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鸿延:“游”“悟”关照与对景写生

 阿特网 2022-07-08 发布于北京
“外师造化”、“搜妙创真”是自古以来山水画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自然山水中寻找新的语汇、创立新的绘画风格是历代艺术家遵循的绘画原则。文人水墨山水中的“游”、“悟”意识一直贯穿在传统的“外师造化”思想之中。现当代山水画的对景写生,是传统水墨山水画形态的现代化转型。传统山水画写生倾向于概括化和类型化处理,通过对物象的“传神”和表现的“意似”揭示客体的本质特征,以抽象的笔墨形式表达人格与精神,并升华为“意像”境界。现当代的山水画写生以对景写实为主要方式,有机衔接消化系统、酝酿创作两个艺术环节。注重客观真实,训练心、眼、手的高度协调统一能力。它在概念上、技巧上、观察方式上均受到西方写实艺术思想的影响,以提倡生活、重新发现自然美、歌颂祖国大好河山为主要表现目的。

图片

重叠的风景  2021

纸本水墨

46x36cm


一、传统山水画中的搜妙创真
传统的外师造化讲究目识心记,搜妙创真。它弱视外在形体,意会多刻画少。在主观心理上是可近观可远游,在视觉上可推远可拉近,是“以小观大”、“以石观化”。这与老庄哲学思想的影响与制约有关。早在山水画萌芽时期,宗炳所提出的“澄怀味象”就是对老子“涤除玄鉴”、庄子“心斋”、“坐忘”命题的发挥。以虚静空明的心境,游历山水,对自然之道、人生之道进行深刻的体悟与观照,使身心获得彻底地解放与满足。所以游览和制作山水画,是“欲令众山皆响”,目的在于“畅游”与“去欲”。这使山水画的实践一开始便打上物我统一、陶冶性情的烙印,表现出最切近自然又超越自然的特征。
荆浩曾怀着惊喜的情怀在太行山洪谷描绘各种奇姿异松:“揣笔复就写之,凡数万本,方如其真。”但是我们看不到他遗留下来的写生作品。他的写生主张“度万物而取其真”,不强调对客观对象表面的真实反映,不光停留在“似”上面。“'真’,就是用'气’来规定(要求)审美意象。'真’是'形似’和'气质’的统一,'华’和'实’的统一。'真’是比'似’更高级的范畴。绘画艺术的本质和目标就是'图真’,即创('气’)的审美意象。荆浩的“图真论”指出师造化要传达出自然的本体和生命之“气”,审美意象才能是活的、才能是有生命力的。可见,传统的山水画外师造化在于把握自然的内在精神、万象的本体和生命之道,是对生命形态由表及里的体悟过程,是艺术家精神世界的外化。

图片

远山拾梦  2021

纸本水墨

45x68cm


山水画在元以后越来越朝着书法的写意性倾向发展。情感表现的抽象意识以绝对的优势压倒了对客观物象具体的写实性描绘。倪瓒竹麻不分,作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就是一个典型。清代主流画坛“师造化”几近绝迹。最接近自然造化的“四僧”是到了20世纪才被人们所重视。“笔墨”一词超出了作为造型的功用而偏向于表达形式自身的内涵。画家此时更多的关注到了追求主观情致、笔墨生趣的独立意识上来。注意力更多的放到精炼、深永的笔墨意趣上。而对于自然山川,远观山脊的整体意识贯穿于其意象思维当中。以虚推远、以低托高、疏密结聚,靠山脊取势,形成连绵起伏、回旋婉转的龙脉。千岩万壑随之定夺取势,错落展开,能够传达艺术家的最深远的心灵就够了。
总之传统山水画外师造化的重点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把老子“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运用到画理中去,把握万物的内在规律,把大自然“物化”,安放个人情怀、意识,而后画出“自我”。所以传统的外师造化从不追求真正的写实主义,它的实质乃是“遗去技巧,意冥玄化”的写意形式。

图片

微风向晚  2021

纸本水墨

42x42cm

二、现当代山水画的对景写生
现当代山水画写生始于上世纪中叶,众多留洋归来的画家们大量带来西方绘画的艺术理念,他们热衷于从西方艺术中寻求启示,传统绘画观念因之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传统山水画受到文人画写意理念的制约,不重视绘画本体诸如色彩、体积、结构等问题的研究与探索,认为那会陷入形而下的意识形态当中去。而现代的山水画变革却首先围绕“造型”问题展开,试图以西方写实造型艺术观念,补纠清以来向壁虚造的时弊,拓宽旧山水画的新局面。徐悲鸿曾提出“素描为一切造型艺术之基础”,成为全国各大艺术院校人才培养至今一直采用的方法,在传统绘画师徒相授、以书法为基础的学习模式上增加了对景写生并举的教学模式。
20世纪最有成就的艺术家李可染、石鲁、傅抱石、关山月等都曾经数次外出游历体验生活,包括国家委派出访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交流时也创作大量写生作品。他们从不同的途径对新中国画进行探索,各自创造出了独特的笔墨表现程式,象“可染皴”、“拖泥带水皴”(石鲁)、“抱石皴”等。这些表现方式,都是对传统笔墨语言的一种突破。这离不开以写实为目的的山水画写生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图片
水光潋滟  2021

纸本水墨

42x42cm


中国画艺术创造理念历来是以心象为突破点,而西方艺术的轴心是通过直觉引起心理反馈的视觉再现。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恰当的结合点是一个新难课题。传统的笔墨无法充分发挥写实造型的作用,西画观念的引入有可能使兼顾造型与笔墨趣味在艺术表现中两者俱失。建国初期的那一批山水画家切中这一要害,借鉴风景画户外作画的方式而舍弃它的造型语言,倡导写实性的山水画对景写生,突破了古人只从哲学思想、美学观念的宏观状态把握而不重视对景落墨的师造化法。“'看’比写生要差得多,因为看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的印象,只有写生才能形象的、真实而具体的深入认识客观世界,丰富和提高形象思维。” 他们研究生活、认识生活。在自然对象的地域形貌风格特征、语言的个性风格特征层面上进行改造强化,以此为基础在图像形制、语言谱系层面进行变革,裁剪、夸张、提炼,使形象突出、层次协调。这种写生方式比古人的“师造化”更具体真实,对脑、眼、手统一协调进行约束性的训练,是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最基础的部分。这开拓了山水画艺术风格表现的新空间,给山水画作品注入了新鲜的生命感受和时代特色。


图片

情绪的裂缝  2021

纸本水墨

46x36cm

三、游悟关照与对景写生
现当代山水画对景写生实践的兴盛,是现实主义绘画理论提出的必然结果。它走出画室,放下摹古,开阔视野,重视并且回归现实世界,从文人画的理想模式走向现实模式,反映了主体向外关照自然造化的生活体验方式。不只停留在目识心记式的悟游关照。在真实自然当中观察取景,不同于古典绘画悠游于桃园仙境般自喻清高的胸中山水。描绘的都是眼见为实的客观景物。在意境、审美方面,表现自然的奇特魅力,表现荒凉野性,表现对自然的畏惧甚至对立,或惊叹于它的神秘与荒洪。着重点落在了山水地理特征与外在形态美具体描述与展现上,把“丘壑”观念转化为”景观“观念,与传统“外师造化”思想拉开很大距离。
传统的外师造化立足于艺术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个性化意境的追求,通过感受,通过文化理解,通过“游”、“悟”、“记”的方式,依靠笔墨表现万物的生意,再造一个“第二自然”。而渗透西画的造型观念和观察方法的现代对景山水画写生,强调的是面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性,不但要观察自然而且要对作品意匠苦心经营。认为只靠目识心记得来的印象是浅显的,所以在游览之后还要当场写生描绘,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图片

倾斜的尘世  2021

纸本水墨

42x42cm


传统的“外师造化”在造型观念上偏重自我“意象”观,是一种文人画的“重表现”的造型方式,把自我体验放在第一位。现当代山水画对景写生吸收西画素描的造型观念,注重训练手眼表现的严谨性,注重对物体描写的精确度,真实记录对象,把自然放在第一位。
传统的外师造化在审美取向上,注重事物的“神韵”和“意似”,贵在“遗貌取神”,是视觉意象、视觉经验的心理整合过程,现代山水画对景写生,注重对物体结构的锤炼,热衷于光线、空间、体积、质感的表现,注重对自然美的独特发现。
传统山水画“外师造化”采取“以大观小”、遥观俯瞰式的观察方式,像庄子所说的“游心”,神游太虚,处在移动的空间中,用游的意识来体察山川林泉。在内心推远之后而又拉近,与大千世界对话交流,营造一个精神世界的居游之所。现当代对景写生定点作画的方式,所描绘的是视点附近的环境,准确入微的把握物体空间结构与质感肌理。这种观察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能最大限度的让人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鲜活感。

图片

解冻之一  2021

纸本水墨

45x68cm


传统山水画中连续而成的景观往往都是高远、平远和深远的统一。在主峰山脊的贯穿作用之下,由前向后层层纵深,又由下向上层层指向峰巅,给人造成连绵不绝的心理引导。而一张风景画中并不具备这种特有的“三远”意象。所以现代山水画写生中山脊并非重点,有时靠边有时省略,只是表达山的一面形象,是取景框中的结体方式。
传统山水画重视笔墨语言的内涵,并以其水平的高低作为判断作品价值的标准。在现代山水画写生中,更有表现力的新的皴法墨法服务于写实造型与意境的需要,真实描绘与笔墨语言同等重要。
传统的“外师造化”采取静观默察的心态。由于传统文人画的道统意识,它没有强烈的情绪愿望,不在画面流露出社会情感和冲动、而是安静超逸克制,绝不是浮躁张扬。现代山水画写生是现场直接动笔,由于身临其境的现场性,充满强烈的激情和动感。

图片

解冻之二  2021

纸本水墨

68x68cm


传统文人画具有强烈的精英意识,所凭借的媒介“水和墨”只是象征符号。立足于水利万物而生的生命意识,具有鲜明的民粹性特征。现当代山水画写生的主体不是传统文人,而是不堪社会中利欲物欲横流的知识分子。所以他们的对景写生行为隐含着一种对城市的污杂、喧嚣、扩张所带来的镜鉴排斥意识。寓寄着对传统体味方式的憧憬,及重新回归自然的渴望,表达的是人和自然的一种平等亲和甚至畏惧的关系。
现代写实观念的山水画写生,强调描绘的真实性、丰富性,只是相对于中国古典绘画而言的一种真实。它在技巧和观念上,并非追求直面人生的真正的西式的写实主义。古典山水画是诗性气质,富有哲理性,注重传神。用西画的写生造型观改造之,只是在全力追求山水画的时代精神与时代内容上,体现出一种必然性;在改良山水画写实性造型的作用与社会功用目的上,体现出一种迫切性。

图片

荒原之一  2021

纸本水墨

42x42cm


传统文人游历山川,澄怀味像,是他们的艺术观使然,也是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使然。他们首先在心中构筑起一个人生理想的家园,隐居耕读,或赋诗品茗、谈禅论道,而山林是寄托这种情怀的最佳途径。身在其中悠然自得,这是他们心灵逍遥徜徉的空间,也是他们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当代山水画对景写生中,由于更注重眼睛的观看亲身的体验,对景观状貌如实描绘,对它所带来的感受如实表达,对自然的真美直观展现,对所寄托的情感准确把握,以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赞美自然的博大与壮美。从大自然带给人的一种感动着手。暂时忘却俗务,轻松愉悦,陶醉于水光山色之中。把这种外界对内在的刺激,把从外向内的深切感受,随着大自然不同的美景启示一一展现在画面上。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就画而论画,就对景而对景,对寓寄其中的理想有欠思考的话就会简化为风景画,空洞而缺乏内涵。所以对景写生强调景观描述,强调现场的感受,也应该关注绘画背后的人生寄托或者文化思考。


图片

荒原之二  2021

纸本水墨

42x42cm


现代山水画写生,更注重眼睛直观深入细致的观察方式,更偏重于对自然对象的真实描绘,寻找面对自然的真山真水时的全新感受情感触发。这种方式,让我们最大限度地感受到自然的生机,感受到身在其中的游乐之兴,体验到放下俗务的壮阔胸怀和快乐。当下的气候、光线,各形各色的对象,甚至包括同行的见解高低都对画者心理造成影响,而直接以笔墨的痕迹留在纸上,而这种信息量在画室是难以找到的。以至于在很久以后打开画面,当时的情景还会历历在目。它会使人麻木的神经得到刺激重新唤起新的创作灵感。但是如果没有传统文化包括哲学、美学各方面的修养,则容易陷于风景画的模式成为地理景观描摹,缺乏山水画的精神魂魄和宏伟意象。

图片

荒原之三  2021

纸本水墨

42x42cm


因此,现代山水画写生依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诸多问题。
现代山水画对景写生由于对风景写生的借鉴,更多的描绘了眼前所见的景致,是表象的游与览。尽管在理论层面提倡对传统的继承,但实际上较少从艺术家本人内在生命精神层面寻找问道自然的真谛,仅仅是停留在地理风貌的描绘而没有精神的寄托和象征。
现代山水画写生从传统文人画的道统意识之中剥离出来,弱化了“澄怀味像”、“中得心源”、“妙造自然”等传统理念,较少在自我主体心性以及对应的山水精神空间方面进行哲学层面的思考。实际上是把主体与表现载体拆分为二的表现。

图片
荒原之四  2021
纸本水墨
45x68cm

当今山水画写生只是沿用传统的笔墨材料,在山水图像的表象上加以描写,而丢失了传统文人画的核心内涵。文人水墨山水的山水视觉图像承载着对“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关照和自我的生命体验,是个体人格化的外显,是寻找精神畅游的空间,现世的进与出世的退之间寻找平衡的媒介手段。而现当代山水画写生,容易把地形特征的描绘和笔墨语言的运用当作本质,只是在外在表象上求奇求变,而要关注自我主体的内在机制,关注主体心灵与大千世界的对话。
真正的山水画写生,不光是要看一个真山真景,更要把它转化为精神世界的真境,画出饱含生命热情的第二自然,画中的彼山不是眼前的此山。山水画写生取景或者说画什么在一定层面上可以说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景物后面所隐藏的生命意识与人格精神。

图片

高粱地  2021

纸本水墨

42x42cm


画山画水本意并不在山水本身,而是要“澄怀”之后“观道”、“味像”,使澄澈的胸襟与天地造化交融升华。主体修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在哪个层面上的碰撞交汇,也直接决定着作品品格的高低。一个艺术家的驰怀山林与神游太虚般的思索总要比一般游客的观看要深刻得多。
所以现代山水画写生绝不能仅仅是把地表景象搬移到纸上来,把它变成地理学上的景观与图解,简单的画成风景画而完全抛弃了之所以进行写生的目的。它应该是悟对自然、营造出人格理想、体现出自然之道,而后妙造一个升华了的自然。
所以现当代山水画的写生,不光要让人体验身临其境之感,陶冶性情之趣,更重要的是引导心灵层层登临至高至远之时,享受神游宇宙与乐山乐水的精神体验,胸襟与天地同游的人生感悟。对精神归宿的寻找,成为山水画写生最终的艺术追求。

图片

风化的山谷  2021
纸本水墨
45x68cm
传统游悟观念与现代对景写生表现方式尽管有别,但其深入自然、感悟人生、体悟艺术与造化之玄机是一致的。对景写生是现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必经之路,但不是最终目的。只停留在普通的客观写实,或者太追求纯主观写意都是片面的。当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参考照片成了深入生活的替代品,人们在画室进行笔墨游戏、资料抄袭或符号摆布,少了那种古人对艺术的虔诚之心。手法虽然多样化,但作品缺乏艺术灵魂与精神。所以对景写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走向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它的成功与否应建立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与个体博大的学养与胸襟之上,与自然进行对话,锻炼眼光,雕琢心灵,从思维方式上全面建立一个专业人员进行专业劳动的特有的观念体系,才能体现出它的可行性。

图片

地老天荒  2021

纸本水墨

45x68cm


图片


徐鸿延

1968 出生于陕西岐山

2014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

2017 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

现居陕西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展览

2016 春季·当代书画名加邀请展”青州站徐鸿延国画作品展,中晨书画艺术城,青州,中国

2015 时空——青绿山水画脉络展之徐鸿延篇,锦业美术馆,西安,中国

2015 原迹——徐鸿延山水写生画展.,北京大学,北京,中国

2014 春秋——徐鸿延山水画展,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西安,中国

2014 水墨心韵——现代中国女画家十人绘画展,东京中国文化中心,日本

2012 土耳其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作品展,安卡拉现代艺术馆,土耳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