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扇窗、一把锁,看“木工状元”秀绝活

 新用户3536Meiv 2022-07-08 发布于四川
做精细木工,精度要高,细节要经得起推敲——知行窗全部为榫卯结构连接,是几乎失传的古老窗棂做法;鲁班锁看似简单,但木块尺寸稍有偏差,就容易卡死。这两件展品,是“木工状元”翟筛红专为世界技能博物馆“定制”的。

一扇知行窗,一把鲁班锁——中建五局捐赠给世界技能博物馆的这两件展品,均出自“木工状元”、中建五局装饰幕墙有限公司员工翟筛红之手。

出生于1969年的翟筛红被同事亲切地称为老翟,16岁就开始和木头打交道的他从事精细木工工作,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木工状元、全国建设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

老翟的手艺在公司是出了名的好,做事态度也是出了名的认真。听闻世界技能博物馆征集展品的消息后,老翟非常认真地考虑了该捐赠什么的问题,左思右想的结果是:“就专门给博物馆制作一扇知行窗,一把鲁班锁吧。”

一扇窗、一把锁,看“木工状元”秀绝活

鲁班锁

知行窗采用“乱冰纹”工艺,全部为榫卯结构连接,是几乎失传的古老窗棂做法。2006年,正是凭借制作“乱冰纹”的高超技艺,翟筛红一举夺得全国首届建筑业技能大赛精细木工组第一名,从此多了个“木工状元”的称呼。

“乱冰纹”是一种古典窗饰,以不规则拼接的木料模拟冰块破碎后呈现的纹路。在2006年全国首届建筑业技能大赛中,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116名选手参加了精细木工组的比赛,最后只有寥寥数人在规定的8小时比赛时间内完成了“乱冰纹”的制作,翟筛红就是其中一位。

一扇窗、一把锁,看“木工状元”秀绝活

翟筛红等在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据翟筛红介绍,最后将比赛时间延长4小时后 ,才有超过半数的选手完成了“乱冰纹”制作。参赛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精细木工高手,但绝大多数却没能在最初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完工“交卷”,可想而知,制作“乱冰纹”要求的技能值之高。

“乱冰纹”难就难在“乱”上,每块木料需要从不同角度拼接且不差毫厘,任何一个接口,哪怕只有1毫米的误差,整个窗子就无法装起来。每根木料之间包括窗边,都不能用钉子,也不能用粘贴剂和机器设备,全靠手工制作的榫卯结构。 ——翟筛红

翟筛红捐赠给博物馆的这扇知行窗,因为在“乱冰纹”的基础上加了“CSCEC”这5个字母,难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CSCEC”是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标识,源自公司英文名称“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的缩写。“我是中建人,在中建五局成长,于是就想着把中建标识创新地融合进'乱冰纹’窗饰中,既体现了中建人的创新精神,又表达了对鲁班技艺的传承。”

想法很好,但难度也很高。

一扇窗、一把锁,看“木工状元”秀绝活

知行窗

如何将这5个字母恰当地摆进窗内,使得四面受力均匀,不至于歪斜不牢固?又如何将长方形的字母组合,不失美感地摆放在方形框架内?这些都是挑战。翟筛红说,因为拼接难度高,只能边做边看效果。

为了让“CSCEC”恰到好处地立于知行窗中央,翟筛红用上了羊脚榫。“在'乱冰纹’本身的拼接中,这种榫卯结构不太用得到,但因为这上面的每一个字母并不是整木雕刻而成,而是一块块木料拼接组成的,为了让这些横竖木料平稳紧密牢固,就用了羊脚榫——一头大,一头小,对上去再扣起来,拔都拔不出。”

在翟筛红看来,这扇采用“乱冰纹”工艺的知行窗,代表了精细木工的技能高度,很适合捐赠给以技能为主题的世界技能博物馆。选择制作鲁班锁捐赠给博物馆,则是为了向“能工巧匠”代表人物鲁班致敬,希望鲁班精神能继续传承下去。

鲁班是我们木工的“老祖宗”,制作鲁班锁捐赠给博物馆,是希望我们的后人能记住鲁班,传承鲁班精神,弘扬鲁班技艺。 ——翟筛红

鲁班锁拆装是个技术活,制作更是技能值满满。“鲁班锁的样式很多,我用3根木料、6根木料、12根木料都做过鲁班锁。捐赠给博物馆的这个鲁班锁用了12根木料。”

虽然样式各异,但鲁班锁有一个共同点,即依靠中心凹凸错落的榫卯结构,让每一个部分互相咬合,形成不用钉连、不用胶粘的自锁结构。

一扇窗、一把锁,看“木工状元”秀绝活

鲁班锁

“鲁班锁看似简单,但制作要求很高:材料一定要标准,做工一定要精细,尺寸稍有偏差,就容易卡死。”在翟筛红看来,无论是知行窗,还是鲁班锁,都绝佳表现了精细木工的技能核心:精度要高,细节要经得起推敲。从一名农民工成长为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主任,收获“木工状元”、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翟筛红凭借的正是这样一种求“精细”的工匠精神。

1985年,16岁的翟筛红开始跟人学做木工。“学好徒弟,饿死师傅”,也许是因为这样的说法,师傅只教了他刨料、锯料、打眼等简单的基本功,2年后出师,开始到外面闯荡的时候,翟筛红还不会做整件的活儿,用他的话来说,“连个木凳子都不会做”。不过,两年认真的学徒生涯也为翟筛红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深信“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翟筛红从家乡江苏来到上海,准备边干边学。

一扇窗、一把锁,看“木工状元”秀绝活

翟筛红工作照

1年后离开上海时,翟筛红已是个拥有“好口碑”的木匠师傅了。“后来到了无锡也是这样,只要进了小区给人家干活,基本在这个小区就不愁大半年没活干。”快30岁的时候,经朋友介绍,翟筛红为一个仿古建筑工程项目干活,一下迷上了古建筑。美丽的飞檐翘角,不靠钉子,不靠胶水,只靠打眼开榫,木料与木料间就严丝合缝地连接在一起。

一扇窗、一把锁,看“木工状元”秀绝活

宫式景窗

古建筑中蕴含的巧思与精细之美,深深打动了翟筛红。他深深叹服制作出这一切的能工巧匠,并希望自己能成为其中一员。

1995年,翟筛红进了中建五局装饰幕墙有限公司,这位农民工出身的员工不久便引起了当时公司总经理都云树的注意,因为这个小伙子不仅干活特别认真,而且还非常热爱学习。都云树家里有一本《营造法原》,繁体方言排版,大部分本科生都读不下去,但初中毕业的翟筛红居然结合操作实际与连蒙带猜的把它啃完了。

一扇窗、一把锁,看“木工状元”秀绝活

劳模操作间

除了苦练手艺、研读经典,翟筛红还爱上了观摩,在古建筑、庙宇楼台之间流连忘返……

在翟筛红看来,做精细木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双手,让普通的木料成为那么漂亮、精妙的作品,从无到有,很有成就感。“可惜,现在做精细木工的匠人越来越少,一来,这门手艺上手慢,二来,用上精细木工的地方越来越少,市场越来越小。所以,我特别希望能有年轻人能喜欢这门技能,传承这门技能。”翟筛红说

展品提供人寄语

期望自己提供的展品给青少年......

现在大家接触的木作成品多是厂家生产的,对木工技艺的了解也基本停留在洋钉木工、胶水木工上,事实上,就像知行窗、鲁班锁那样,不使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也能完美制作出各种作品。希望青少年看到作品后,能激发他们对古法木工技艺的兴趣,提升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对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抱有一颗尊崇之心,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传承下去,并进一步发扬光大。——翟筛红

对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寄语是......

愿世界技能博物馆如“聚宝盆”一样,聚集越来越多优秀的藏品,启发青少年朋友有一颗弘扬技艺之心。——翟筛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