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得一雍正珐琅彩三娘教子盘,此盘薄胎,内壁水墨珐琅彩满工三娘教子

 眉州闲人688 2022-07-08 发布于四川
余得一雍正珐琅彩三娘教子盘,此盘薄胎,内壁水墨珐琅彩满工三娘教子传统故事题材,胎质细腻洁白坚挺,釉水晶莹,盘内画工精湛,所绘三娘教子题材人物生动,三娘缭绕妩媚,用传统的笔墨再现了“贤母教子”的画面。人物典雅清秀,神态自然生动,瓷绘所用珐琅彩虽色彩艳丽,但人物气质却更加的清新靓丽,秀逸雅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此件物品为雍正时期的巅峰之作,从胎,釉,彩,画工,技艺非常精湛。口沿金边,底款为青花双圈六字楷书款“大清雍正年制”。在瓷器收藏家的心目中,雍正珐琅彩是可遇不可求的珍物。而在这些斑斓娇艳的极品瓷器之中,有一品种如梅花犯寒而开,孤芳自立,别具风情,最为隽秀雅致 – 那便是清宫档案中所记载的水墨珐琅。水墨一词本来专指以浓淡不一的墨色在纸或绢上作画,只因白瓷画上赭色珐琅,特具诗情画意,故在此假借形容。珐琅彩中的上品,俗称《古月轩》者,以结合诗、书、画三绝而为人称道,而水墨珐琅最能展现三绝合一的境界。

雍正珐琅彩本属凤毛麟角,极少在拍卖场上出现,雍正水墨珐琅彩仅见2014佳士得公开拍卖过,此盘的珍稀矜贵可想而知。康熙五十八年(1719),法国画珐琅艺术家陈忠信被召至内廷指导画珐琅器的生产。在中外匠师的共同努力下,宫廷造办处珐琅作很快熟练掌握了金属胎画珐琅烧制技术,并烧造出一大批具有浓郁宫廷韵味的金属胎画珐琅器。同时,造办处珐琅作还尝试着将这种技法移植到瓷胎上,于是便产生了瓷胎画珐琅,即今天大家所称的“珐琅彩瓷”。康熙朝珐琅彩瓷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仿铜胎画珐琅,为了达到铜胎画珐琅器施彩的效果,康熙珐琅彩瓷器常常涂满了珐琅彩料,整个瓷器没有留白地,烧出的器皿都是全彩满工。康熙时期珐琅料绝大部分依赖西方进口,颜色最多有七八种,而且往往供不应求。康熙晚期已经开始酝酿自炼珐琅料,到了雍正六年真正炼制成功。雍正时期自炼珐琅料的成功,是珐琅彩瓷成熟的重要标志。当时不仅可以烧出与西洋料相同的颜色,而且还增加了9种西洋料没有的颜色,“单自制的彩料就达18种,加上旧有西洋料和临时调配出的中间色,才使雍正珐琅彩姹紫嫣红,光彩夺目”。雍正以后,珐琅彩有一次本质上的革命,他脱离了铜胎画珐琅对瓷胎画珐琅的一个影响,和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满画工不同,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留有大量白地,画也不对称,又配以诗文,更有中国画的意境,这就是珐琅彩瓷在雍正一朝的一个本质上的转变。详解观此盘之色调与绘画技法风格,可有一丝含糊苟且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