任上“落到点”,共同凝聚起全员共识、智慧与力量。

不做局外人,首在凝聚全员共识。

思想在于交融,共识在于凝聚。人心所向,就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希望所向。企业要发展,心就得拧在一起干。

要以“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为抓手,把形势任务讲清讲透,紧盯企业所需所盼,突出“责任是我”的理念,上下同心,步调一致,避免“上面热、中间温、下面冷”。

要杜绝“满浮散懒庸”,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甘当螺丝钉,勇于钉钉子。

要心怀“国之大者”,在困难挑战面前主动作为,不推诿,不逃避;在急难险重时刻迎难而上,不犹豫,不观望。

不做局外人,贵在凝聚全员智慧。

国有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稳定中国经济的定海神针。目前,要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疫情有效防控,员工健康才能得到保障;安全根基牢固,生产经营才能有序运行。

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主动性和创造性,做深做实做细助企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落实纾困措施。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做到问题大家摆、办法大家想,主题活动持续深化,专项行动落实落细。

要搭建“连心桥”,当好“店小二”,让基层员工的创新创效“金点子”、项目管理“小窍门”、降本增效“小妙招”汇聚成智慧长河,成为全员创效的源头活水。

要倒逼现场管理人员想方设法合理组织施工作业,想方设法节约各类施工资源投入,努力做到不窝工不费工,满足进度要求。

要把健全活动制度同搞好岗位业务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好“加法”,把开拓创新同实际工作贯通起来,做好“乘法”。

不做局外人,重在凝聚全员力量。

企业文化与作风建设是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作风建设是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作风建设的外延。当前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不同领域的执行力不强、运行效率不高、协同力不够、“护犊子”、“老好人”、等靠要等现象和问题,极大地阻碍着企业高质量发展,因而必须通过弘扬企业文化将问题解决在萌芽。

以文铸魂,以文育人,以文塑形。要通过把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植入职工内心,融入管理和制度流程,转化为职工的行动自觉、行为规范、行为准则,以企业文化生根发芽深化作风转变,不断筑牢作风建设“铁篱笆”。通过进一步将企业文化与项目施工生产深度融合,创新方式,搭建平台,为在理念更新、模式创新和效益提升上提供文化保证。

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要把解决问题的决心作为增长才干的途径,要把应对挑战的办法作为磨炼意志的手段,上好“岗前第一课”,练好履职基本功。

要从各项管理制度、文件精神中,从各类教育培训、技能比武中,学习现场管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升业务水平,更好地服务施工现场。

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耻下问,主动进行传帮带。“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要高举开路先锋旗帜,保持“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的昂扬斗志。像钻头一样学习,像牦牛一样工作。做到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

要让员工建言献策成为关心企业发展的窗口,及时总结、表彰、宣传,靠典型的辐射作用不断将活动引向深入,人人争做岗位标兵,从而助力企业振兴。

(作者单位:中铁五局二公司党委工作部)
编辑丨叶子
▫ 本文亦在今日头条、大鱼号、一点号、百家号、企鹅号、快传等平台同步更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