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 am Sam,I love Lucy

 解毒时光 2022-07-08 发布于北京

当被问及一个人对你有多重要,你有多喜欢他时,你会怎么说?

“记得Paul McCartney写'Michelle’这首歌的时候,他只写了前半段,然后他把这部分交给John Lennon,Lennon写下了'I love you, I love you, I love you’那一段。要是没有这段,这歌就是另一首歌了。这就是为什么Beatles在1970年4月10日解散时全世界都哭了。”

这段话出自一个中年的父亲,当被问为什么坚持他的女儿应该跟他住在一起的时候,他说出了这些。更重要的是,这位父亲的智商仅相当于7岁儿童,而他的女儿马上要8岁了。他不得不在法庭上面对他人对自己的质疑,对是否能一个合格父亲的质疑,他在为保住自己与女儿相处的权利而努力抗争着。

这是《I am Sam》中的一幕。智商不高的Sam,在收留了个流浪女之后收获了一个女儿,但流浪女却惧怕这种生活而逃跑了。Sam根据Beatles的那首歌《Lucyin the sky with diamonds》给孩子取名叫做Lucy。

在邻居和朋友的帮助下,Sam一边在星巴克打工,一边抚养着Lucy,直到他们的智商在7岁时相遇,社会福利机构认为Sam已经无力抚养Lucy,不能做一个称职的爸爸,于是希望通过法庭,给Lucy找到一个更合格的抚养家庭。于是Sam被迫走进了法庭,用他笨拙却纯真的语言,讲出了身为人父最简单的道理。

一直以硬汉形象示人的Sean Penn,完全颠覆形象的出演了这个智商不太高的角色Sam,前有Dustin Hoffman的雨人,后有Tom Hanks的阿甘,但Sam丝毫没有落在下风。Sean Penn将Sam的那种真诚、执着和带着父亲的慈爱发挥的淋漓尽致。

尽管影片的剧本有些过于商业化的特征,早熟的女儿,精明却没有生活的律师等略有脸谱化的人物设置,但这些都不妨《I amSam》成为一部催泪影片,无论是被父爱感动,还是对弱者的同情,没有人可以干着眼睛把这部片子看完。所以抛开影片的企图心而言,可以将它作为一个预言、一些象征、一把开启每个人内心柔软境地的钥匙。

养育的圣经:

孩子给了父母再一次成长的机会

如果说《I am Sam》中最夸张的部分,应该就是一个智商只有7岁的父亲,能够独自抚养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孩了,但这也是片中最大的隐喻——第一次身为父母的人,面对孩子也都经历过手足无措的孩子般的状态,是孩子给了父母再一次成长,补全童年经历的机会。

当Sam第一次抱着女儿回家,被孩子的哭声搞得晕头转向,世界仿佛在哭声里崩塌了,当邻居来告诉他什么时候该喂奶,怎么哄好孩子的时候,阴雨才变成晴天。当Sam面对超市中满满货架的婴儿用品时,他绝望的眼神仿佛就是一个迷失在成人世界的孩子。

很多时候,成年人会想当然的认为,自己的经历丰富,养活一个孩子并给他良好的教育绰绰有余。但真的走进孩子世界的时候,父母会发现,自己的经验,只不过是成年人应付生活的经验,在孩子身上,完全失效了。

一方面要学习怎么照顾孩子,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难免的手忙脚乱。另一方面,要逐渐了解孩子的心理,这并不是成年人的思维可以解决的,合格的父母要从自己的记忆中,找回当年作为孩子的感觉,以此来理解自己面前孩子的所思所想。

正是如此,真心投入到养育孩子过程中的父母,仿佛又随着孩子的成长,把自己的童年又经历了一遍,跟自己的孩子做成了朋友,在帮助他的同时,也从他身上学到了更多。甚至补全了曾经童年中的遗憾——没有做过过山车、没有吃过棉花糖、没有变形金刚玩具、没有迪斯尼的城堡。

爱人的悖论:

人们都下意识的用自己渴望爱的形式去爱别人

《I am Sam》中有个有趣的对比,Sam由于要上法庭,所以找到了一个优秀的女律师,律师同样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儿子,却没办法像Sam和Lucy一般关系亲密。由于工作繁忙经常加班等原因,律师跟儿子的关系非常紧张。

不过除去Sam和律师各自的外在条件,他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他们的相处模式,或者说是爱一个人的方法。其实在亲密关系中会有一个悖论,人们给出去的爱,往往都是自己所期待的那种方式,殊不知“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给出去的爱,也许是甜蜜,也许是毒药。

就像喜欢看日出的人会认为所有人都会觉得日出好看,喜欢吃鱼生的人无法理解那些吃不了生冷的人,人们总是把自己的喜欢当作一种理所当然,认为那就是好,那就是表达爱该有的样子。

柏拉图说,人被分成了两半,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找到另一半来完整自我。跳开宿命论的角度,从爱的悖论来看,这个类比同样有意义:彼此相爱的前提是彼此能够给予对方所期待的爱,如果人们都习惯于给予自己所希望的爱的方式的话,那么所谓两个人是否合适,就在于他们是否对他人爱自己的方式有着类似的意识了。

生存的真谛:

每个人都困在不同境遇的躯壳

很少有人不会同情那些先天有残缺,且深处困境的人。就像Sam,一颗赤诚的灵魂,被困在受限的躯壳之内,即便灵魂如天使般可以起舞,但依然要带着现实的枷锁。

即便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先天的羁绊,同样被现实所铸造的牢笼所围困。基本生存都无法保障的贫困学生,怀揣梦想但四处碰壁的音乐人,想法超前却始终无法得到认可的艺术家,生活在老板和同事夹缝之间的上班族。

如果人的境遇是一副超越了躯壳的铠甲,那么每个人的铠甲都是封闭且残缺的。人们被困在铠甲中,独自承受着某种残缺。人生的悲剧性就在于这种孤独,是沉重且向内坠入的,这种困苦,是看似平常,但又无法相通的。

生活仿佛不断地在铠甲中注水,人在看似正常的铠甲之内挣扎翻腾,以防止溺亡。有时会发现,残缺的部分,才是救命的稻草,只有那里才有空气,才能排出一些窒息的感觉——残缺变成了天赋,变成了出口,在这个意义上看,天赋与残缺,本身都是正态分布曲线的两端,是一双手的两面。

表达的宿命:

理性可能是最简单但最拙劣的表达

就像文初,Sam被问及为什么要坚持抚养女儿时,他不知道该如何说“I love her”,却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Sam的智商不足有很大一部分在表达的困难上,他无法用成熟、理性具有逻辑的话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但这不代表他并没有想法。

人被困在现实的躯壳之内,表达是我们沟通的手段。但这手段里面,理性、有逻辑的语言仅仅是最直观、最简单,甚至是最拙劣的表达方式。

Sam有一群智商都不太高的朋友,他们无法用言语充分的说明自己的想法,但他们可以借助流行文化中Beatles的歌词、电影的桥段等去类比自己心中的感受。语言的尽头,才是艺术的开始。

表达的宿命就是我们最常用的语言,往往是最贫瘠,最容易造成误解的东西。而语言之外的表达,艺术、行为等,可以穿越文化,跨越时空,就像这部电影本身,可以在每个人的心中流下一滴眼泪。

幸福的原则:

功利与需要

跳出Sam和Lucy的父女感情,整个影片还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关于社会的“好”的判定。

福利机构认为,一个七岁智商的父亲,无法给孩子提供所需的成长保障,而父亲则认为他的爱给到孩子,才是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的东西,这两方都站在各自的道德角度,说不上哪一边是对的,哪一边是错的。

福利机构所秉承的,是西方长期以来从斯密到边沁、密尔所形成的“功利主义”,也就是社会“好”的标准,就是达到“幸福”的最大化,在这里,幸福是一种犹如金钱的可以计算的东西。就像Lucy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更大的属于自己的房间、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物质基础等等,在福利机构看来,这样Lucy的幸福程度会更高一些。

而Sam的想法,则更人道,或者说以人的主观感受为核心。一个人幸福与否,是很难计算的,物质的丰腴,是否能抵得上那种发自血缘的父爱呢?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人在成长中,需要的东西有很多,如果能把它们排序的话,爱,应该是在最前面吧。

所以,幸福是有基本准则,并且在这种准则上可以加减计算呢?还是幸福不过是每个人的主观感受,根据每个人的需求不同,而无法得到统一呢?

I am Sam,I love Lucy

我用我最爱的歌给她命名—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我给她讲故事,陪她荡秋千,跟她数星星

我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别人,我爱她,我也有资格有能力爱她

我只能告诉大家,没有Lennon写下的I love you,I love you, I love you那一段,Paul McCartney写的Michelle这首歌就是不完整的

Sam不想跟Lucy分开,否则就会像Beatles在1970年4月10日解散时全世界都哭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