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明朝财主扶贫记 下

 北三坡 2023-06-15 发布于安徽

财主扶贫记 下

——接上篇

米行主人又继续问了秦世芳银子封装的件数,问完后又对秦世良说:“你的银子封数件数也要说来,看看对不对。

秦世良去杨家借银子时,银子是提前封好的。之后又在地窖里放了两个月,取出来没打开过,如今哪里记得是怎么封的?

米行主人把银子拆开查看,恰好和秦世芳说的一样。秦世芳又细细看了一遍说:“数目相同,成色也差不多,只是包银子的纸和上面的字迹完全不一样。”

“哪有你这样的呆客人,”主人瞥了世良一眼,“他既然偷了银子,难道不会换几张纸包包,再写几个字混混?现在银子查出来了,随便你认不认,只要不赖在我家小厮头上就行。”

世良气得目瞪口呆,有话也说不出。世芳斟酌道:“贤弟,这桩事叫劣兄也为难。”

“想不认,可我的银子找不出来,一家人性命难保,认了又怕冤枉贤弟。如今只能用个两全的办法,大家都认一些倒霉,各分一半钱去做生意,胡乱了结这事算了。”

哪有这样的道理。”秦世良说,“如果是小弟的银子,兄长一分一毫也不该认了去;如果是兄长的银子,小弟也分毫不能拿。”

“事事都可以仗义,只有银子是仗不得义的。兄长如果仗义让给小弟,就是独为君子;小弟如果仗义让给兄长,就是甘为小人了。”

“那该怎么处理呢?”秦世芳问。

秦世良说:“如今只有向神证明。只要兄长肯赌咒,说银子断然是你的,小弟情愿空手回去;如果小弟也赌咒,说银子是我的,那么兄长也只好空手回去了。”

世芳认为神圣面前不能儿戏,还是建议各分一半,世良坚持要赌咒发誓,两人争论不休。米行主人和客商都替世芳鸣不平:“明明是你的银子,为什么要分他一半?”

又沉下脸对秦世良说:“我这米行是财富聚集的地方,容不下你这等偷钱的人,还不快些把饭钱结清了走人。”

世良是个有血性的,哪里受得住这样的话。他转身去请了城隍和关圣的祭品,在米行当着众人对天跪拜,赌咒发誓说银子不是他偷的。

他没有咒别人一句,只是想还自己一个清白,拜完后算了饭钱,背上行李就走了。秦世芳苦苦留他,可如何留得住?

秦世芳瞒了众人,分出一百两银子追出去送他。秦世良坚决不要银子,拜别世芳回南海去了。

等到收银日,秦世良去见杨百万,哭诉自己命穷,不堪扶持,两次都辜负了周济之恩,言语间尽是忐忑不安。

杨百万说了些好话安慰他,不但不后悔,还要再借银子给他。秦世良再三推辞,杨百万才没有勉强。

从那以后,世良收了几个学童教书度日。同乡邻里给他取了个外号叫“财主”。 一来笑他不替杨百万争气,二来说杨百万的眼睛也会相错人。

那天秦世芳和世良分开后,返回米行买米。因为送世良耽误了一天,米被别人买去了,只剩下几百担稻子。

米行主人说:“你现在不买又要等几天了,不如买下来,自己舂成米也是一样的,省得在这里耽误工夫。”秦世芳就把二百两银子全部买了稻子。

那一年淮扬两府闹饥荒,家家户户把留做种子的稻子舂成米吃了,等开春要播种的时候,一颗种子也没了。

稻种成了紧俏货,竟卖到了五两银子一担。秦世芳的稻子一到,千人万人争着买,眼下的稻子比珍珠还值钱。

不到半个月的工夫,卖了一本十利,二百两银子变成了二千两。秦世芳又在扬州买了一些岕茶运到京城去卖,京城的人一向只吃松萝茶,扬州茶在这里并不受欢迎。

没想到那一年京城瘟疫流行,得病的人发热口干,吃了扬州的岕茶能够止渴。一时间,秦世芳的茶叶卖出了药的价钱,几个月下来,又是一本十利。

秦世芳真可谓一步登天,他想着杨百万说他的话,都是些狗屁。这时恨不得飞回家让杨百万看看,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秦世芳乘船南下,又顺道做了些生意,此时他手里已有三万两银子,便从苏州买了绸缎带回广东。

回到南海,秦世芳将货物留在船上,自己先进了家门。妻子见他回来,大惊小怪地问:“你最近在哪里,做什么勾当去了?”

秦世芳觉得奇怪,“你明知道我去做生意了,怎么这样问?这回我一本百利,现在已经是大财主了。”妻子大吃一惊,“你连本钱都没有,拿什么去赚的钱?”

“你这是什么话,我把田卖了二百两银子,怎么说没有本钱?”

妻子拿出一封银子给秦世芳,“你这二百两银子一直放在家里,什么时候带去了?”

“你那天出门后,我晚上睡觉在枕头边摸到这封银子。我以为你很快就会回来取,谁知一直没回来。我怕你没有路费流落异乡,怎么会成了财主?”妻子问道。

秦世芳呆了半晌,叹了口气说:“钱是赚了不少,负心人也做够了。”接着就将疑心秦世良偷银子的事告诉妻子。

妻子说:“原来如此。不过本钱虽然是他的,但运气是你自己的,大不了把二百两银子还他就是。”

秦世芳直摇头:“有本才有利。如果不是有他这些银子做本钱,别说做生意了,就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而且还让人家背了个贼的名声,仔细想想,我成什么人了?”

现在只有将本利一起送还给他,随便他分多少给我。 一来向他赔罪,二来也显出我不是有意对不起他,这才是个男子。”

秦世芳在家住了一天,就坐上货船去南海找秦世良。打听到秦世良的住处,秦世芳看见一间破烂的茅屋,门上贴着一副对联:数奇甘忍辱,形秽且藏羞。

秦世芳读了,知道是对那件事有感而发,心里更加不安。他推开门,看见一些小学童坐在那里写字,秦世良穿着破烂衣服,正在打瞌睡。

“贤弟醒来。”秦世芳上前叫了一声,把秦世良吓出一身冷汗,还以为秦世芳赶来羞辱他。

秦世芳对他作了个揖,又跪下来磕头,嘴里说着“劣兄该死,劣兄该死”,秦世良一头雾水,索性也跪下来和世芳对拜。

两人拜完后,秦世芳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并说明来意:“劣兄今日一来负荆请罪,二来连本连利送来交还原主。”。

秦世良听完后只是笑笑:“这样说来,小弟的贼名可以洗清了。”

“不过这事过去这么久,兄长尽可以隐瞒,如今肯说出来,足见兄长是个有大德的人。小弟命薄,不敢再求那笔本钱,如今能洗去贼名已是万幸,兄长的盛情小弟心领了。

秦世芳说:“这是哪里话,劣兄如果没有贤弟的银子做本钱,别说获利,连家都回不了。如今本利共三万,我全部买了绸缎,贤弟叫人把货搬上来。劣兄虽然花了一年工夫,但都是侥幸碰对了时运,不曾受什么辛苦。”

“贤弟如果念结义之情,随便赠劣兄几百两银子作为酬劳就行。如果贤弟还推辞不受,那可就是自己独为君子,叫劣兄做那贪财负义的小人了。”说完就拉秦世良去收货。

老兄不要矫情,世上哪有自己求来的富贵,送给别人的道理。秦世良急了,“小弟今天如果受了这些东西,就是把自己当做了茅坑,以后世间不干净的东西,都可以丢来了,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秦世芳变了脸,“贤弟如果坚持不接受,劣兄就叫人把绸缎搬上来,买几担干柴,点一把火烧了。

秦世良见他说得坚决,只得赔个笑脸道:“老兄不要着急,现在天也晚了,先住下来,明天我们再商量。”

晚上两人叙旧谈心,十分畅快。偶然聊起了杨百万,秦世芳说:“杨百万空有相面的名声,眼力一点也不准。就拿我来说,他说我无论做不做生意,千金家产都会散掉。”

“我在家的时候命虽然不好,但做生意却时运亨通。现在这些货物虽不是我的,但贤弟是个仗义之人,多少会分我一些。我拿着钱再去做些生意,还怕挣不到一点家产,可见他尽是胡说。明天我要去问问他,贤弟你陪我一起去,看他还有什么话说。”

秦世良面露难色,“我去是要去的,只是借了他一千两银子,本利全无,不好见面。”

秦世芳大笑道:“你如今有了三万,还愁什么一千?明天就把本利算一算,用那些绸缎还给他就是了。”

第二天正好是初一,杨百万放债的日子。

秦世芳心生一计,“我如果直接去问他,他肯定会耍赖。干脆我去找他借一千两银子,他如果不借,我们再翻出他去年说的话,取笑他一番,这岂不畅快?”

于是两人一大早来到杨家,递上借票等着叫名字。叫到秦世芳时,他故意装出落魄的样子,走上前让杨百万相面。

杨百万将他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又把他的脸仔仔细细看了半个时辰,然后对家仆说:“可以借给他,还得起。

秦世芳有些意外,“老员外看仔细些,万一银子放落空了,可不要懊悔。”

杨百万说:“若是去年借给你就要落空,今年借去,不会落空的。”

“原来老员外认出是去年借过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去年借不起,今年就借得起?”

杨百万道:“论你的相貌,是个彻底的穷人,只是脸上的气色与去年大不相同,去年是一团滞气,不但做生意不赚钱,还有官司。去年如果把钱借给你,也会赔到官司里去。”

“如今你脸上不但没了滞气,还生出许多阴骘纹。想必你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才有了这等气色,将来定要发财。”

“不过我有句话要嘱咐你,你自己的福分有限,必须帮着一个大财主,沾些他的时运,才会本少利多赚大钱。要是你自己单枪匹马去做,就算不折本,也只能得些蝇头小利。”

秦世芳听得毛骨悚然,不由地跪下来说:“老员外不是凡人,乃是神仙下凡来点化众生的,请受晚生一拜。”

杨百万扶起他问道:“怎见得我是神仙?”

“其实晚生今天不是来借银子,而是来挑老员外错处的,但没想到晚生的毛病都被老员外说准了。”接着秦世芳就把去年弄出人命官司,还有错拿秦世良钱的事情细细说给杨百万听。

这时秦世良也走上前来,“去年湖北贩米遇到的正是这位仁兄,如今他连本带利送来还我,我实在不能接受。烦请老员外劝劝他,省得陷我于不义。

杨百万听了仰天大笑了一通,对众人说道:“我杨老儿的眼睛怎么会看错?”

又指着世良说:“我去年说他不管怎样折本,定要做个财主。现在他折本竟出上万两银子来。”

“我还说过他不费一丝气力,不受一点辛苦就能当财主。如今别人替他走了千山万水,赚了大钱送上门来,可不就是个现成的安逸财主。

当时在场的有好几百人,大家齐声喝彩道:“好相法,真是神仙!别说秦兄该下跪,连我们都要拜服了。”

杨百万又仰天笑了一顿,对秦世良说:“这笔钱你也推辞不掉。他如果不发这片好心,别说三万,就是三十万也留不住。现在我替你们做主,一个出了本钱,一个费了心力,对半均分,谁也不要再推辞。”

杨百万替他们把船上的绸缎对半分开,秦世良的一半叫人搬上岸,秦世芳的仍留在船上。当晚,杨百万大摆宴席款待二人,一来褒奖他们的好品行,二来也夸自己的相法确实不差。

秦世芳第二天辞别世良,将一半货物装回去。走到家门口时,看见两扇大门被砍得稀碎,他急忙走进屋内,看见妻子睡在床上叫苦连天。

妻子说:“那天你出去后,晚上有上百个强盗打进门来把我捆了,说你带了几万两银子回家,让我拿银子买命。我跟强盗说银子和货你都带走了,他们不信,一直把我吊到天亮才离开。”

秦世芳听了心有余悸,叹了口气说:“杨百万真是活神仙,如果我不是把绸缎装去还给贤弟,肯定要被强盗抢去。这样看来,我做了个好人,还得到一半货物。”

“咱们现在有了这些财物,乡间是不能住了,趁早搬进城去吧。”妻子说。

秦世芳想,杨百万叫我帮个财主沾些时运,现在看来,以前我的运气都是秦世良兄弟的。我何不搬进城里依傍着他,也不图赚大钱,只要能保住这些身家就够了。

于是他和妻子赶紧收拾东西搬上船,一刻也不敢多留,连夜就去城里了。后来他与秦世良合买一所房子同住,两人相貌相似,不知道的都以为他们是亲兄弟。

故事改编自《连城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