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3年政府拨款建造纪念馆,开馆当天胡奇才之子跪地痛哭:这是我娘|王换于|胡鲁克|东辛庄|徐向前|小春...

 新用户99826EF1 2022-07-07 发布于北京
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犹如一朵巨大的火焰,带来光明和温暖。
2003年9月19日,阳光明媚,微风徐徐,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的东辛庄发生了一件大事,一座占地约为2700平方米的纪念馆拔地而起。这座纪念馆分为室外室内两部分,装修精美,大气磅礴,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气息。
开馆当天,各地领导和机关干部纷纷前来祝贺,见证这一神圣的时刻,开国中将胡奇才之子胡鲁克长跪在铜像面前,痛哭不止:“这是我娘,当年如果没有她的养育,就没有我的今天。”在场的人听到后,深受感动,因为他的这句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那么,这个被胡鲁克称呼为母亲的人到底是谁?为何政府会给她建造一座纪念馆?她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通过了解我们知道,这个被大家称呼为母亲的人,名叫王换于。1888年的一天,王换于出生在沂南县岸堤镇圈里村的一个贫穷家庭里,她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什么文化,加上还有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所以出生后的王换于一直都没有名字。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王换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肩负起家庭的重担,洗衣做饭那都是常事。每天天还没亮,小小年纪的王换于便会来到山上砍柴,就算遇到极端天气也是如此。
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十几年,在她19岁的时候,父母收下两斗谷子的“彩礼”,便将她嫁到了马牧池乡东辛庄的一个于姓人家。出嫁那天,王换于望着自己的父母,眼中没有悲伤,也没有欣喜,好像早已看清了一切,那是一种无奈,对旧社会的无奈。
嫁到东辛庄的王换于又开始了普通平凡的生活,她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取名为于学翠,于学荣。看着孩子慢慢长大,娶妻生子,王换于第一次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好像那些苦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但远处时不时传来的炮火声又告诉她:“苦难的日子还在。”
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团结一致,掀起了抗日的热潮,王换于的家乡也是如此。那个时候,性格豪爽,做事麻利的王换于被组织看重,打算将她培养成抗日积极分子。
1938年11月,王换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在填写党员名册的时候,大家犯了难,因为从出生到现在,王换于一直都没有名字,总不能做一个无名党员吧。
这时,负责相关事宜的八路军干部建议说:“你是夫家用两斗谷子娶回来的,要不就叫王换于吧!”就这样,入党后的王换于有了名字,也找到了心中的信仰。
后来,她的长子于学翠,次子于学荣以及儿媳妇张淑贞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她的家也成为了著名的抗日“堡垒户”。
1939年6月29日,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政委朱瑞率领机关人员来到了东辛庄。之所以会选择在这个地方驻扎,是因为东辛庄三面环水一面连山,有着“兵家绝地”之称。
这种地理环境使得日军不敢轻易前来扫荡,但对于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八路军来说,这简直是一块宝地。
那个时候,徐向前,罗荣桓,肖华等领导人都在王换于家里住过,最主要的是,《大众日报》也搬到了她家。由于长时间和这些高级将领住在一起,王换于学到了很多,同时也结下了非常深的情谊。
当时,徐向前不仅带来机关领导,还带来了一些烈士和八路军战士的子女,行军打仗,生活环境肯定是艰苦的,有时候大人吃不饱饭,自然也就没有奶水喂养这些小孩。
看着这些孩子个个黑瘦黑瘦的,王换于心疼不止。一天晚上,她找到了徐向前,说:“这些孩子实在是可怜,整天跟着你们打仗也不是办法,而且你们也没有时间来照顾他们。”
听到这里,徐向前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这个动乱的年代,不仅大人要受苦,就连小孩子也要跟着受苦,我们现在也找不到一个好的办法。”
看着一旁无奈的徐向前,王换于提议说:“要不把这些孩子放在几个可靠的老乡家养吧,这样你们也能安心去打仗,另外,万一敌人前来扫荡,这些孩子也都可以随时隐藏起来。”
徐向前听到后,眼睛一亮,对王换于说:“这个方法我也想过,只是不愿麻烦各位乡亲,而且一下子安置这么多孩子,让谁去做这个工作呢?”
王换于说:“这十里八村的我熟悉,如果首长信得过我的话,就让我来做这项工作吧。”徐向前笑着说:“当然相信你啊,不然我们怎么住进你家了呢?只是又要麻烦老乡了。”
王换于摆了摆手,说道:“什么麻烦不麻烦,八路军战士为了我们和敌人厮杀,有些甚至还牺牲在战场上,我们做的这些,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就这样,王换于接下了这项工作。1939年10月,东辛庄抗日战时托儿所成立,王换于担任负责人,此后,她除了参加抗日工作,还要负责抚养这些战将的孩子。
当时,罗荣桓的女儿罗琳,胡奇才的儿子胡鲁克就被安排在王换于的家里抚养,他们这个家里也有小孩,如今一下子又多出这些孩子,吃饭就成了大问题。
王换于家的粮食很快就被吃光,于是她便跑到亲戚家去借,但是亲戚家的生活也不是很好,只借来了一点点粮食。看着孩子受饿,王换于心里不是滋味,每次一有食物,她都会先留给战士的子女,最后才是自己。
后来,组织了解到王换于家里的生活条件,便主动送来了一些粮食,因为这些粮食,王换于一家人才渡过了难关。
那个时候,敌人经常会到村子里扫荡,王换于家里孩子众多,目标大,容易暴露。为了保护这些孩子的安全,王换于动员全家人在后山挖了两个山洞,每当有敌人前来扫荡,她都会将那些孩子藏在山洞中。
山洞里潮湿阴暗,对孩子的生长极其不利,一不小心,就很有可能生病。王换于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生病,那个时候医疗水平不够发达,很多孩子被病魔带去了生命。
有一年夏天的一个夜晚,有两个孩子哭闹不停,怎么哄都哄不好,发现不对劲的王换于摸了摸孩子的额头,顿时大惊失色,这两个孩子发高烧了。
听着孩子啼哭声,王换于感觉自己的心在滴血,她赶紧叫来了两个儿子,让他们去县城里请医生。此时外面下着大雨,兄弟俩冒雨前进,雨水无情地打在他们脸上,遮挡住他们的视线。
这时,大哥于学翠一下子没注意,被树枝划伤了身体,他忍住疼痛,依然冒雨前行,经过一番波折后,终于找到了医生。
在医生的治疗下,这两个孩子终于脱离了危险,高烧也已经退下,此时王换于才真正松了一口气。
她的好不仅给了这两个孩子,还给了所有托儿所里的孩子。有一次,王换于前往西辛庄看望一个寄养在老乡家的半岁婴儿。当她看到这个孩子第一眼时,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这个孩子已经瘦得不像样,她感到无比心疼,于是便将这个小孩抱回了家。
那个时候,二儿媳陈洪良正处在哺乳期,由于家里生活条件差,这些奶水喂养一个孩子都成问题,更别说又抱回了一个孩子。看着眼前这般景象,王换于对二儿媳说:“这个孩子是烈士的后代,把奶水给他吧,我们家的孩子吃粗,不管怎样,都不能让烈士断了根。”
二儿媳点了点头,虽然她很不舍,但也明白婆婆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后来,在王换于一家人的精心照顾下,那名抱回来的半岁婴儿已经长得白白胖胖。
有一年秋天,陈洪良的儿子拉肚子,因为小时候照顾不周,导致体质偏弱,这次生病,直接夺走了他的生命。
又一年,大儿媳的孩子春海也去世了。那个时候,小春海生病感冒,最是需要照顾的时候,敌人前来扫荡,一家人忙着照顾山洞里战士们的孩子,没有时间照顾小春海,而小春海也十分懂事,知道现在是特殊时期,不哭也不闹,甚至主动去山洞帮忙。
回来的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小春海被淋得全身湿透,忍不住发抖,刚好这个时候敌人的飞机前来轰炸,一颗炮弹就落在小春海附近。随着一声巨响,小春海被气浪掀翻在地,他没有哭,继续爬起来朝着家里奔跑。
回到家以后,小春海便晕倒了,他本来就已经生病,加上又淋了雨,受了惊吓,染上了肺炎,不久后便去世了。
一连两次失去自己的至亲骨肉,王换于一家人沉浸在悲痛中,她无数次在心底呐喊,希望这样的日子快点结束,让老百姓过上和平美好的日子。
1941年11月,日军对沂蒙山区进行了大扫荡。有一天下午,村民王洪山用一辆独轮推车送来一名伤员,在当时那个时候,经常会有伤员被送过来,这并不是什么奇事。
王换于像往常一样,赶紧铺好被子,轻轻地将伤员扶到床上,看着面前伤痕累累的战士,王换于的心好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她不敢耽误时间,赶紧对伤员进行了抢救,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王换于此时已经累得满头大汗,好在伤员的情况已经稳定了下来。
几个小时后,伤员终于睁开了眼睛,他看了看四周,眼睛里充满了惊疑和一丝熟悉,然后将目光转到王换于的身上,一脸不可思议地说道:“于大娘。”
王换于听到后,也感到不可思议,她觉得这个声音十分熟悉,但一时之间又想不起来,于是好奇地问道:“你是谁?”伤员回答道:“我是毕铁华啊!”
听到毕铁华这个名字后,王换于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颗往下掉,过往的回忆慢慢浮现在她的脑海中。
那是1939年的冬天,天气寒冷,《大众日报》搬到了她家。当时毕铁华就在报社工作,他做事麻利,心地善良,经常会帮王换于家挑挑水,劈劈柴,相处地十分愉快,王换于是打心里喜欢这个年轻的小伙子。
后来,1940年3月的一场战斗后,《大众日报》不得不迁走,自此,王换于便再也没有见过毕铁华,只知道他被安排在了别的地方搞采购工作,没想到再次见面,竟会是以这样的方式,一想到这些,王换于的眼泪就不知觉地流下来。
三天过后,经过王换于的细心照顾,毕铁华的伤势终于有了好转,他慢慢地将自己离开后的经历讲给王换于听。
原来,毕铁华离开后就被分配在了依汶村工作。一天下午,从外面完成任务的毕铁华回到依汶村查看情况,当天晚上,敌人包围了依汶村。为了保护物资的安全,毕铁华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在激战中,他不幸被身后的敌人偷袭,被抓捕了起来。
狱中,敌人在他身上用尽了手段,各种酷刑都使用了一遍,还是没有从他口中得到任何信息。这个时候敌人也渐渐失去了耐心,他们用烧红的刺刀慢慢地扎进毕铁华的身体,毕铁华忍住疼痛,还是什么也没说。后来,组织了解到毕铁华的情况,将他解救了出来,几经辗转,才终于送到王换于家里进行救治。
40天以后,毕铁华终于恢复了健康,他找到王换于,对王换于说:“这段时间多亏于大娘的照顾,不然我可能就要牺牲了。” 王换于摇了摇头说:“你福大命大,肯定不会出事的。”毕铁华再次表示感谢,然后说道:“我决定今天就要返回岗位了,这次过来,一是表达感谢,二是前来告别。”
王换于还想要挽留,但她知道毕铁华身上有着自己的使命,于是她便含着泪,将毕铁华送了出去。之后的那段日子,他们又很长时间没有再见过面。
其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王换于还曾接到过一项特殊的任务。那是发生在日寇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的前夕,马保三同志将一本重要的书交给了王换于保存,说是等到抗战胜利后就会回来取。
王换于十分清楚这本书的重要性,每次睡觉都要把它带在身边,那时战事频发,王换于觉得放在身边不一定是最安全的。于是她便找来一块棉布,细心地包起这本书,将它藏在了一个山洞中。
就这样,她等啊盼啊,始终没有等到马保三同志来取。后来,抗战胜利,王换于以为从此就安全了,便将那本书取了出来,放在身边保存。
1947年的冬天,国民党还乡团的一帮匪徒听说王换于以前和共产党来往密切,甚至还有小道消息传出,说王换于帮共产党藏了一件东西,听说价值连城。
这彻底引起了匪徒们的歹心,他们蛮横的冲进王换于的家里,举起明晃晃的大刀问道:“王换于是你吗?听说你以前给八路军藏过东西,东西呢?”王换于回答道:“哪有什么东西?我就是一个乡下人,八路军怎么会让我帮他们藏东西?”
匪徒听完后依旧不相信,将王换于推倒在地,然后大声喊道:“我看你很不老实,今天要是交不出东西,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接着,他让手下到处翻衣倒柜,就连老鼠洞也没有放过。
一番搜查下来,毫无所获,匪徒头领便将刀架在王换于的脖子上,恶狠狠地说道:“我的耐心有限,快点把东西交出来。” 王换于看到匪徒一脸凶相,毫无惧色地说道:“你们也都搜查过了,真的没有藏东西。”
匪徒眯了眯眼睛,想从王换于的表情中看出一些什么东西,但始终一无所获。这时,他把注意力转移到王换于身上,然后说道:“东西应该被你藏在身上了吧?”说着就要动手去搜,王换于往后退了退,大骂道:“老妈子六十多岁的人了,你们好意思搜我身?到底还是不是中国人?有没有父母?”
匪徒听到王换于的这句话后,个个面红耳赤,不知道如何是好。就在这个时候,被王换于藏在身上的书滑到了裤筒里,她知道这些匪徒不会善罢甘休,于是转念一想,用手掏了掏口袋,表示自己身上没有藏东西。
匪徒看到后,这才相信了王换于的话,他们在房间里再次检查一遍后就匆匆地离开了,等那些匪徒全部都消失在视线中时,王换于终于松了一口气。
后来,解放战争胜利,这本书终于保存了下来,每次出太阳的时候,王换于都会将书拿出来进行晾晒,以防虫蛀。直到1978年,她才将这本书上交给了沂南县的领导部门,自此,她终于完成了这项任务。
1989年,王换于不幸病逝,享年101岁。在她病逝以后,仍有许多人还记得当年的那段恩情,这些“儿女”们无时无刻记挂着王换于老人。
2001年,东辛庄来了十几辆小轿车,这个沉寂许久的小山村再次热闹了起来,这次来到东辛庄的人,是罗荣桓的儿子罗东进。
他在王换于的遗像前深深地鞠了三个躬,眼眶湿润,久久不起。对一旁的张淑贞老人说:“感谢当年你们为我们做到一切,所有托儿所里的孩子都会记住这份恩情,都会记住在自己的生命中,有个叫王换于的母亲。”
2003年9月19 日,在政府的支持下,沂南县东辛庄建成了一座“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这座纪念馆里不仅有罗荣桓,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辉煌战绩,最主要的是,里面还有着沂蒙母亲王换于的传奇故事。
虽然王换于离开我们很久了,但她的精神却一直留在我们身边。在那片红色土地上,她用自己的一生,谱写出了一首华丽的乐章。她的事迹是感人的,她的精神是伟大的,就像一颗星星,会一直闪烁在沂蒙大地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