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葵 | 势象大美

 老鄧子 2022-07-07 发布于海南

        十八般兵刃是给武举子们留的,菩萨佛像是为凡夫俗子备的,真得道者,树枝划空利剑百倍,祖师现前廓然无圣,具象皆是摆设,相对统统超越。端详《吴大羽纸上作品集》里一千多幅作品,我看到一位求道者的足迹。

        晚年吴大羽,历经生活的颠沛沉浮、画艺的上下求索、思想的千锤百炼,以及心灵的苦修悟道之后,迎来真正创作高峰。这高峰不仅是对吴大羽本人而言,中国抽象艺术的顶峰由此也增至全新高度。

图片
无题I-476  纸本蜡彩  约1980年

        沪上闹市区,一间无窗的阁楼里,方寸之地,吴大羽穿越千年时空,和他最喜欢的陶渊明两心相印,心远地自偏。这一远非一般远,远到空漠中耕耘,“把天地为画框,点染心胸”;再用宏观入微观,“夺人所未悟,创人所未睹”,“可以把示寸衷,佈须芥,指划去来”。  

        经此一宏一微,往复去来,我看他从此贯通天地,喜获大自由。无论水彩粉彩水墨,无论铅笔钢笔蜡笔,无论纸张厚薄长方大小,无不信手拈来自由运笔,皆成至纯、至真之势、之象、之大美。至此,他探索几十年的“势象”之路,通过如此之小的一幅幅纸上作品,完整、成熟、透彻地呈现。

图片
无题308  纸本蜡彩  约1980年

        “势象”一词为吴大羽所创,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他给学生吴冠中的信中即说,“这势象之美,冰清玉洁,含着不具形质的重感,比诸建筑的体势而抽象之,又像乐曲传影到眼前,荡漾着无音响的韵致,类乎舞蹈美的留其姿动于静止,似佳句而不予其文字……”

        无形无质必飘渺,却含有重感;建筑最在乎形状,却抽象之;乐曲本是音声,却传形影到眼前;舞蹈最具动感,却是静止;文学最求美言佳句,却偏不用文字……可见这所谓“势象”,表面一层意思是要打通绘画、建筑、音乐、舞蹈、文学等所有艺术门类,又不受任何其中一门羁缚而凌越其上;更深一层的志向,是要拆解根尘耦合,直奔超越大道绝尘而去。

图片
无题I-471  纸本蜡彩  约1980年

        也正因此,这一切,颇有深意地一言冠之曰“冰清玉洁”。冰清玉洁者,最常见的比喻便是喻道之月。

        势象之“象”,绝非形象之“象”,一个“势”字已将这“象”穿透。如今我们再反观势象之“势”,从汉字源流角度考察,竟别有一番巧合——势,旧写作“勢”,形声字,从力,埶声。力,吴大羽一直崇尚力,创造之力。埶,既通勢,又同藝。吴大羽,势象,艺术,简直一场天作之合,天显大美于斯!

2017.1.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