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农村里红极一时的“按辈分取名”,为何不流行了?过时了吗?

 茂林之家 2022-07-07 发布于湖南

引导语:

在农村生活过得人们都知道,农村人民十分的热情,乡里乡亲都能够相处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这个家庭里面,大家还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辈分关系,让人一看就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在过去的农村里,还会根据姓来分队

基本上一个大队的人,都是一个姓氏的人。中国过去本来就是一个讲究血缘亲宗的社会,一个家庭会有无数个旁支,组成了一个无法替代的庞大家族。这个传统一直保留在农村里,还形成了一本独属大队的族谱

曾经农村里红极一时的“按辈分取名”,为何不流行了?过时了吗?

一、红极一时的辈分取字

农村家庭中在给自己孩子们取名字的时候,总会参照这以往的族谱或者家庭,根据辈分来取名字。就像是德云社现在的云字辈、麟字辈等等,都是表示对祖先的尊重。这种取名字的方式,也是一种对于长幼有序传统的坚持

很多农村的老祖先给自己后面的好几辈子孙都取好了字,就等着后代按照这个去区分大家的辈分。这些字一般存在于名字的第二个字上面,第一个字就是自己的姓氏,第三个字则可以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或者父母的期望随便取。

曾经农村里红极一时的“按辈分取名”,为何不流行了?过时了吗?

还有的地方是第三字用辈分字,第二个字随便取。这些都根据当地的一些传统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情况。总的来说,当时的按辈分取字可谓是红极一时。例如赵家老祖先提出“明光怀玉”,那么后代就是赵某明,再后代就是赵某光。

二、过时的辈分取字

这种取字的方式是老祖先传承下来的,在当时以大家族聚居的农村地区,也十分流行这种取字的方式。很多父母在孩子还没出生时,就已经能够确定孩子的大名了。但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农村人也抛弃了这种陈旧的取字方式。

曾经农村里红极一时的“按辈分取名”,为何不流行了?过时了吗?

新事物、新观念的流入,都让农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地区再也不是以往那种“闭关锁国”的状态了,人们的思想在逐渐现代化,也追求自由、平等。现在农村的年轻父母在给自己孩子取名字时,讲究寓意美满,反而对于老人取得名字不甚喜欢。

老人们的思想也不再封闭,慢慢的他们也学会去接受年轻人的想法,不去强迫给孩子取“难听”“拗口”的名字。他们只希望下一代能够幸福、快乐地长大,名字就是父母、长辈的一个心愿寄托,谁取其实都无所谓

曾经农村里红极一时的“按辈分取名”,为何不流行了?过时了吗?

另外,农村以往的取名字的方式,太容易出现重名的情况。什么建国、建强、淑芬、桂芳等等,基本上是满大街随处可见。就算是在联系紧密的农村,也是十步一个琴琴、勤勤和情情。重复率高的名字,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并非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因此,现在很多农村家长都不再按照辈分取名了,以免孩子无法摆脱“烂大街”的可能性。更多农村人觉得比起那些口水话的名字,具有诗意的名字会更加优雅。于是,在农村也兴起了一段时间的“按诗取名”的风气。

曾经农村里红极一时的“按辈分取名”,为何不流行了?过时了吗?

老农村人时刻都记得更新自己的家谱,做好后代传承的工作。但现在的农村对于家谱、族谱重视的家庭,也不算多了。农村里的老人们不是已经逝世,就是因为年迈被孩子们接往城市去生活。这些离开家乡的老人,渐渐也就忘记了更新自己的家谱。

这让很多家庭本身的家谱辈分不够用,孩子们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排到了哪一个位置,所以也没有办法按照家谱辈分取字。这样的传统会随着老人的断更,也逐渐地消失在农村地区。曾经那红极一时的辈分取字,现在能够坚持下去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曾经农村里红极一时的“按辈分取名”,为何不流行了?过时了吗?

最后它不时兴的原因,在于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随着80、90年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很多农村人口迁往城市。这些住在城市的农村人,所生后代基本都上了城市户口,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起点

这些孩子几乎很少或者是没有回过老家,自然也不熟悉自己家的家谱。等到这些孩子长大,再生下下一代,就基本完全跟自己的老家断开了联系。在这些孩子的心中,没有感受过大家庭的热闹,自然也不会坚持家谱的传承

曾经农村里红极一时的“按辈分取名”,为何不流行了?过时了吗?

总结

家谱、族谱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中国人对于血缘关系看重的一种证明。目前,一些坚持传承中华文化的家庭,可能还会按照辈分取字。但大部分已经融入现代生活的人,不再坚持这一传统,而是按照对孩子的祝福取名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