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古一下“考古”

 先秦考古杂谈 2022-07-07 发布于江苏
“考古学”这个概念是现代的,但自宋代发展起来的“金石学”可以看作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前身。现代考古学中的许多方法都是基于“金石学”建立起来的。只是因为观念上的不同,做相关研究的古人是不会去挖墓的,仅限于研究一些传世的器物或者是某些古遗址,研究受到很大的限制,研究范围也没有现代广、没有现代科学,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古人也是考古的。我们先来说一说:什么是考古学?

考古学≠历史学

可能大家会觉得考古学属于历史学,但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中夏鼐与王仲殊先生将考古学定义为人文科学,而历史学是属于人文科学的,这样看来说考古学属于历史学似乎就有些矛盾了。那么,考古学到底是什么?

考古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而从学术意义上来看,考古学是由先后形成的三个分支组成的:

1)从艺术史发展出来的古典研究,进而形成历史考古。
2)从科学古物学发展出来的史前-原史考古。
3)以及旧石器-古人类的考古。

就拿新石器时期的考古来说,那个时候的人类并没有留下直接的文字参考,只有后来人撰写的神话传说,什么“女娲补天”、“女娲抟土造人”……这些神话传说显然没有说服力,那要怎么研究那段没有文字的历史呢?显然只能靠考古学了。史前史是考古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它的研究就不包含在历史学中,而是考古学专属的研究领域。但考古学的研究又离不开历史,历史学也离不开考古学,所以,二者高度相关,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考古学看重的实物遗存,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博物馆里展出的各类物品。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新石器时期的陶器、夏商周时精美的青铜器、玉器、金银器等等,甚至古人留下的遗骸也是研究的对象,比如马王堆辛追夫人千年不腐的尸身,研究的东西是古人留下的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种文化解读,也是一种文化传承,而宋代的“金石学”也是这样的。

从下面这幅刘松年(宋代)所绘的《博古图》中也可看出宋人的好古之风。


中国考古学的前世:宋代“金石学”

按照金石学家吕大临的说法,金石学的宗旨就是要“探其制作之意,以补经传之阙亡”。也就是说金石学就是收集与研究古代器物,从而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所以,宋朝的金石学研究仅在王公贵族、士大夫阶层开展。其中影响较深远的当属吕大临的《考古图》,成书于1092年,这也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较为系统的古器物图录,被称为金石学的开山之作。《考古图》的研究方法是先将器物按不同的形制分类,然后绘制器形图,摹写铭文,并附释文,标记器物大小、尺寸和容量、重量、出土地点、收藏处所,最后对器物作一定的考证和说明。

宋代的金石研究成果中最有名的要数《宣和博古图》。《宣和博古图》也是一部官方修订的金石学著作。全书共30卷,收录了自商到唐朝的青铜器839件,种类达20余种。现在的很多青铜器的叫法都是宋代考证出来的,比如“鼎”、“尊”、“罍”、“爵”等,一直沿用至今。

除此之外,宋代还有《金石录》、《集古录》、《啸堂集古录》、《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隶释》、《宝刻丛编》、《泉志》等金石学著作。对于《金石录》的作者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它的编写者是李清照、赵明诚夫妻。《金石录》收集的先秦到北宋的石刻目录有1900余种,并且在碑刻目录下注明碑文的撰写人和书写人,以及立石的年月。

除了在金石方面的研究,古人也会作实地走访考察。就拿司马迁写《史记》来说吧,其实也是有走访考察的。这也是考古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只是现代考古学要复杂的多。元朝时有位叫乃贤的人。他的实地考察也是比较严谨的。他特别注重对古代城郭、宫苑、寺观、陵墓、战场等遗迹的考察,同时还搜求石刻名碑。考察中,他以文献记载为线索,实地考察与求访群众相结合,获得了大量相当详细的古迹资料,并据此核验了一些文献记载的不足。经过了18年的走访考察+查阅文献,他写成了一部考古著作《河朔访古记》。这些都是古人考古的实证。

除了宋朝,考古之风比较盛行的还有清朝。说到清朝的考古之分,就不得不说说乾隆了。乾隆也是一个很好古的皇帝。1749年,乾隆下了一道圣旨,他要仿照宋徽宗的《宣和博古图》,编成《西清古鉴》一书,这也是一部官修的考古著作,是清朝皇帝的“金石复兴”。

金石学向考古学的转变

而现代的考古学正是在前人的“金石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然其中也包含了学习西方的考古方法,不过,中国的考古学绝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金石学向考古学的转变是在近代完成的,推动金石学向考古学转型的人很多,比如我国近代历史学家和金石学家王国维。

王国维在古代的金石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考古研究方法,开创了古史研究中最有成效的“二重证据法”。简单来说“二重证据法”就是不仅仅局限于古文献的研究,还得结合地下发掘的材料,只有二者相互验证、相互补充才能得出更客观的结论。在1917年,王国维便通过对卜辞的研究首次考订了殷代的先王世系。他的研究成果,也促使了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由此中国考古学正式宣告诞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