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拿捏人的手段,无非是道德、利益、把柄!

 谋略那些事 2022-07-07 发布于江苏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41卷,汉纪三十三
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己丑,公元29年)

【原文】

时关中将帅数上书言蜀可击之状,帝以书示嚣,因使击蜀以效其信。嚣上书,盛言三辅单弱,刘文伯在边,未宜谋蜀。帝知嚣欲持两端,不愿天下统一,于是稍黜其礼,正君臣之仪。帝以嚣与马援、来歙相善,数使歙、援奉使往来,劝令入朝,许以重爵。嚣连遣使,深持谦辞,言无功德,须四方平定,退伏闾里。帝复遣来歙说嚣遣子入侍,嚣闻刘永、彭宠皆已破灭,乃遣长子恂随歙诣阙;帝以为胡骑校尉,封镌羌侯。

【译文】

当时,关中将领们多次向刘秀上书,说明可以攻打西蜀公孙述的理由。刘秀把这些奏书送给隗嚣看,趁势让隗嚣攻打公孙述,以证明他的信义。隗嚣上书,大谈三辅的孤单薄弱,卢芳在北方边境的威胁,不适宜谋取西蜀。刘秀知道隗嚣想要脚踩两只船,不愿天下统一,于是逐渐降低对他的礼节,以端正君臣之间的礼仪。刘秀因为隗嚣和马援、来歙关系很好,多次派来歙、马援遵奉使命前往隗嚣处,规劝他到洛陽朝见,并许诺封给他尊贵的爵位。隗嚣接连派遣使者到洛陽去,用十分谦恭的语言,说自己没有建树功德,等到四方平定,就隐退回乡。刘秀又派来歙劝说隗嚣派长子到宫廷服务。隗嚣听说刘永、彭宠都已败亡,于是派遣长子隗恂跟随来歙到洛陽去。刘秀任命隗恂当胡骑校尉,封镌羌侯。


【解析】

怎么去控制或者说拿捏一个人?

其实上面刘秀对于隗嚣这段材料说的已经非常清楚,咱们稍微提炼一下。


1.道德束缚

彼时天下未定,隗嚣盘踞在陇右,蜀中又有公孙述在。

为了让两家不联合,刘秀对隗嚣有诸多拉拢,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刘秀对隗嚣的态度。

《后汉书》中这样描写:
光武素闻其风声,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良厚。

不光如此,刘秀还数次亲自写信给隗嚣,算是给足了隗嚣面子,态度也是极其亲善。

这些也的确起到一定作用,让隗嚣在公孙述与刘秀之前摇摆了一段时间。

刘秀如此举动,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套近乎、培养关系,甚至可以用道德绑架来说。

通常情况下,人的理性决策是基于利益。

但问题在于人并不是理性动物,还会掺杂很多私人感情因素影响决策判断。

比如,和你关系好、你对我不错,我决策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倾向你。

又比如,因为和你关系好、你对我不错,现在让我伤害你,我内心会有极强的负担,下不去手,甚至来说因为有关系在,有些过分的要求,不得不接受。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江湖出身的老板,喜欢称兄道弟,对下属除了用钱,还会用别的手段笼络人心,你品。

所以,控制的第一种手段,就是道德束缚。

通过关系的缔造,加上一些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共识,形成对人行为的约束。

但是你要注意,道德束缚并不是对谁都有用,有些人无所谓道德底线,你就不能用这个。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道德束缚还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并不是决定性的。


2.利益绑定

刘秀见如此礼遇依然换不来隗嚣归顺,于是也不再掰扯,直接换策略。
帝知嚣欲持两端,不愿天下统一,于是稍黜其礼,正君臣之仪。帝以嚣与马援、来歙相善,数使歙、援奉使往来,劝令入朝,许以重爵。

只要你隗嚣来,那就给钱给好处给爵位。

这就是典型的,从论关系转变到论利益。

利益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中最为普遍的。

但要从利益的角度上来说控制人,更多还是基于人性的贪婪和恐惧。

一方面,我能给你利益,且你需要我的利益,那么我能控制你,这是贪婪控制。

另一方面,你的利益来源于我,你不听我的话,我就给你断了,这是恐惧控制。

这两点像不像职场中的考核与奖励?

没错,职场中几乎所有的奖罚制度,都是基于这两条。

但同样,想用利益控制人的前提必须具有唯一性和严重性。

唯一性就是,你是唯一能够给与利益的,否则人家还有别的路子搞钱,你能拿捏得住他?

而严重性则是,无论你考核或奖励,给予或断绝,这个给出去收回来的东西,对于此人来说要足够大、足够让他感受到。

就好比说,你想用考核100块钱来控制一个人让他听话?行不行?

可以,前提是他只能从你这里获得200块,那你考核或奖励他100,足够让他重视。

如果别人能够得到10000,你考核他个100,人家还真不在乎。


3.把柄威胁

以奖惩为主,再辅以道德,基本上能控制绝大多数人。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控制得住。

就好比说隗嚣,刘秀给面子不行、给爵位不行,那怎么办?
帝复遣来歙说嚣遣子入侍,嚣闻刘永、彭宠皆已破灭,乃遣长子恂随歙诣阙;

送人质!

这个方法在古代极为常见,但凡封疆大吏、领兵出征的将领基本上都要放家属在京城。

皇帝美名其曰说是照顾,其实就是当人质控制,一旦不听话、造反,那就直接咔嚓咯,让你造反成功也没有后人享受,同时也背负罪恶感。

这套操作放在现在已经没用了,却换了个更为隐秘的方法。

拿捏把柄!

与控制人质一样,只不过针对的对象从家属转变为你本人。

即,我拿捏住你的把柄,你得听我的,不然你不听话,就用把柄毁了你。

隗嚣的儿子是把柄,而现代则是那些对你不利且你想要极力隐藏尚未公开的就叫把柄。


【闲扯】

自己到底有没有被控制,这个东西真不好说。

就好比说道德绑架,按照上面的逻辑来说,那就是一种控制。

细细思考一下,到底是别人真的控制了你,还是说因为某些意识、认同,自我束缚?

所以说,所谓的控制并不是别人怎么你了,而是你内心也认同这个东西,只不过别人把对方想要的和你认同的给牵扯起来,让你不得不去做。

如果你不在乎,别人又能把你如何?

而所谓的不在乎,并不是你不做会损失什么,而是你对别人控制你这一套底层逻辑得彻底否认,或者说是自我思想重构。

上面材料,去讨论刘秀怎么控制隗嚣,其实并没有什么好讨论的。

但是控制手段为什么有效果、其中机理又是什么,才是值得品味的。

道德、利益、把柄,不过这三个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