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鹿原》获茅盾奖,作协书记气得拍桌子,范曾评价:一代奇书

 嘟嘟7284 2022-07-08 发布于北京

“我要创作一本死了以后,可以放在棺材里垫头作枕的书。”

陈忠实创作了很多短篇小说,却没有弄出一部硬气的大作品,当年44岁的陈忠实发出这样的感叹。所以他精心准备数年,又历时6年完成《白鹿原》。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西安灞桥西蒋村。在父亲的意识里,是让儿子离开乡村,到西安或别处去谋一份体面的职业。

在父亲的支持下,陈忠实顺利的读到了高中。但是很不幸,由于当年的招生名额大大缩减,陈忠实高考落榜了。

于是便回家务农,正好碰见乡镇里正在招老师,陈忠实也就去了,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

但是他不甘于一辈子还是呆在这里,于是他白天在学校里教孩子们知识,晚上回到家里就开始进行写作。

当然,皇天不负有心人。1965年的春天,他的第一篇散文《夜过流沙河》,发表在《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

陈忠实的文学之路终于有了点小小的成就,他格外兴奋!

但是陈忠实并不仅仅只是想写短篇小说,他的梦想是写中篇和长篇小说,所以他说:

'我要创作一本死了以后,可以放在棺材里垫头作枕的书。'

《白鹿原》获茅盾奖,作协书记气得拍桌子,范曾评价说:一代奇书

这就是陈忠实下决心创作《白鹿原》的原因:他要写一本能代表他的作品,一本能让他聊以自慰的作品。

为了完成这部小说,陈忠实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搜集生活素材;查阅历史资料;研究民族问题和心理学、美学;学习借鉴他人长篇结构的方法。

陈忠实豁出去了,他义无反顾,放手一搏。并和妻子约定:先写书,如不成,便去养鸡。

于是陈忠实开始了《白鹿原》的创作之路。

这一写,就是四年。

在1991年的深冬,陈忠实快要50岁了,而《白鹿原》上三代人的生的欢乐和死的悲凉也进入最后的归宿。

在《白鹿原》写完后,他先是寄了一份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后又将复印稿给了评论家朋友李星。

几天后,待在乡下祖屋的陈忠实收到了一封薄薄的信件,它来自于人民文学出版社,信件的厚薄程度,让他心里有了一种很好的预感,这种预感叫做希望。

因为他内心知道,那本他死了以后可以放在棺材里垫头的书,已经写出来了。

但让他兴奋的事情还在后面,1995年,《白鹿原》进入了茅盾文学奖的初选,《白鹿原》全票通过。

但当作协书记翟泰丰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气得拍了桌子。

翟泰丰因担心《白鹿原》被评上,终评从1996年拖到1997年,还多请了一些老人来当评委,想让《白鹿原》自然流产。最后,评选官方只好要求陈忠实对作品做删节处理,以'修订本'形式获奖。虽然需要修订,但这也意味着《白鹿原》得到了最终的茅盾文学奖。

著名学者范曾称《白鹿原》:'一代奇书也,方之欧西,虽巴尔扎克、斯坦达尔,未肯轻让'。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的优秀作品,都可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1997年,陈忠实获茅盾文学奖。他还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160万册,后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不得不说,《白鹿原》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小说,曾有人形容:一部《白鹿原》,从小人物入手,写尽半部泱泱近代史。

人生诸多不如意,但我们一定可以披荆斩棘。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总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

这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更没有碰巧的成功。风生水起,全靠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