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漫话声音

 施训洋 2022-07-08 发布于安徽

 

      

悠扬的笛声,令人陶醉;甜美的歌声,让人赏心。生活离不开声音,对于声音,描绘最形象生动的莫过于《口技》了。

唧唧喳喳的鸟叫声,轰隆隆的雷声,琅琅书声以及“好大好甜”的叫卖声。凡此种种,是多彩生活的写照。

幼时及少年时代,生活在农村,开关门的吱呀声听起来也是乐音,每日里总是与各种声音相伴。清晨,还在梦里,公鸡的打鸣声此起彼伏,不时地伴着犬吠声。继而,父亲轻声开门和母亲唤鸡赶鸭以及牵猪的声音响起,感觉很是亲切。

待父母忙完,便是喊我们吃早饭了,锅碗瓢盆的撞击声响起。邻里之间的对话声,孩童之间的逐闹声,鸡鸭鹅的欢叫声,俨然是乡村伴奏曲。

偶尔地也有猪绳子散了拱了邻家墙脚而起的争执声,一家说不是故意的,另一家说不是故意的才怪,争吵便有劝和的,各种声音交织,终是消停。最怕的是兄弟之间起争执,若是如此通常会打架的,那种叫骂、哭喊声甚是刺耳,却又无力阻止。

偶尔地也有粪瓢被偷,菜园地里的茄子辣椒少了几个,从发现起便是咒骂声不绝于耳,“小短命鬼哎,穷急了吧?粪瓢屎刮你都偷。”“你么个枪冲的,手烂了吧?茄子辣椒都偷。”各种难听的话都出口了,呵,一般也是指桑骂槐,手脚不稳的也就那么一、两个人。但通常会骂上好几天,也有骂错了的,有时平常不去菜园地的自家人那天却去了。

到了傍晚,麻雀成堆地回巢了,门前屋后的竹园子顿时热闹起来,唧唧喳喳的叫声要持续很长时间。鸡鸭鹅赶上笼前各种叫声,猪饿了要吃的叫声,喊在外玩糊涂了的孩子回家的叫声,各种声音汇成了交响曲。

后来,离开了农村。县城里的声音更加丰富,进出时防盗门的嘣隆声,踩在木地板上的呼哧声,拖动桌椅的嘎吱声,棋牌室里的洗牌声,马路上汽车的呼啸声,烧烤摊边的猜拳声,不计其数,声声入耳。

正是这如许多的声音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不知道没有声音的世界究竟怎样?但知道听力下降的人总是戴个助听器的,估计他们也不想活在无声的世界。

声音,其实是一种生机。不敢想象没有声音的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