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郢都故事】奏响新时代的“家国情怀”

 郢都故事 2022-07-08 发布于湖北

【郢都故事】

奏响新时代的

“家国情怀”

文/图 张卫平

唐代“诗圣”杜甫道,“窃攀屈宋宜方驾”;

“诗仙”李白赞,“屈平辞赋悬日月”;

宋代文豪苏轼说,“要伴骚人餐落英”……

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个人——屈原。

说到屈原,我们想到的是那个忧国忧民的屈原,是众人独醉我独醒的屈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更是汨罗江上义无反顾纵声一跃的屈原。

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爱,在春秋无义战的年代,纵声一跃,警醒了浑浑噩噩的世人,原来对国家最深沉的爱是如此珍贵,原来一个人唯有发自肺腑的“家国情怀”,才能勇往无惧、心怀信仰。2000多年前的屈原,是爱国主义的坚守者也是先驱者。

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之可贵,在于他即使“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仍然热爱祖国关心国事;即便迭遭打击,身陷困境,也绝不离开祖国;更在于他上下求索、无私无畏,寻找救国良策。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所谓“家国情怀”,正是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表现出的最深沉的无疆大爱,是对国家富强、民族和谐、人民幸福的最高追求;是对国家的无比认同与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更是对“有国才有家”思想的认同与升华。

陆游说: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文天祥说: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

谭嗣同说: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

正是屈原及其诗歌所表现的爱国精神,孕育了一个又一个高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式诗句的爱国英烈!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辉煌历史,近两百年来的屈辱史以及由此而来的救亡史,70多年的新中国建设史,40多年改革开放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的奋斗史,始终贯穿着“爱国”两个字,而那些震耳发聩的洪钟大吕之声总是与“家国”紧紧相连。

小确幸始终只能成为小情感,唯有记录大时代的诗联作品才能奔腾汇入大江大河,成为历史的永恒。

屈原能以其25篇经典诗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着伟大灵魂的“奠基性”作家。正是他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成为激励后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强大精神动力;正是他高洁自爱的人格精神,成为后代中国知识分子孜孜以求、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新时代的荣光,新征程的召唤,中国梦的美好憧憬正在逐步绽放,我们前行的力量正在不断聚集,人民群众的奋进之歌正在高昂唱响!

以笔为剑,以梦为马,新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不负韶华不负卿,在守正创新中奏响新时代的最美和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