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0天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导言7-在纯粹理性批判名下的一门特殊科学的理念和划分

 解毒时光 2022-07-08 发布于北京

在确定了纯粹理性的总体问题,以及将这些问题分解,未来在《纯粹理性批判》中逐一解决之后,康德还不忘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纯粹理性批判”。因为很多人认为纯粹理性批判并不不能构成一门科学,仅仅是一种方法论。

康德自己也承认,纯粹理性批判是一种科学的理念,并不能构成完整的科学,但是它会导出关于理性的科学,所以在导言的最后部分,康德将自己的理念和这本书的作用做了一个整体的概括。

Day 12-2020年5月22日

于是,从所有这些中就得出了一门可以叫做纯粹理性批判的特殊科学的理念。因为理性是提供出先天知识的诸原则的能力。所以纯粹理性就是包含有完全先天地认识某物的诸原则的理性。

康德现实明确了“纯粹理性批判”是一种特殊的科学理念,他的对象是理性,根据前述论断,理性储存了先天知识的原则,而纯粹理性就是这些先天原则在思维中的体现。

纯粹理性的一个工具论就是将一切先天纯粹知识能够据以获得并被现实地实现出来的那些原则的总和。这样一种工具论的详尽的应用就会获得一个纯粹理性体系。但由于这个体系指望得很多,而这又还取决于是否在这里一般地也会有对我们知识的某种扩展,以及在何种情况下这种知识是可能的;于是我们就可以把一门单纯评判纯粹理性、它的来源和界限的科学视为纯粹理性体系的入门。

而针对纯粹理性的理论中,有一个工具,就是把先天中存在的那些原则寻找出来并汇总形成一个纯粹理性体系。这个体系实际上是人类确定认知能力的界限以及可以扩展的程度的关键。所以纯粹理性批判就是引导向这个纯粹理性体系的入门。

但康德也明确的指出,这个入门,即纯粹理性批判并不是一种学理或是一种科学:

这样一个入门将不必称作一种学理,而应当叫做纯粹理性的批判,而它的用处就思辨方面来实际上将只是否定性的,不是用来扩展我们的理性,而只是用来澄清我们的理性,并使它避免犯错误,而这已经是极大的收获了。

由此也明确了纯粹理性批判的主要作用——否定,也就是去审视人类的纯粹理性的能力和界限,在超出范围的地方,行使批判的否定功能,避免理性越界之后做出独断的判断所犯的错误。由此康德提出了一种哲学:

我把一切与其说是关注于对象,不如说是一般地关注于我们有关对象的、就其应当为先天可能的而言的认识方式的知识,称之为先验的。这样一些概念的一个体系就将叫做先验——哲学。

先验哲学,就是关注先天可能的认知方式的哲学,实际上就是关注先天综合判断的哲学。但康德觉得,如果整体去考虑构建这个体系,又过于复杂和庞大,于是他决定做个精简。

但这种先验哲学对于这个开端来说又还是太多了。因为,由于这样一门科学必将完整地既包含分析的知识,又包含有先天总和的知识,所以就其涉及到我们的意图而言它具有太大的规模,因为我们只能将这种分析推进到这样的程度,即它为了对我们唯一感兴趣的先天综合诸原则从其整个范围内加以洞察必然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现在所从事的乃是这样的研究,这种研究我们真正说来不能称之为学理,而只能称之为先验的批判,因为它的意图不是扩展知识本身,而只是校正知识,并且应该充当一切先天知识的有价值或无价值的试金石。

康德将扩展知识的工作剔除出去,认为那应该是数学、自然科学该做的事情,而他只关注矫正知识,关注塑造一个对先天知识价值判断的试金石。

因此,这样一种批判就是尽可能为这类知识的一种工具论做准备的,假如这一点无法做到的话,至少是为这类知识的一种法规作准备的,按照这种法规,或许有一天纯粹理性的完备的哲学体系会有可能既是分析地也是综合地展示出来,而不管其内容是扩展纯粹理性的知识还是仅仅对之做出限制。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际上是一个引导,导向他的自然形而上学和道德形而上学。所以他说这本书是个准备,按照这个准备中的法规,终究有一天会引出这两门学科。的确,康德在未来构建了道德形而上学,但自然形而上学一直没有去完善,也可能对于康德来说,一方面道德是高于自然层面的,更值得先去做,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之后,自然形而上学就显得有些过于简单,不值得在花力气。

因为,说这件事是可能的,甚至说一个这样的体系有可能完全不用很大规模就有希望全部完成,这从如下一点就可以预先估计到了,即在这里构成对象的不是事物的无法穷尽的本性,而是对事物的本性下判断的知性,并且还只是就其先天知识而言的知性,它的库存,由于我们不允许从外部去寻求,所以也不可能总是对我们隐藏着,并且从各方面来估量,其库存之小也足以被完备地登记下来、被按照其有无价值来评判和得到正确的估价。

另外对于这个理论的规模,康德估计也不会特别大,因为跟千变万化的经验现象比起来,人的先天的知性能力的综合,也就是康德所说的库存并不会太多,而且就放在理性当中,随时我们都可以去考察。只要方法正确,就可以将逐一呈现出来。

我们在这里更不能指望有一种对书籍和纯粹理性体系的批判,而只能指望一种对纯粹理性能力本身的批判。唯独以这样一种批判为基础,我们才有一种可靠的试金石来估价这一专门领域中新旧著作的哲学内涵;否则的话,不够格的历史学家和法官就会以自己同样是无根据的主张来评判别人的无根据的主张了。

康德对这个批判的希望就是用它来去检验各种理论体系的价值,而不想再把这个判断权交给那些独断论者,交给那些没有任何根据主张的提出者。接下来这几段,说的都比较清楚,康德核心要表达的就是纯粹理性批判是原则,是保障,是构架,但并不是整个先验哲学的完整样子。

因为就像建筑物一样,在图纸之上,在结构之上还要有很多细节,很多填充。康德只是提供了一个骨架,这些填充需要详尽的分析。他认为后面的分析难度并不大,所以他将主要工作集中在前面的基础工作上了。

先验——哲学是一门科学的理念,对于这门科学,纯粹理性批判应依照建筑术、即从原则出发,以构成这一建筑物的全部构件的完备性和可靠性的完全保证,来拟定出完整的计划。它是纯粹理性的所有原则的体系。这个批判之所以本身并不已经就是先验——哲学,其里有只在于它为了成为一个完备的体系,还必须包含有对人类全部先天知识的一个详尽的分析。

现在我们的批判诚然也必须着眼于对构成上述纯粹知识的所有那些主干概念作一个完备的列举,但它却正当地放弃了对这些概念本身作详尽的分析,同样也放弃了对这些概念中派生出来的概念的完备的评论,这一方面是由于这种析分将会是不合目的的,因为这种析分不具有在整个批判真正为之而存在的综合那里所见到的那种考虑,另方面是由于,努力担当起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图本来可以摆脱这样一个分析的推导的完备性的任务,这将违反该计划的统一性。

然而,这种析分的完备性以及从后面可以提供出来的先天概念中所作的推导的完备性是很容易补足的,只要是这些概念首先作为综合的详尽原则而存在,并且对这个根本的意图而言完备无缺即可。

所以,属于纯粹理性批判的是所有那些构成先验——哲学的东西,纯粹理性批判是完备的先验——哲学的理念,但还不是这门科学本身:因为它在分析中只进行到对先天综合知识的完备评判所要求的那个地步。

康德反复强调纯粹理性批判的性质,也就是作为先验哲学的理念、或是先导,并不是先验哲学本身,主要还是提醒读者,避免混淆,以及对纯粹理性批判产生误解和不必要的过多的期待。

接下来康德还对先验哲学和道德的关系进行了一个简要的论述,他认为道德虽然是基于先天知识的,但它毕竟涉及到很多人的经验性的情感,而且如果将这些经验性的东西剔除出去,道德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在纯粹理性批判当中,道德并不是必然被纳入的。

在划分这样一门科学时尤其要注意的是:必须完全不让任何在自身包含有某种经验性的东西的概念夹杂进来;或者说,先天知识应当是完全纯粹的。因此虽然道德的至上原理及其基本概念是先天的知识,但它们的确不隶属于先验——哲学,因为它们虽然不把愉快和不愉快、欲望和爱好等等这些全都有经验性起源的概念作为其道德规范的基础,但毕竟在义务的概念里不得不把它们作为应当被克服的障碍,或是作为不应当被当作活动根据的刺激作用,而必然一起纳入到对纯粹德性体系的构思中来。

因此先验——哲学是一种仅仅思辨性的纯粹理性的人生智慧。因为一切实践的东西,就其包含动机而言,都与属于经验性只是来源的情感相关。

由此,康德继续给先验哲学一个明确的定义和范围的划分,它只在思辨的理性范围内起作用,而必然包含着经验性的实践的内容,就在先验哲学讨论的范围之外。

既然我们要从某种一般体系这个普遍观点来划分这门科学,那么我们现在所展示的这门科学首先就必须包含纯粹理性的一个要素论,其次包含纯粹理性的一个方法论

一个体系,一般来说是两个方面的组合“要素”和“方法”,即这个体系都包含了什么,以及这个体系的这些内容是如何工作的,先验哲学也不例外。

这两个主要部分的每一个又将有自己的次级划分,当然划分的根据在这里还不可能展示出来。似乎不能不当作引子或预先提醒来说的只是:人类认识有两大主干,他们也许来自于某种共同的、但不为我们所知的根基,这就是感性知性,通过前者,对象被给予我们,而通过后者,对象则被我们思维。

既然感性应当包含有那些构成对象由以被给与我们的条件的先天表象,则感性将属于先验——哲学。先验的感性学说必然属于要素科学的第一部分,因为人类知识的对象唯一在其之下才能被给与的那些条件是先行与这些对象在其之下被思维的那些条件。

在导言的最后,康德还埋下了一个伏笔,说在要素和方法两个层面又有着次级的划分,至于怎么划分,将会在后面的章节中明确。在此只需要明确的是,人类认识的两大主干:感性和知性。

通过前文我们知道,感性是人类感知对象的能力,而知性是人将感知到的对象进行组合并认知的能力。前者让我们获得对象,后者让我们思考对象。这二者对于人类认知来讲是缺一不可,所以也必然都属于探讨人的认知能力的核心问题,所以接下来,康德就要进入他对感性的探讨,也就是正文的第一部分——“先验感性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