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富翁给穷小子相面,说他天生好命,躺平也能财色皆收

 老大姐嗨 2022-07-07 发布于山东

南海县有个百姓叫秦世良,早年读书,后因家贫放弃,开了一个很小的铺子,卖些杂货赚取微利勉强糊口。

奈何他太老实本分,实在没什么经商的头脑。杂货铺也因经营不善陷入了窘境,眼下手头空虚,必须得借些本钱才能继续维持。

秦世良知道地方上有富翁叫杨百万,银子多得数不清。早年出过海,年纪大了不愿涉险,只坐在家里,专门以放贷为生,不过此人有些古怪,他放贷有三条很特别的规矩。

首先,借得越少,利息就越低;借得越多,利息反而就越重。这和当铺、银庄的规矩正好相反。然后就是,初一、十五,这两天只放款;初二、十六,这两天只收钱,其他日子,恕不奉陪!

文章图片1

然而最古怪的其实是最后这一条,他不问身家,不要抵押,不要担保,只看借款人的面相,若生得好,加倍借你;若生得差强人意,金额便减下去。

据说他的眼睛非常毒辣,比什么“李半仙”、“王神算”之流算得准多了!借出去成千上万笔银子,还从没有看走眼过。就因为这,秦世良才犹豫着不敢上门,是怕万一到时候相出自己的命不好,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岂不是要惹人笑话?

苦挨了几天,日渐穷困,实在熬不下去了,脑子就突然开了窍,寻思道:“别人尚且还要花钱请人算命,如今我只是去借贷。借到了自然最好,即便借不到,又不费一文半分就相了个面,管他好歹,起码晓得了自己下半生的吉凶祸福,有什么不好的?”

计较已定,写了张五两的借票,到了放款的日子来到杨百万家中。好家伙,来借钱的人真多,黑压压一片,擦肩接踵,挤成一团。秦世良混在人群中,等了片刻,见一个富态老者踱着步走出厅来。想来此人就是杨百万了。

只见他左右跟着几十个家仆,有持笔墨纸砚的,有拿算盘的,也有捧天平的,还有抬银子的。一路簇拥着来到中厅坐下,这架势就像官府升堂一般,坐定扫视了人群一眼,清了清嗓子,吩咐家仆道:“收票。”

像士兵听到了号令一般,众人一拥而上往前挤去,有家仆维持秩序,大声喊道:“安静,安静!不要喧哗!”秦世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借票递到了家仆手中,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安静地站着,等待喊自己名字。

杨百万逐个点名,每上去一个,他便从头到脚先仔细打量一番,然后才看借票上的金额。果真有的人改多,有的人改少。该多的人走下来,个个雄赳赳气昂昂,面有得色。后者则个个神情萧索,气色黯然,就像老婆跟人跑了一般,哭丧着脸,低头掩面而去。

秦世良看见这般光景,有些懊悔起来,欲待溜之大吉,怎奈借票已交上去了。正在疑虑之间,忽见刚走上去一个人,那面貌身材,竟与自己一般无二,倒像一副模子印出来的一样。

秦世良先生一惊,然后又说一喜,暗中寻思道:“世上居然有这么相像的人!正好,且听杨百万相他如何,岂不就知我自己的吉凶了吗?”

于是睁大双眼,竖起耳朵,用心留意上面的情形。只见杨百万上下打量着那人,然后看了看票上的数目笑道:“兄台哪里借得起五百两这么多?”

那人道:“在下虽穷,好歹也还有千金薄产,只因在家里坐不住,要借些本钱到江湖上走走。这笔钱是有资产抵押的,怎么见得就借不起了?”

文章图片2

杨百万道:“休怪我直言,就你这个面相,莫说千金,就是百金你也留不住,借你多少都是打水漂。听我一句劝,也别想着做什么生意了,不如回家安坐,省得白受那风霜劳碌之苦。”

“不借就不借,何必说得如此难听!”见杨百万说得这么难听,那人气得面红耳赤,劈手拿回自己的借票,叽叽咕咕骂着出了门。

秦世良心情低落,暗想自己和他长得一个模样,岂不是也是苦命人一个?算了,与其一会儿上去自讨没趣,不如现在溜了为妙。正打算借故回家,谁曾想已经叫到了自己的名字,无可奈何,只得硬着头皮上前。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杨百万把他上下打量了一番,竟站起身来微笑着说道:“失敬了!”查看借票,居然才五两的数目,不由大笑起来说道:“看兄台的面相,将来的身家不在我之下,为何只借区区五两银子?”

世良听得心虚,老实说道:“晚生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就这五两银子都还担心借不到,老员外说这话,莫不是取笑晚生么?”

“怎么可能?”杨百万不信,又把他上上下下,前前后后仔细打量了一遍。然后斩钉截铁地说道:“兄台这个财主,早晚是当定了,记住了,这话是我杨百万说的!五百、一千,随便你要借多少,只管兑去,不怕你还不上!”

“就是老员外肯借,晚生也不敢要啊!要不,随意加几两好了?”

“几两、几十两的生意岂是兄台做的?这样吧,只管借五百两去,随你做什么生意,我包管你赚钱不说,你还不用费心劳力,只等着做现成的财主就是了。”

说完,也不管秦世良肯不肯,把笔递给他改票。没奈何,只得依言把借票上改成了五百两。正事儿谈完后,杨百万还盛情挽留他在家里吃了午饭,之后才把银子兑好,安排家仆送他回家。

看着眼前白花花的银子,秦世良忍不住暗暗发笑,心中寻思道:“我不信天下还有这样的怪事,两个人一样的相貌,那人好歹还有千金产业,尚且一厘不肯借他。反倒是我这样的一个穷鬼,出手就是五百,难道我果然会做财主不成?”

思来想去不得要领,索性一狠心,不去理会其中的缘由,既然有这么大一笔本钱,还守着这小小的杂货铺做什么?怎么样也得大干一场吧!

不过,干什么好呢?秦世良又在心里思量起来:“听说杨百万早年是出海贸易起家的,虽说漂洋过海确实是危险重重,九死一生,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今何不学他,也到海上去闯一闯?”

文章图片3

计较已定,找到了出海的船家,将五百两银子全买了绸缎,到了日子,随其他商人一起上了船。谁知这一去,先是遇到风暴,在岛上避难时又被海盗劫走了满船货物,秦世良的绸缎自然也在其中。

万幸的是,海盗只劫财不害命,世良与其他人才得以逃过一死,狼狈而归。可银子毕竟是折了,如今拿什么来还杨百万?思量再三道:“事已至此,早晚也要和他见面说个明白的,难道逃避一辈子不成?”

于是硬着头皮去见债主,恰好遇着是个收钱的日子,杨百万见了他吃了一惊道:“你做的什么生意,怎么回本这么快?就算得些利钱,也该再滚他几滚,何必急着还回来!”

世良听得面红耳赤,只得尴尬地笑一笑,算是自我解嘲。先道一声“惭愧!”然后把事情的始末跟杨百万说了一遍。

谁知杨百万听后不但没为难他,反而陪着笑脸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无需介怀!你切不可因受这一次小小的波折,就冷了求财的念头。我再借你五百两拿去出海,兴许这次就会时来运转,一本万利了!”

秦世良道:“老员外,你的银子打了一次水漂,难道还要打第二次么?”杨百万道:“我相信自己的眼睛,你只管放胆去做,若不扶持你做个财主,就是我有眼无珠!稍候片刻,我让人准备银子。”

须臾,银子已经备好,杨百万道:“银子你收去,万一这次又有什么差池,不要怕,只管再来问我借就是了!记住,我的眼睛绝对不会有错,任你怎么折腾,早晚是要做财主的!”

这一次秦世良求谨慎,没听杨百万的建议,暗道:“出海这种险事,打死不敢再去了。即便是做别的生意,也要留个退路。”

想了想,将银子分出二百两,掘个地窖藏在家中,只拿着三百两前往湖广贩米。

文章图片4

可惜这一次虽然没有被抢,依旧还是血本无归!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听我慢慢说。

却说秦世良贩米途中遇到个老头儿,两人一路同行,闲聊中得知那老头儿一路奔波是为了救自家主人。边说边掉眼泪,世良不由心生怜悯,当晚邀老头儿同住。谁知第二天醒来一看,装银子的褡裢已经不见了。

捶胸顿足哭了一场,依旧只能回家。心中思量道:“幸亏我这次留了退路!”

到家把地窖中的银子挖掘出来,仍往湖广贩米。

这次终于好了,一路无事,平安到了地头,寻个行家住下,因客多米少,只能干坐着等货。

这天,正百无聊赖。忽然看见一个客人,好巧不巧,竟然就是那个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男子。

虽说只有一面之缘,但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了,忙上前搭讪,那客人也很热情,二人相谈甚欢。

秦世良道:“实不相瞒,那日在杨百万家,小弟也在现场。凭心而论,他说兄台的话,是有些过分了。”

那人叹口气道:“他的话虽难听,倒也不是信口胡说。小弟自从那日从他家出来后,很快就弄出一桩人命官司,千金薄产费去三分之二。如今只剩这卖田地的二百金,拿出来做背水一战。若赚钱了便好,万一折本的话,就真的和他说的一毫不差了。”

秦世良劝慰道:“他断的吉凶,也不一定准的!”接着就将杨百万说他要做财主,自己被却一直走霉运的事,详详细细说了一遍。

客人一拱手道:“我听闻他相中一人,说将来的家资不下于他,没成想就是老兄,失敬失敬!”世良连忙谦让道:“不敢不敢!”

两人互通姓名,无巧不成书,那人竟然也姓秦,名叫世忠,住在南海西乡。

文章图片5

秦世良惊呼道:“这就奇了!你我长相一样,姓又相同,就连名字都像兄弟一般。兄台若不嫌弃,我俩结为手足何如?”

秦世忠欣然同意,当即办下三牲,写了年纪生辰,世忠为兄,世良为弟,就在神前结了金石之盟。

之后二人便搬到一间客房同住,日间促膝而谈,夜间抵足而眠,相处融洽,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等了几天,米终于有货了,世良为弟,主动让兄长先买。

于是世忠进屋去取银子,忽然大叫起来道:“不好了,我的银子被偷了!”众人被惊动,主人家纠察了一遍,毫无头绪,最后把目光落在秦世良身上了。

世忠道:“这是舍弟,他难道会做这样的坏事不成?”主人家冷笑道:“你们既不是亲兄弟,又不是以前就结拜的。只不过萍水相逢,临时相处而已,为了利益,没什么事干不出来。你信得过他,我却信不过。”

世良涨红了脸道:“这岂不是摆明了说是我偷的了?何不将我的行李取出来搜一搜?”主人家道:“自然要搜,不然此事怎么弄个水落石出!”

“好!让你们搜个够!”世良气呼呼地走进房去,把行李全搬了出来。世忠却无论如何也不肯搜。

无奈,世良只得自己打开了行李,从里面取出一封银子道:“这是我自己的二百两,此外若再有多余的银子,任凭诸位处置!”

“怎么这么巧,他丢二百两,你恰好也有二百两,难道一些零头都没有?”主人家皮笑肉不笑,转头又问世忠道:“你的银子是多少一封,每封是多少件数,可还记得?”

“我的银子是田地卖来的,与性命一般,怎么记不得?”于是秦世忠便将银子的封数件数说了一遍。

主人家又问世良同样的问题。他的银子原本是借来就分开的,藏在地下已经有两个来月了,后面取出来又不曾解开,如今哪里可能还记得清?

见他说不上来,主人家便把银子拆开一一查看,竟然与秦世忠说的分毫不差。主人家冷笑道:“如今还有什么话说?”

文章图片6

世忠还是难以置信,又细细看了一遍疑惑道:“虽然数目相同,银水也相似,但是纸包与字迹却全然不对,这实在有些可疑!”

主人家道:“你这榆木脑袋,他既然偷了去,难道不会换几张纸包包,写几个字混混?如今银子查出来了,这事儿和我没关系了。至于认不认,那就是你自己的事!”说完便走开了,气得秦世良七窍生烟,有话也说不出来。

“贤弟,这事让为兄怎么办?欲待不认,我一家性命难存;欲待认了,又恐有屈贤弟。”世忠左右为难,想了想说道:“如今只得用个两全之法,大家认些晦气,各分一半去做本钱,胡乱了结此事罢了!”

谁知秦世良却是个认死理的人,闻言正色道:“岂有此理!若是小弟的银子,兄长分毫认不得;若是兄长的银子,小弟也分毫取不得。事事都可以仗义,唯独这事儿不成。兄长若仗义让与小弟,就是独为君子;小弟若仗义让与兄长,那就是我甘为小人了!”

世忠无奈道:“那现在怎么办?”“如今只好请老天爷作主了!若是兄长敢赌咒,说此银肯定是你的,小弟情愿空手回去;若是小弟敢赌咒,说此银肯定是我的,老兄说不得就要袖手空回了。”

“贤弟不要这等固执,神明在上,这可不是儿戏!还是依为兄之见,各分一半就是了。”

“明明是你的银子,分给他做什么?”秦世良还没说话,边上看热闹的客人便纷纷替秦世忠抱不平起来,众人又转头又指责秦世良道:“此处不便容你这等下作小人,快把饭钱算给主人家就滚吧!”

秦世良是个有血性的人,哪里受得了这样话?当即去请了纸马,对天跪拜起誓道:“这二百两银子如果是我偷他的,教我如何如何……”

只表自己的心,并不咒别人一句。拜完,将饭钱立刻付清,背了自己的包裹就走。

世忠苦留不住,只得分了一百两银子,赶到路上去送他。世良只是死推不受。

回到南海,依旧去见杨百万,哭诉自己命穷,不堪扶植,辜负了两番周济之恩,惭愧得无地自容。

言语之间,露出许多不安之态。不料杨百万又好言安慰一番,照旧不后悔,还要拿银子借给他,世良坚决不肯再要。从此以后,收了几个蒙童学生教书度日。

地方邻里因晓得杨百万说他早晚要做财主,就把“财主”二字做了他的雅号,遇见了即不称名,也不道姓,只叫他“秦财主”,嘲笑自称万无一失的杨百万,竟然也有看走眼的一天。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却说秦世忠自从世良走后,要拿银子买米,不想因偷盗风波耽搁,迟了一步,米被别人买去了,只剩下几百担稻子。

主人家道:“你若不买,又要等几天才有货,不如买去自己砻做米,一样好卖的,省得耽搁时间。”世忠听劝,就将二百两银子全买了。因有便船下瓜洲,等不得砻成米,就将稻子搬运上船,思量装到地头再舂做米卖。

不想那一年淮扬两府饥荒,家家户户把做种子的稻子都舂米吃了。等到播种之际,一粒也没有,稻子竟卖到五两一担。

世忠的货一到,居然一下子成了香饽饽,万人争相购买,不到半个月,卖了一本十利,二百两银子变做二千两,简直是撞了大运。

文章图片7

接着又各处做了几场生意,也是他该当发财,不到数月,赚了十几倍的利润。做到这个地步,秦世忠算是一步登天,暗想杨百万说的话,都是狗屁不如,恨不得立刻飞到南海去,当面羞他一羞。

算算手上的银子,已经有三万之多,于是在苏州买了绸缎带回广东。不一日,到了自家门前,货物都放在船上,自己一人先走了进去。

妻子见他回来,大惊小怪的问道:“你去哪里了,都做了些什么勾当?”世忠疑惑道:“我出门去做生意,你又不是不知道,为何明知故问?”

妻子先是一愣,随即冷冷地问道:“那你的生意做得怎么样了?”世忠笑道:“娘子,我们如今是大财主了!”谁知妻子毫无欢喜之态,反而质问他道:“你本钱都没有,拿什么赚来的?”

“你这话好奇怪,我把卖田地的二百两银子拿去做本钱了,怎么说我本钱都没有呢?”世忠觉得莫名其妙。

文章图片8

妻子翻了个白眼道:“你那二百两银子,现在都还在家中躺着呢,几时带去过?”世忠听得云里雾里,只是定定的看着妻子,等她继续往下说。

妻子又道:“那天送你出门之后,我晚间上床去睡觉,在枕边摸着一封银子,一看就是那宗田价。起初只以为你本钱既然掉在家中,毕竟要回来取的。谁知这一去再不回来,我只担心你没有盘费,流落在异乡,钱都没有,你怎么反倒会做起财主来了?”

听妻子说完,世忠呆了半晌,长叹一口气说道:“银子是赚了些,负心人也做得够了。”妻子问什么缘故,世忠就把他和世良之间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这么说的话,本钱是那个人的,但时运却是你自己的。如今,大不了把这二百两送去还他就是。”

“岂有此理,有本才有利,我要不是有他这注本钱,莫说做生意,就是回来的盘缠都没有。当时拿错他的银子也就罢了,还让他认了窃贼的恶名。仔细想来,我成什么人了?”

世忠一边自责,一边打定主意道:“如今真相大白,待我将本利一齐送去还他,随他高兴分多少给我都行。一来赔罪,二来也让贤弟晓得,做兄长的不是有意负心,如此才是个真男子。”

妻子冷嘲热讽道:“自己天大的造化,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怎么白白拿去送人?你就是送给他,他只说自己本钱上生出来的,也决不感激你,你这榆木脑袋,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蠢事?”

见妻子不明理,世忠也不和她多说,随口应付了几句,当晚把货物留在船上,只说要装到别处去卖。次日杀了猪羊,还个愿心,又请邻舍们吃了杯喜酒,热闹了一天。

到第三天,坐上货船往世良家去了。等一路问到他家,只见一间破旧的茅屋,几堵倾塌的土墙,推开两扇柴门,只见许多该童坐在那边写字,世良朝外坐了打瞌睡,衣衫甚是褴褛。

“贤弟快醒醒!”听到有人叫,世良被吓得一激灵,抬头一看是世忠,连忙走下来作揖。不料世忠竟跪下来磕头,口里只说“愚兄该死!”世良不知所措,只得跟着跪下来对拜。

拜完了,分宾主坐下。世良问道:“兄长生意一向可好?”世忠道:“不上一年,做了上百个对合,这都是贤弟的福分!愚兄今日一来负荆请罪,二来连本连利送来交还原主,请贤弟验收!”

见世良被这一番话弄得莫名其妙,世忠便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部细述了一遍。

世良一听笑道:“兄长自己若不说出来,此事神鬼不知!兄长此举,足见盛德。小弟是一个命薄的人,不敢再求原本,只是洗去了一个贼名也是大幸,心领盛情了!”

世忠道:“贤弟说的什么话,没本哪里来的利?如今本利共有三万之数,都买了绸缎,如今都在船上,请贤弟前去验收!”说完,竟拉着世良去收货。

谁知秦世良也是个固执性子,万般推辞,坚决不受。一时间争执不下,世忠急了,正色道:“贤弟若不要,就是独为君子而让愚兄做负心人了!既如此,那不如放一把火全烧了干净!”

世良见他说得决绝,忙缓和语气道:“兄长稍安勿躁,且先在此小住一夜,待明天再从长计议!”于是遣散了学童,想去买点酒饭款待义兄,怎奈囊中羞涩!

文章图片9

世忠看出他的窘态,说船上有现成的酒饭,取下来做了宵夜,二人对饮,说话之间,偶然谈起了杨百万。

世忠道:“他空负半生风鉴之名,一些眼力也没有!我明日要去当面质问他,贤弟可陪我去,且看他拿什么话说?”

世良尴尬一笑道:“也不是去不得,只是我借他一千银子,本利全无,见了实在颜面全无!”世忠大笑道:“你如今有了三万,还愁甚么一千?明天就当我面前,把本利算一算,拿些绸缎还他就是了。”

次日,恰好又是杨百万放款的日期。世忠心中盘算道:“不能直接问他,要如此如此,方才妥当!”算计定了,就同世良走进去,依旧照先前的规矩,先把票子递了,等候点名。

等喊到秦世忠时,他故意装成失志落魄的模样走上去,王百万把他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又把他脸上仔仔细细看了半晌,然后转头吩咐家仆道:“兑给他!”

世忠道:“老员外相仔细些,万一银子放落空了,懊悔可就来不及了!”杨百万笑道:“若是去年借给你,肯定落空;今年借,再不会有落空的了。”

“原来老员外还记得去年我来过!既然如此,那为何同一个人,怎么去年和今年命就不一样了?我脸上又没多生出一只耳朵,另长出一个鼻子来?”

“若论你的面相,是个彻底的穷人,只是脸上的气色比去年大不相同。去年是一团滞气,不但生意不赚钱,还有官府口舌,我若把银子借你,只好贴给你打官司。”

杨百万顿了顿,接着说道:“今时今日就大不一样了,你脸不但滞气全消,反倒生出许多阴骘纹来,想来是做了天大的一件好事,所以才有这等气色,将来正要发财。”

文章图片10

“不过,有一句话你要记住,你自己的福分有限,需得合着一个大财主沾些时运过来,保你本少利多;若自己单枪匹马去做,虽不折本,也最多赚些蝇头小利而已!”

听他说完,秦世忠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即跪拜道:“老员外真乃活神仙也!”杨百万忙将他扶起,问他为何下跪!世忠再不敢隐瞒,将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世良走过去见了杨百万道:“湖广相遇的就是这位仁兄了,他如今连本带利送还给我,我决无受他之理,烦请老员外劝他将货物装回,省得陷人于不义。”

杨百万听了仰天大笑,然后指着世良对众人说道:“老夫的眼睛会错么?我去年说过,随他怎么折腾,早晚都要做财主,如今可不就是个财主么?我又说不要他费心劳力,只管等着做个现成的安逸财主,如今别人替他把钱赚了送来,可不就是个安逸财主么?”

阶下立着数百人,齐声喝采道:“好相法,真是神仙!莫说秦兄该下跪,连我们都要拜服了!”杨百万又仰天大笑起来,好不痛快!

好半晌,等他笑够了,方才正色对世良说道:“恕我直言,他若不把这一船的货物送还给你,莫说三万,就是三十万也依旧成泡影。我如今替你们安排,既然一个出了本钱,一个费了心力,对半均分就是了!再没有什么多余的话讲!”

皆大欢喜的结果,二人欣然同意,当即取来绸缎还了杨百万的本金利钱。

当晚,杨百万大排筵席,台上唱戏,台下喝酒,首先自然是旌奖二人仗义,其次便是夸自家的相面之术不差。

次日,别了世良,世忠将一半货物装载回去。走到自家门前,只见两扇大门歪倒在一旁,上面全是刀削斧砍的痕迹,走进去找妻子,见她躺在床上呻吟不止,忙上前询问发生了什么事?

妻子道:“你那天走后,当晚就有上百个强盗冲到家里来,说你有几万银子到家,将我捆了,叫拿银子来买命。我说银子货物都被你带出去了,那些混蛋不肯信,一直把我吊到天亮等不到你方才散去。如今我是浑身紫胀,命在须臾!”

文章图片11

世忠不由叹口气道:“杨百万说得不假!他说我若不起这点好心,银子终久是留不住的!幸亏我不欺心,落得做了一个好人不说,还得了一半的货物。”

当即不敢迟疑,带着妻子把家里的东西搬到货船,依旧载到城中,与世良合买了一所厅房同住,不知情的都以为他们是同胞手足。

一天,世良与世忠商议道:“这些绸缎在本处变卖没有什么利钱,趁着好时运,何不到海上走走,或者飘得着也未可知。”世忠道:“我也正有此意!”于是就把妻子托付给世良照管,自己将绸缎运到船上出海去了!

却说本地来了一个新知县,是个贡士出身,到任不多时,就差人访问“这边有个百姓,叫做秦世良,请来相会!”

差人很快问到世良家里,世良道:“我与他素不相识,天下同名同姓的多是,你们是不是找错人了?”差人却不由分说,把世良扯到县里。

知县将他让请进私衙,留他在书房稍坐,世良忐忑不安,不晓得什么事,突然感觉帘后好像有人,偷看了一眼便走了。过了一会儿,知县出来相见。

世良要跪,知县却不肯,竟请他一起坐下。接着把世良的家世问了一遍,然后笑道:“本县听闻你是个儒雅之士,且素行可嘉,所以差人请来相会!”

文章图片12

世良谢了出去,思量道:“我与他无一面之交,又没有人举荐,为何这样礼遇?难道是我前世的父亲不成?”

隔了几天,又请进去吃酒,一天比一天优厚!地方上的人见知县如此看重他,哪个不趋奉巴结?有事就来找他,又给他取了个雅号,叫做“白衣乡绅”。

不过,世良坚持底线,违法乱纪的事儿打死也不干。但法理之内能行方便的事也决不推三阻四!

这天进去喝酒,谈到情浓之处,世良忍不住问道:“小民与老爷前世无交,今生不识,不知老爷为什么一到就要见小民?斗胆求老爷说个明白,也好让小民放心。”

知县道:“这个事原本是不该说破的,我见你是盛德之人,料想决不替我张扬,所以不妨直言以告,我就是……”

听他说完,秦世良方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之前不是有个老头儿偷了秦世良三百两银子么?知县就是那老头儿的主人。

那老头儿没说谎,当时知县因工作中的失误身陷囹圄,亏得老头儿偷了世良的银子替他四处跑动,最后不但把他救了出来,而且依旧官复原职。

也是机缘凑巧,不久便升了这里的知县,所以一到就差人请秦世良相会,一来是赔罪,二来是补偿!

“难怪第一次来时,坐在书房感觉有人在帘子后偷偷看了我一眼,原来是他在悄悄认人!”秦世良道:“既然在此处,何不请他出来见见故人!”

知县果然把老仆喊了出来,那老头儿竟要磕头谢罪,世良忙将其扶起来说道:“你也是天下少有的义仆了,可敬可敬!”此后,世良果真守口如瓶,绝口不提这事儿,与知县的往来也愈加稠密。

话分两头,却说世忠开船之后遇了顺风,不上一月飘到朝鲜,听闻公主府中要买绸缎,便有本地行家领着世忠送货上门,请了驸马出来验货。

那驸马长得高大威猛,生得鼻直口方,绝好的一个模样,中国话说得也非常好,问世忠:“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在下叫秦世忠,是南海人士。”

“哦!那你认得南海秦世良么?”

“正是舍弟,当然认得,不知千岁怎会和他相熟?”

“实不相瞒,我也是中国人,当初飘洋时坏了船只,货物都沉在海中。好在大难不死,捡了一条性命,只因手头没有本钱,于是召集了几个弟兄,打劫些货物作本。后面来到这边,国王见我相貌生得魁梧,就招我做了驸马。”

文章图片13

看了一眼秦世忠接着说道:“我一直想把劫来的资本,加利寄还给家乡人。只是不晓得原主的名字,唯独其中有一批绸缎,上面印有'南海秦世良’的字号,所以一直留心访问。今天恰好遇着你,也是他的造化。如今我一倍还他十倍,劳烦你带去给他。还有你我都替你用了就是。”

说完叫人收了进去,交代他明天再来拿钱。次日再去,果然发出两宗银子,一宗是昨日的货价,一宗是寄还世良的资本钱。世忠收了,又请行家替他置备回国的货物,数日买齐一并运到船上,一路顺风顺水直达广州。

见世忠平安回来,世良大喜过望!兄弟重逢,自然要把酒言欢。席间,世忠笑道:“这次出海,不但绸缎得了重利,竟然还替贤弟讨了一笔陈年旧帐回来。实在是可喜可贺!”

“陈年旧帐?”世良不知所云,直到听他讲了详情,方才记起是怎么回事。原来,世良第一次出海时,一天在船上无聊,于是便将自己的绸缎解开,用印章逐匹盖了一下,印完后捆好,又在蒲包上写上“南海秦记”四个大字。

当时船上的人还笑话他,说他是书呆子习性,总是随身带着笔和印章,不是这里写几个字,就是那里盖几个章!谁曾想这一无聊举动,竟然还有这么巧的机缘,强盗抢去的货物居然还能翻十倍的利钱还回来,这不是天下一等一的奇事么?

秦世良的好运还未结束。不久后,杨百万将最小的女儿嫁给了他,做了他的丈人,陪嫁彩礼之丰厚,令世人咋舌!

文章图片14

自此,世良、世忠两家人互敬互爱,不分彼此,一直同住到老!

(故事完)

其实通过故事不难看出,所谓的面相不过是个幌子,人只要不做歹事、丑事、亏心事,到最终毕竟是有好日子过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