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座分享 | “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第17期学术讲座《清代宫廷服饰制度及其文化内涵》

 掌染草2012 2022-07-08 发布于广东

会议介绍

      2022年5月18日,“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学术讲座第17期如期线上举办。本次讲座由北京服装学院刘元风教授主持,特别邀请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主任严勇研究馆员进行专题讲座。

“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学术讲座

第17期

《清代宫廷服饰制度及其文化内涵》

严勇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讲座嘉宾简介:

Image

 严勇,男,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宫廷历史部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故宮博物院宫廷服饰织绣研究所所长、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北京市博物馆协会保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和(东华大学)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等高校博物馆的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主要是清代宫廷服饰、中国古代织绣书画艺术和明清织绣等。著有《清史图典·顺治朝》。主编《天朝衣冠——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服饰精品展》《清宫服饰图典》《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织绣服饰》(英文版),《至尊华章——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织绣服饰文物》《地上的天宫——故宫博物院藏后妃皇子文物》。发表学术论文和专业文章50余篇。

严勇老师:

     北京服装学院的各位老师、同学以及线上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的邀请,很高兴有机会在线上与大家分享、交流我的研究心得。今天讲的是《清代宫廷服饰制度及其文化内涵》,主要分为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清代宫廷服饰制度,它是表面所能看到的、物质层面的;第二,清代宫廷服饰文化内涵,它是内在的、精神层面的。第一方面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第二方面分析了“为什么”的问题。

一、清代宫廷服饰制度

1、清代宫廷服饰的制作过程及织造工艺

     清代宫廷服饰的制作与现代类似,在制作前需要如意馆的画师绘制服饰小样(类似于现代的设计稿),经礼部审核后,部分还要由皇帝亲自审核才能派发至制造工厂进行生产。故宫博物院保存了三千多张设计图样,大多属于清代晚期(图1、图2)。服饰小样上标注了生产所需要的颜色、款式、纹样以及数量等,根据衣服1:1制作的叫作衣样,而按比例缩放的叫作衣服小样。

Image

▲图1 皇帝衮服图样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2 皇帝十二章纹金龙冬朝袍图样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与明代不同,明代皇家在全国各地设置二十四处织造局,其中北京一处,外地二十三处。而清代则大幅缩减了织造机构,全国仅设四处,北京一处,江南有三处。北京内织染局存续的时间比江南短,清初设立,乾隆十六年迁移至万寿山,而道光二十三年被裁撤。

     江南三织造主要为皇家生产面料与服装,在江苏南京、苏州和浙江杭州设置织造局。服饰图样发往江南三织造后,由各局按样制作。三织造的分工不同,各具特色,南京织造局主要生产云锦,纹样艳丽多彩,犹如天空中美丽的云霞,故名“云锦”。其中主要的产品叫妆花织物,工艺繁复、华丽美观,被誉为“织金妆花之丽,五彩闪色之华”。由于织物采用通梭或挖梭工艺进行生产,多色丝线的使用不会使织物显得过于厚重,因此深受宫廷喜爱。苏州织造局主要生产织锦、缎、纱、绸、绢等,以仿宋锦、缂丝、苏绣和漳绒最为著名。杭州织造局织造绸、绫、罗等织物,所生产的素色织物和暗花织物产量最大、质量最优。

     除了织造官对三织造的产品质量进行监造外,有时皇帝也会亲自过问。某次雍正皇帝发现衮服掉色,下令追查,最终织造官曹雪芹的叔父曹頫被罚俸一年。乾隆皇帝也经常过问服装的制作。由于官员的督造与皇帝的过问,在客观上促进了江南三织造织物产品质量和技艺的精益求精。

     江南三织造生产的面料有的是半成品,在织物上将服装的形状、纹样织造出来,运送至京城后再进行裁剪和缝制。面料的工艺精美,有些甚至非常奢侈,明黄色缎地辑米珠绣龙袍料中白色纹样是使用小米珠制作而成的。小米珠是一种与食用小米大小相似的珍珠,制作方法难度极大,大约每十颗小米珠只有三、四颗串成功,根据估算龙袍料需要七至八万颗小米珠(图3、图4)。由于制作过于耗费人力,乾隆皇帝下令不再生产这种衣服,因此辑米珠服装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数量很少。石青缎串米珠绣四团龙袍面料里织入绿色的孔雀羽毛,孔雀羽毛的融入使面料达到几乎永不变色的效果(图5)。

Image

▲图3 明黄色缎地辑米珠绣龙袍料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4 明黄色缎绣五彩云龙纹吉服袍料(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5 石青缎串米珠绣四团龙褂料(全形)

(故宫博物院藏)

     妆花织物的品种众多,包括妆花缎、妆花绸、妆花纱、妆花罗等,这是南京织造局生产的四合如意云头纹妆花缎(图6)。此外,在绿色缠枝莲纹织金缎织入大量的金线,外观效果金碧辉煌,极为奢华(图7)。

Image

▲图6 乾隆 黄色地四合如意云头纹妆花缎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7 绿色缠枝莲纹织金缎

(故宫博物院藏)

     漳绒起源于福建漳州,在明代时期就有生产,但清代时期其制造中心转移至苏州。它的特点是织物比较厚重,花地分明,有立体感。苏州织造局生产的月白色百蝶纹漳绒(图8)、黄色缠枝菊纹妆花漳绒铺垫料(图9),由于比较厚重,较为适合做地毯、马鞍料等比较耐磨的物件。锦是所有丝织物中织造难度最大的,背面所有的丝线也要进行经纬交织,面料因此非常厚重、结实(图10)。

Image

▲图8 月白色百蝶纹漳绒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9 黄色缠枝菊纹漳绒铺垫料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10 蓝色地五彩大天华锦(局部)

     乾隆时期,国力强盛,对外交流频繁,西方的织物进入宫廷。图11被称作大洋花的丝织物,其纹样特点是花型较大,花叶卷曲,具有异国特色,与中国传统纹样的规矩、对称不同。后来,乾隆下令在江南三织造进行仿制,部分仿制成功。

Image

▲图11 月白色地花果纹金宝地锦

(故宫博物院藏)

     妆花织物的背面有大量的抛线,由于采用通梭或挖梭工艺,因此后面有很多的抛线。它们通常背面要配里子,否则丝线容易刮掉(图12)。而缂丝是平纹织物,正面与背面的纹样完全相同,只是背面有些较粗的线头。乾隆时期,随着西域的平定,很多新疆织物进入宫廷,较为有特色的包括和阗绸(图13),还有一种起绒的织物叫做玛什鲁布(图14)。

Image

▲图12 妆花织物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13 彩色和阗绸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14 彩色玛什鲁布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晚期西方铁机的引进,节约了人工织绣的时间,可以迅速地把图案缝制在服装上,许多衣服都采用这样的制作手法(图 15)。这种整版的、没有开封的绦带,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几万件(图16)。服装在江南三织造完成后,会被装入衣料盒中,通过水路或陆路运送至北京。衣料盒上的书写或刻字标明了衣物的名称和使用者,其材质为樟木、紫檀制作而成,起到防虫、防尘作用(图17)。

Image

▲图15 金线金地三蓝牡丹纹绦

Image

▲图16 品月缎地勾莲五彩牡丹绦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17 刻字“上用龙褂”的衣料盒

2、清代宫廷服饰的种类及其使用

     清代皇帝的宫廷服饰,共有七种:礼服、吉服、常服、行服、戎服、雨服、便服,而后妃只有四种:礼服、吉服、常服、便服。

(1)礼服

     礼服是所有清代宫廷服饰中等级最高的,在祭祀、朝会等重大典礼时所穿着。皇帝的礼服由端罩、衮服和朝袍组成,冬天穿着的端罩,是褂的一种形式(图18)。冬日祭天时,穿着棉和夹衣不足以御寒,需要皮制端罩来保暖。

Image

▲图18 清代皇帝黑狐皮端罩

(故宫博物院藏)

      礼服中的衮服,其形制为对襟褂式,色彩为石青色,有四团正龙纹样(图19)。左肩的太阳纹样称之“左日”,右肩的月亮的纹样称之“右月”,通常穿着于朝袍外。

Image

▲图19 乾隆 石青色缎缉米珠绣四团云龙夹衮服

(故宫博物院藏)

     礼服中的四色朝袍虽被称作朝袍,但除了明黄色的,其他颜色朝袍行使的是祭服功能,仅用于祭祀。在天坛祭天的时候,穿蓝色朝服,佩挂青金石朝珠,与天的颜色一致(图20);在地坛祭地的时候,穿明黄色朝服,挂蜜蜡朝珠,与大地的颜色一致(图21);在日坛祭日的时候,穿红色朝服,挂红珊瑚朝珠,与太阳的颜色一致(图22);在月坛祭月的时候,穿月白色朝服,挂绿松色朝珠(图23)。典制中记载,月白色又被称为玉色,与月亮的颜色相似。

Image

▲图20 蓝色朝袍与青金石朝珠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21 明黄色朝袍与蜜蜡朝珠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22 红色朝袍与红珊瑚朝珠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23 月白色朝袍与绿松色朝珠 

(故宫博物院藏)

     朝珠是整个中国服装发展史上较为独特的饰,清代官员穿着朝服和吉服时需要佩挂朝珠,有时常服也需要佩戴。它的材质繁多,包括木质、珠宝、金银等。在所有的朝珠中,东珠朝珠最珍贵,只有最为尊贵的皇帝、皇太后、皇后才可以佩挂,即使贵为皇子、亲王、郡王也不能使用。东珠朝珠产自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也是满族统治者的龙兴之地。因此,东珠格外受到珍视与重爱,清朝统治者将其用于朝珠,以表示对发祥地和祖先的尊崇以及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秉承。除了它的质地色泽晶莹、质地圆润,极为稀罕,东珠朝珠在采捕时也十分艰难,尤其是上等的东珠得来更为不易。乾隆皇帝曾经做了一首御制诗《采珠行》,他在里面发出感慨:“百难获一称奇珍”。其中百颗珠子里才能获得一颗上等的东珠做朝珠。在历史档案中记载:乾隆二十五年,捕得东珠二千一百一十九颗,头等东珠仅二十三颗,可见东珠何其珍贵(图24)。

Image

▲图24 东珠朝珠 

(故宫博物院藏)

     穿着礼服时,头上戴朝冠,腰上系朝服带,脚上穿朝靴,从头到脚有整套的装束。后妃的礼服与皇帝一样,为整套式。皇帝与后妃朝袍的区别在于款式,皇帝朝袍的上衣与下裳好像分为两节,实际上是两位一体的,其腰部增加腰襕。而后妃的朝服则为通身式,没有腰襕,不分上衣与下裳。另外,皇帝朝袍的马蹄袖直接过渡至袖身,而后妃的袖子中间还有中接袖,又叫花接袖。两者朝袍上的纹样也不同,皇帝朝袍上共有四十多条龙,而后妃身上只有九条龙(图25)。

Image

▲图25 嘉庆 明黄色纱绣彩云金龙纹女夹朝袍

(故宫博物院藏)

     后妃的朝服为三件套,最里边穿朝裙(图26),朝裙的外面套一层朝袍(图27),朝袍的外面套为朝褂(图28)。清代许多场合服饰的穿着特点都是,“有袍必有褂,袍褂不分家”。后妃的朝褂前身与后身各有两条大立龙(图28)。

Image

▲图26 石青色寸蟒妆花缎金版嵌珠石夹朝裙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27 乾隆 明黄色缎绣云龙金版嵌珠石银鼠皮朝袍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28 乾隆 石青色缎绣云龙金版嵌珠石夹朝褂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非常孝顺,在给母亲崇庆皇太后祝寿时,让母亲穿着等级最高的朝服,实际上祝寿应该穿吉服,他也穿着了朝服(图29)。在故宫的藏品中,有一件绣制九九八十一条龙的朝褂,它与所有典制、实物上的纹样不同,前面的朝褂都是四条龙,这件有八十一条(图30)。九为阳数,一般只有等级最高的皇帝才能使用九或者九的倍数的纹样,推测这件衣服是乾隆皇帝母亲所穿,因为他特别孝顺,给母亲定制一件超越规制的服装,以表示孝心。

Image

▲图29 清人画《胪欢荟景图册之慈宁燕喜图页》(局部)

Image

▲图30 乾隆 石青色缎绣八十一条龙夹朝褂

(故宫博物院藏)

     皇后礼服的整套装束要比皇帝繁复的多,头上戴朝冠(图31),额头上戴金约(俗称头箍),脖子上戴领约(俗称项圈),胸前配挂彩帨,耳朵上挂耳环。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的不同在于,汉族妇女是一个耳朵眼挂一串耳环,而满族妇女是三个耳朵眼挂三串耳环,又称为“一耳三钳”,是满族妇女最大的特色(图32)。

Image

▲图31 清代皇后貂皮嵌珠冬朝冠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32 清人画孝贤后半身像屏

(2)吉服

     吉服比礼服低一个等级,又被称作龙袍,是帝后喜庆节日等场合穿用的服装。龙袍主要穿着于节日和一些等级比较低的祭祀活动。清代的祭祀活动比较多,一般有大祀、中祀和群祀,最重要的大祀需要穿着等级最高的礼服,中祀和群祀穿着吉服。皇帝的吉服袍与皇后的吉服袍区别在于,皇帝的没有中接袖,而皇后有中接袖(图33、图34)。另外,他们的开裾不同,皇帝为四开裾,在前后左右下摆处有四开衩,而皇后是两开裾。其他款式都相同,但皇帝的吉服袍上还有十二章纹。

Image

▲图33 皇帝吉服袍(龙袍)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34 皇后吉服袍(龙袍)

(故宫博物院藏)

     穿着吉服时,头上戴吉服冠,其形制比朝服冠简单许多,腰上有吉服带。主要在中等祭祀场合穿着,如祭祀先农。中国是传统的男耕女织社会,男人需要祭先农来解决吃饭问题。乾隆皇帝进宫时,头戴吉服冠,衮服里面可以穿着朝服,也可以穿吉服,但因为没有披领,所以里边一定是吉服(图35)。皇帝要解决吃饭的问题,皇后要垂范于天下解决穿衣的问题,因此皇后要去祭祀先蚕。孝贤皇后率领后妃祭祀先蚕时,她们身穿的是吉服袍(图36)。皇后的吉服袍除了正行龙式的,还有八团形式的(图37 )。

Image

▲图35 姚文瀚画《紫光阁赐宴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36 清代郎世宁等画《孝贤纯皇后亲蚕图》(局部)

Image

▲图37 乾隆 杏黄色纱缀绣八团云龙女夹龙袍

(故宫博物院藏)

     穿着吉服时,除了需要佩戴吉服冠,还要戴有满族特色的饰品钿子,通常用金属丝做框架,缠一些丝绒,并在上面插上簪子、流苏等作为装饰(图38)。清代的后妃特别喜欢点翠工艺,蓝色部分是用翠鸟的羽毛将其粘附在金属表面,它最大的特点是永不掉色,深受后妃们的喜爱(图39)。翠鸟一般生活在缅甸、云南一带,由于大量的捕捉直到现在,翠鸟已经成为濒危动物。

Image

▲图38 铜镀金累丝点翠嵌珠石凤钿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39 青缎点翠钿子

(故宫博物院藏)

      礼服与吉服的区别在于款式的不同。礼服为通身式,外观上有腰襕以示上衣下裳,而吉服没有。另外,礼服一定带有披领,而吉服没有。在纹样方面,不同服装衣身上的龙纹数量也不同。

(3)常服

     常服,是指礼服与便服之间过渡的服装。生活中不仅有庄重、肃穆的场合,还有既不是特别庄重但是又不是特别随便的时候,例如皇帝在文华殿与群臣讲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时穿着常服,或是皇帝的祭祀期与斋戒期相遇,祭祀天地时需要穿着礼服,但斋戒期需要披麻戴孝,穿着越素越好,这时候产生了冲突,所以穿着常服。常服的形制为马蹄袖、大襟、通身式,它的最大特点在于颜色,全身没有彩花,但又不是纯素,有暗花(图40)。暗花是通过织物组织的变化来显花,常服的巧妙设计解决了既对上天尊敬,又对祖先尊敬的问题。

Image

▲图40 乾隆 酱色暗花缎常服袍

(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皇帝读书像,外面穿着常服褂,里边穿着常服袍,体现了清代袍褂不分家的服饰特征(图41)。雍正皇帝行乐图,头上戴常服冠,身穿常服袍(图42)。

Image

▲图41 清人绘《康熙帝读书像轴》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42 清人画《胤禛行乐图像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4)行服

     行服,是清代皇帝外出巡行、狩猎、征战时所穿的服装,包括行冠、行袍、行褂、行裳、行带五部分。形制与常服相同,其最大特点是右下襟好似缺了一块,但实际上没缺,又被叫作缺襟袍。在骑马时穿着,可以将下摆撩上去,系起来,便于上马。而在下马时,可以把缺襟放下来(图43)。行服为整套式的,上身有行服袍、行服褂,下身有行服裳,腰上佩有行服带。腰带左右两边垂下的细织带称作帉,朝服带的帉是用丝制作的,而行服带则是用布或者麻,较为粗糙,下端为平头(图44)。

Image

▲图43 康熙 油绿色云龙纹暗花缎绵行服袍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44 康熙 行服带

(故宫博物院藏)

(5)戎服

     戎服,是皇帝参加军事活动时所穿的服装。清代是靠骑射起家、夺取天下政权的统治者,他们对于骑射非常重视。即使平定天下,入关太平日久,他们依旧要把祖先使用过的铠甲完整的保留下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有他们的戎服。戎服中最为华丽的是检阅部队时穿着的大阅甲(图45),而著名的乾隆皇帝大阅图,他身上穿着的铠甲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图46)。

Image

▲图45 康熙 明黄色缎绣彩云金龙纹绵大阅甲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46 郎世宁绘《乾隆皇帝戎装骑马像》(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6)雨服

     雨服,是清代皇帝在下雨时所穿的服装。在《大清会典》中有记载,但是目前为止在博物馆和社会上没有见过实物。因此推测由于其实用性较强,使用完也许被废弃。

(7)便服

     便服,是清代帝后日常闲居时穿用的服装,包括便袍、马褂、氅衣、衬衣、坎肩、袄、衫、斗蓬、裤等,其最大特点是形式繁复多样、颜色与纹样丰富多彩、穿着舒适宜人。

     如果将礼服与吉服视为一种规定性动作的话,那么便服是一种自选性动作,可以充分满足宫廷后妃对美的追求。常服与便服最大的区别在于袖端的不同,常服一定是马蹄袖,而便服是平袖,除此之外完全相同(图47)。

Image

▲图47 蓝色暗花纱便袍

(故宫博物院藏)

     便服的种类非常多,黄袍马褂又称为黄马褂。而草上霜皮马褂是羔羊皮的,穿着非常的舒适、保暖(图48)。在后妃的便服中,最常见的是衬衣和氅衣两种款式。衬衣一面开襟(图49),而氅衣是两面开襟,即左右开襟,且位置较高,通常开到腋下(图50)。衬衣可以穿在最外面,而氅衣可以套穿在衬衣的外面,但穿着氅衣时里边必须要穿其他衣服的。

Image

▲图48 嘉庆 明黄色暗葫芦花春绸草上霜皮马褂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49 衬衣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50 氅衣

(故宫博物院藏)

     便服的纹样特别多,如百蝶、葡萄纹、瓜瓞绵绵等,代表着婚姻美满、多子多福、长寿安康等。而“兰桂齐芳”与慈禧有关系,慈禧的小名叫“兰贵人”,把兰花跟桂花放在一起,称作“兰桂齐芳”。凤纹在清代服饰中较少使用,后妃穿着的吉服也叫龙袍。清代晚期较为流行的服装叫“十八镶”,衣服主体面料很少,其余大量被镶边与镶滚所占据,大量的运用在边饰上(图51)。马褂是我们常说的长袍马褂,男女老少皆宜,只是在纹样上有所区别(图52)。大坎肩只有女性可以穿用,而小坎肩男女都可以穿。

Image

▲图51 光绪 茶青色缎绣牡丹女夹坎肩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52 清代 明黄色绸绣绣球花绵马褂

(故宫博物院藏)

二、清代宫廷服饰的文化内涵

1、清代宫廷服饰所体现的等级制度

     服饰反映的是等级制度,二十四史中记载改朝换代时,要改正朔,易服色,但万变不离其宗。除了实用性和美观性之外,服装更多的是体现政治意志。等级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贯穿始终,因为它有利于统治者治理天下。而服装是外在的东西,可约束自己不得有僭越行为,使得社会秩序井然,有条不紊,有利于统治。宫廷服饰主要从衣服的五元素——面料、款式、颜色、纹样和装饰物来体现等级。

     在面料方面,等级越高面料越高级,例如:端罩中最为尊贵的是黑狐皮,产于俄罗斯西伯利亚高寒地带。根据研究表明,皮料从恰克图贸易进入京城需要三十多两银子,非常昂贵,而清代一品官员年薪仅有一百八十两。貂皮只要五两银子,再次一些的皮料仅需零碎银两,甚至更低。通过价格反映面料的好坏,等级越高的人,穿着越昂贵的面料。

     在款式方面,典制里面规定宗室及以上的人可以穿着四开裾,即下摆四开衩。而宗室以下的人,只能穿着两开裾,以来体现他们等级的高低。

     在颜色方面,隋唐时期起明黄色开始作为等级最高的色彩,最为尊贵的人穿着明黄色,而清朝也将明黄色定为等级最高的颜色。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和皇贵妃可以穿明黄色的服装,无论是亲王、郡王还是皇子都不得穿有明黄色的服装。皇子可以穿着杏黄色,亲王、郡王、文武百官只能用石青色或者蓝色等颜色(图53)。从明黄色、杏黄色、蓝色等,等级依次递减。

Image

▲图53 石青缎绣五彩云蝠金龙朝袍

(故宫博物院藏)

     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的朝袍颜色用明黄色;皇太子妃用杏黄色;贵妃、妃用金黄色;嫔、皇子福晋、亲王福晋以下用香色;贝勒夫人、贝子夫人以下至七品命妇,用蓝色和石青色。礼服和吉服都如此,等级从明黄色、杏黄色、香色、石青色依次排列。乾隆皇帝的妃嫔顺嫔,从油画像中看到她穿着的衣服为香色,符合其身份等级(图54)。

Image

▲图54 顺嫔(乾隆三十三年封)

     服饰中的小块面料也可以来区分等级,例如皇太后、皇后、皇贵妃的彩帨用绿色,绦为明黄色;贵妃、妃、嫔的彩帨用绿色,绦为金黄色;皇子福晋、亲王福晋、固伦公主以下至七品命妇的彩帨用月白色,绦为金黄色(其中固伦公主彩帨月白色,不绣花纹,金黄绦),七品命妇以下则不得佩彩帨。这是皇后彩帨图样(图55)。

     清代的服饰制度最终定型在乾隆二十九年和三十一年,二十九年《大清会典》颁布,三十一年《皇朝礼器图式》颁布。清初彩帨有月白色的,后来的典制并无记载。乾隆初期还有粉色的彩帨,但之后皇后的彩帨都为绿色。而服饰中看不见的部位,也需要用颜色来体现等级制度,皇帝穿在里面的裤子和袜子也需要使用明黄色,以体现皇权无处不在的尊贵与至高无上(图56)。

Image

▲图55 皇后彩帨图样

Image

▲图56 黄缎织金云龙袷裤

(故宫博物院藏)

     在纹样方面,它最能体现服饰等级制度,因为纹样多种多样、可以适应等级变化的需求。纹样中等级最高的是十二章纹,出现在皇帝的朝袍上,体现了道德上的至善至美,以及权势的至高无上,将天底下所有美好的纹样给予皇帝,也代表他的等级最为尊贵,不可僭越(图57)。

Image

▲图57 十二章纹

     文官一至九品的补子纹样分别是:一品仙鹤(图58)、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武官一至九品的补子纹样分别是: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犀牛、九品海马。从名称上看,衮服、龙褂、补服,等级依次递减;从补子的形状上,圆形补子的等级高于方形补子;从纹样数量上,团纹越多,等级越高;从纹样内容上,正龙高于行龙,龙高于蟒,五爪蟒高于四爪蟒,蟒高于飞禽和走兽,飞禽和走兽又分别以其珍稀和凶猛程度从高到低排序。

Image

▲图58 道光 朝文一品石青地缂金仙鹤补服

(故宫博物院藏)

      从这幅宫廷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乾隆皇帝的服装上有四团正龙,带日月两章,离皇帝越近的人身份等级越高,群臣前排两人都穿着四团龙,前胸后背、两肩都有龙纹样。龙的姿势和数量不同反映了身份等级的高低,穿两团正龙和两团行龙的为亲王,四团行龙是郡王。排在郡王后面的人穿两团圆形补子,在前胸和后背各一团,共两团。贝勒的两团龙为正龙,贝子为行龙。排在贝勒、贝子后面的人补子开始变方,身份为镇国公以下,有些人甚至补子都没有,身份则更低(图59)。

Image

▲图59 郎世宁等画《弘历观马技图像横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在装饰物方面,等级高低按照珍贵程度排序,依质地从高到低依次是:东珠、红宝石、珊瑚、蓝宝石、青金石、水晶、砗磲、素金、镂花金。若同样都饰东珠者,则以东珠的数量多少来区分等级高低,从皇帝所饰十六颗,到皇子、亲王的十颗,郡王的八颗,贝勒的七颗,一直递减至文武一品官的一颗。后妃的装饰物更为繁复,冠上的珍珠有数百颗,等级高的人可佩挂三盘朝珠,材质更好,而等级低的人佩挂少,质量次一些。

     诸如此类的等级规定不胜枚举,清代统治者通过对这些对服饰等级的规定与限制,确立了自帝王至普通官员服饰外观的等级差别,形成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严格的等级关系,从而达到“辨等威,昭名秩” 的统治目的。

2、满、汉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1)清代宫廷服饰中保留的满民族服饰特点

     首先,清代宫廷服饰中最明显的是保留了满族服饰特点。满族起源于东北,人口有一百多万,加上蒙八旗、汉八旗仅有四十万兵力。但他们的对手是拥有一亿两千万人口的明朝,从人数上看满族是弱小的,但满族依靠骑射战胜了强大的汉族。在冷兵器时代,骑射具有先天的优势,夺取天下之后,他们吸取了前朝(金代、元代)的教训,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需要保持民族的优势才能长治久安地统治。入关以后,满族非常重视骑射,制定了许多骑射相关的制度,如木兰秋狝(秋季打猎)等,以保持满族的战斗力。

     满族将其优势设计到衣服上,通过服装竭力的维护本民族特色。满族来自于东北,在面料上大量使用产自高寒地带的皮料。一方面,皮料保暖满足其实用性需要,另一方面,强调不忘先祖。其中帽子、端罩、朝袍的披领和边都使用皮料。清代统治者从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非常强调骑射不能更改,一定要世世代代的保存下去。

     清代强调骑射,将骑射文化元素设计到了衣服上。比如披领在关外起到遮风、避寒的作用,入关之后依然保留了这样的设计。清代朝服的袖子像马蹄一样,把弓元素设计进服装中,缺襟袍的设计也非常巧妙,但只有骑马射箭的时候穿着。

     皇帝腰带上需要系大量的荷包,它来源于东北的行囊。猎人们花费较长的时间在外面打猎,行囊不是为了美观,而解决了他们吃饭的问题,为生存起到重要的作用(图60)。清军入关,建立王朝,天下太平,满族人不忘旧俗,把原先的行囊变成行服带上的荷包,体现了他们不忘关外旧俗的精神思想。荷包的样式也非常多(图61)。

Image

▲图60 康熙 行服带

(故宫博物院藏)

Image

▲图61 光绪 明黄色缎绣太狮少狮百鸟朝凤活计

(故宫博物院藏)

     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的不同在于,满族妇女不需要缠足,穿着高底鞋(图62)。关外的东北地区冬季雨雪较多,为了避免雪水对脚的伤害穿着高底鞋,体现出鞋子的实用性,而进关之后保留了本民族特色。

Image

▲图62 光绪 月白色缎绣花卉料石花盆底鞋

(故宫博物院藏)

(2)清代宫廷服饰中的汉族传统服饰文化因素

     汉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清代宫廷服饰除了保留了满族服饰特征外,还结合了汉族的服饰文化特色。满族是非常聪明的民族,入关得天下后,并没有马上治天下,而是吸收了大量的汉文化。清代皇帝的汉文化水平都很高,有些水平远在汉族大臣之上。满族主动的吸收汉文化,在清代的宫廷绘画中,出现了很多皇帝穿着汉服的场景,以宣扬统治者入主中原的天经地义。在借鉴汉文化的同时,保持着满族的传统文化。

     清代处于汉族文化生活的圈子中,汉人的风俗也深深地影响了宫廷,尤其是宫廷女子对美的追求,传统汉服的褒衣博袖正好迎合了她们的喜好。清代服饰中的马蹄袖受到汉服袖口的影响,早期马蹄袖口只有十七、八公分,后期有时达到三、四十公分,尤其到了嘉庆和道光年间,宫廷后妃们的马蹄袖特别夸张甚至有七八十公分。但这与她们的祖训相违背,于是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下令限制汉俗的出现,后续也都慢慢改正。清代晚期即使袖子宽大,也没有像之前那么宽大了(图63)。

Image

▲图63 道光 大红色缂丝彩绘八团梅兰竹菊纹夹袍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宫廷服饰在款式上也有汉服元素的存在。清代等级最高的礼服从外观上看是上衣与下裳两截式的,这种两截式服装含有礼制成分,中国古代衣服起源之时,《易·系辞下》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衣代表天,裳代表地,衣与裳的关系就相当于天尊地卑。自然界中如此,同时人类社会也有着严苛的尊卑贵贱的等级,用上下等级来维护帝王统治。服装中的上下也有着等级秩序的含义,上为天、天则尊;裳为下、下为地,地则卑。天子为上,庶民为下。将这种上下关系处理好,寓意着天下能有很好的治理,所以把上衣下裳纳入了清代等级最高服饰中。在任大椿《深衣释例》中有这样一句描述:“古以殊衣裳者为礼服,以不殊衣裳者为燕服。”通身式的服装是闲暇时候穿的衣服,这种通身式的服装没有两截式服装等级高,但也很好的继承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古礼服必有袌,惟亵衣无袌”,掩襟有很深的礼制成分,有无掩襟是理智与随意的区分,只有礼服才有。亵服无袌,亵服指的是内衣,穿在里面的衣服,单层不需要掩襟。衣服上所有的披领、袖边等边缘都有华美的勾连纹织金缎镶边,古有云:“布做衣,锦为缘”,即使衣服的面料很差,但是边缘一定要用等级高的锦来镶边。衣衫褴褛,其中“褴褛”指没有边、很破败的衣服,缺乏礼数,而有了边就有了礼的文化。

     皇帝礼服中右下角的方块在典制中称为衽,但这个衽与汉服中的左衽和右衽是不同的概念,是古代帝王等级最高礼服上蔽膝的缩小版。古代帝王冕服中一定会设置蔽膝,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与动物最大区别在于知道羞耻,知道遮前蔽后。因此,衣服起源时便有了遮前蔽后的目的(图64)。古代帝王将这种样式应用于礼服,除了遮前蔽后的实用功能外,还有重古道、不忘本的象征意义,和别尊卑、章有德的政治作用。虽然清代把中国历朝历代褒衣博袖的服饰做了重大的改革,但其中较深的汉文化内涵并没有丢弃,例如蔽膝虽然不像古代面积那么大,但还存在。《礼记·礼器》:“礼也者,返本、修古,不忘其初也。” 人类社会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最初的、本质的文化不能修改,都需要在服饰中体现。

Image

▲图64 朝袍中的蔽膝

(故宫博物院藏)

     宫廷后妃服装上的彩帨不但起到美化作用,还有更为深刻的文化寓意。清朝皇后作为国母要垂范于天下,服装上需要有代表贤良淑德传统文化的装饰物在身上。彩帨,古称帨巾,采于古制,《礼记·内则》记载:“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结缡:又作“结褵”、“结帨”。古时女子出嫁,母亲亲自把帨巾结在女儿身上,申戒至男家后须尽力家务,以寓意女子需贤良淑德。

     在服饰颜色上,清代服饰典制中规定明黄色只有帝、后才可享用,其他人不得僭越使用。实际上,这种尊崇黄色的做法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色彩观的一种反映。早在《周易》中,就有关于黄色为吉利之色的记载,如“黄裳,元吉”。《汉书》也说:“黄色,中之色,君之服也。”按我国传统的“五行”思想来解释,“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分别代表“西、东、北、南”四方,“土”居中央,统率四方,而土色为黄。皇帝是中央集权的象征,把黄色用于皇帝衣饰,则象征皇帝贵在有土,有土则有天下的至高无上的权威。因此,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以黄色为贵,自隋唐以后,黄色成为皇帝服装上的御用色。

     此外,清代帝王穿着礼服时,内袍外褂,褂又称为衮服,其颜色为石青色或玄色,玄色为天未明天空的颜色。上身玄色,下身露出一些黄色,即天玄地黄,很好的体现了天地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服装上还有日月星辰等纹样,寓意苍天幽黑,大地灿黄,天道高远,地道深邃。上下四方,古往今来,茫茫宇宙宏阔深远。太阳东升西落,月有阴阳圆缺,满天星辰布列在无边的太空。玄色在清代帝王的婚服也有体现,即使是大红色、纹样精美的吉服袍,外面也得穿着石青色的吉服褂,以示尊贵。

     清代的四色朝服,皇帝作为祭服使用,有明黄、蓝、红、月白四色,这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色彩观的一种反映。天子是天下一统的象征,所以代表天下各方的颜色也要在天子最高等级的礼服中体现。在中国古代,“万物有灵”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思想观念,天、地、日、月等被认为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而天时、地利、人事又有着必然的联系。人间天子与自然诸神有一种认同关系,因而在举行与自然诸神相沟通的祭祀活动时,其所穿祭服的颜色要求与祭祀对象相一致:冬至祭圜丘坛用蓝色以象天,夏至祭方泽坛用明黄色以象地,春分祭朝日坛用赤色以象日,秋分祭夕月坛用月白色以象月。皇帝祭服的颜色与所祀对象的颜色取得了一致,其意在感应天人,使天、人之间无阻绝。皇帝由此取得了神的特性和授意,达到了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在臣民心目中起到进一步强化了“君权神授”观念的作用。

     在清代帝王服饰纹样中,龙是无所不能的神奇存在,并且大量运用到服饰中。其中,皇帝的朝袍上装饰龙纹达到四十三条,龙纹也是中国古代帝王使用的专有纹样,表达“真龙天子”唯我独尊、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威意义。皇帝龙袍上装饰龙纹九条, 由于“九”之数在中国古代为阳数之最,是礼制等级中最高的一等,因此“九龙”也就成为皇帝的象征。《周易·乾》:“用九,天下治也” 。表明 “九”之数为纯阳全盛,具有至高美德,用“九”则天下政治安定。此外,这九条龙在全身的分布十分巧妙,由于肩上的两条龙从前后身均可看到,故穿上龙袍后无论从正面还是从背面看都是五条。龙袍全身实际装饰的龙纹总数为九条,而在前后身的任何一个方向只能看到五条龙,龙纹数量巧妙地暗含了“九、五”之数,完全符合《周易》中天子为“九五之尊”的说法,以此借指帝王之位或为帝王的代称。

     十二章纹,从周代开始运用在帝王服饰中。清朝初期顺治、康熙年间朝服上还没有十二章纹,而到雍正时期开始使用这种纹样,但这个时期还是两两相对的六章纹样,后期乾隆皇帝把十二章纹全部纳入到朝服中。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二八《礼部·冠服》记载,乾隆帝言:“如本朝所定朝祀之服,山龙藻火,灿然具列,悉皆义本礼经。”寓意清代帝王服装上的十二章纹是中国传统礼制文化中的内容,被纳入清代服饰中。

     朝服中还有柿蒂纹,并且将龙纹、海水江崖纹、日月纹与其融合。在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就有著名的柿树“七绝”之说。“七绝”即:一多寿、二多荫,三无鸟巢、四无虫蠢、五霜叶可玩、六佳实可食、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此外,《酉阳杂俎》:“木中根固,柿为最。俗谓之柿盘。”寓意坚固结实,江山永固。因柿树有“事(柿)事(柿)如意”和“世(柿)世(柿)平安”的寓意,同时与海水江崖纹、缠枝莲纹等纹样组合,寓意江山社稷可以世代传承、江山稳固。清代服饰纹样众多,遵循着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规范,其中承载了许多汉文化。

小结

     清代宫廷服饰汲取了中国传统的汉文化,但其本质没有发生改变。外在的纹样与颜色借鉴了中国传统汉文化元素,但清代服饰中披领、马蹄袖等满族传统文化元素的保留,体现了满民族的特色与本质。因此,清代服饰很好的融合了满族与汉族两种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谐交融的典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