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老头看教育:蒙牛不蒙分 ——强烈呼吁:中考填报志愿改在拿到分数之后

 兰勇讲语文 2022-07-08 发布于重庆

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就是每年都有这样的尴尬与难堪事发生——志愿填高了,走不了!

中考与高考不同之一就是:不是拿到分数之后而是考后即填。虽然网上会流泄各门学科的参考答案甚至是标准答案,但学生估出的分数仍是与正式出炉的分数较为悬殊。它不完全是因为学生盲目自信,还受诸多因素影响:比如书写,字本来写得很好,就是不好认,如“毛体”;比如阅卷老师的心理状态,他(她)可能是个球迷或粉丝,昨晚他喜欢的球星输球了或她爱慕的男星出柜了;甚至生理状态,正看着你的作文,他(她)突然内急,你说这个分数会是科学的吗?它很可能与内外分泌的烈度有关啊!

其后果:学生估出一个可喜的分数,一家人开心得不要不要的啦!最大的危害不是考后那几天的放飞自我,而是在填报学校之时的难免好高骛远,盲目拉升等级啊。理想很丰满,分数很骨感,但没有哪个学校是慈善机构,愿为你的虚胖买单呢?这样就尴尬了,那是相当的尴尬!这场景太过残忍不宜细述。

比如某日某心高气傲一同学刚出校门就吼出:“破学校!”言下之意:我再也不会回来啦!但分数一出,就可能不得不再从这个仰首而出且发誓再也不会回的地方,重新俯下身子快速爬回去,继续憋屈蜷缩三年。

再如某年某心比天高一同学,填了某高高在上的学校。结果分数没上线,对方反悔不要他了。这就好比,一个妇人爱慕虚荣跟着大款私奔,满以为得到的满满都是幸福,结果,刚出门,大款就后悔了。因为在昏暗灯光下,看起来有几分姿色的她,其实满脸都是雀斑。商人重色轻别离啊,无情地宣布:退货!于是他打电话原学校再请求收容。其实,他与学校签约、毁约,再签约,再毁约,反复几回啦!你觉得这还可能吗?好马不吃回头草,好学校也不愿成为那个什么回收公司的。

除了寄希望那个从来没有查出问题的查分环节和念叨:“这怎么可能?”还有什么别的法子呢?

这让我想起了旧时农村的买牛、卖猪。限于物质条件与技术,是不可能一一过磅的。于是滋生了一个产业:掮客。他们的交易是不过秤的,而是全凭眼睛看,最多用一条草绳给牲口量量三围,量的目的不是欣赏其优美曲线,而是为了估重。而且,估摸好后,双方都不说话,把手伸到对方的袖套里,用手势来讨价还价,以免别的商家乘机抬价或集体压价。这种交易形式以牛的买卖最为常见。整个过程就是“蒙”,神秘而玄奥。也不知“蒙牛”这个品牌除了与蒙古大草原生生相息外是否也与此有相关呢?有一点可以肯定,“蒙牛”这个品牌还是响当当,航天员都在喝哟!扯远了,这些掮客估出的斤两与过秤的结果总是相差无几,厉害啊!但牛可以蒙,分可以蒙,学生娃的前途可以蒙吗?

再有就是“赌玉”。原始的玉石买卖是不可能剖开来进行的。专业人士就能透过石头的表面看到里面的玉,你我则不能。但并不是每次都灵,所以称为“赌”。但青春可以赌吗?

还有就是古代的婚姻。婚前,男女双方是不见面的,全凭媒妁之言,结婚之时都蒙着盖头。是美女还是东施,是潘安还是武大郎全凭运气。当然,汉元帝误嫁王嫱,那是因为他的女人太多了,损失一俩也没关系。但毛延寿这样的人很可恶,该杀。就像“什么思”(其实啥也不思,只思赚钱)、还有那明明是三心二意偏偏要标榜“一心一意”,打个培训的幌子实则为各大学校拉纤保媒不务正业,着实可恶。报学校、录学生从某种意义说比娶妻嫁女重要,还是透明些好啊。

所以,强烈呼吁:先出成绩再填志愿,最好还来个什么“一分段”、志愿辅助系统之类的。

倘如是,则可以避免某些不道德的学校以分数可能虚高来恐吓那些心存高远的莘莘学子,也可以让那些无法正确认识自我的学生不再错失良机,更重要的是让那些中间商赚不差价。买二手车就上瓜子网,招学生就上录取场,看着分数填志愿,看着分数录学生,从重点到联招再到普高,从高分到低分,就像做生意,明码实价,这不挺好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