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麻好醉 ——写在第三个中国“麻醉周”

 兰勇讲语文 2022-07-08 发布于重庆

今天是3月最后一日,也是中国麻醉周的最后一天,明天就是愚人节了,真是巧得很。“麻醉”到底是不是一个好词?

以前不是。与之相关的如“烂醉如泥”“醉生梦死”“麻木不仁”……都不用在正常人身上。最常见麻醉物品是花椒与酒精,人们常常用它们来刺激我们的味蕾、“麻醉自己的神经”……不过,它们的麻醉作用还是太浅,没听说过做手术吃花椒的,喝酒壮胆的倒是有不过,那一般是去杀别人,所谓“酒壮怂人胆”,不得已而为之啊。像关公那种用、饮酒下棋来麻醉自己的是神。

佗曰:“某自有治法,但恐君侯惧耳。”公笑曰:“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佗曰:“当于静处立一标柱,上钉大环,请君侯将臂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但恐君侯惧耳。”公笑曰:“如此,容易!何用柱环?”令设酒席相待。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武帝关公虽神,酒让他更神。

至于吗啡,那是管控药品,非一般人不能接触。鸦片,更是闻之色变,因为,它曾经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小娃娃听到“无痛人流”就会笑,孕妇听到“无痛分娩”也会笑,但这笑与笑不同。癌症病人甚至普通疼痛病人都特别希望得到疼痛科医生的帮助。术后镇痛也很重要,否则虽然手术成功了,余痛也能让你痛不欲生啊!

怕痛是人的本能,别的不说,比如打针,不仅小孩怕,怕的大人也不少啊!网上就有各种各样的大人怕打针的搞笑视频。痛,并不能让人真正快乐。运动后的酸痛,让人欣喜,那是因为肌肉从此健美惹人艳羡的期望在麻醉你。传统的拔火罐、刮痧是以痛治病,却只触及肌肤,未入内里。从未听说开胸、开颅手术不打麻药的,那是谋财或草菅人命。

19世纪四十年代,人们用乙醚来麻醉,紧接着氯仿和一氧化二氮(笑气),但这些气体不仅会麻醉病人,连主刀的医生也麻晕。于是人们开始研制吸入麻醉的器械,器械的研究反过来促使麻醉学的研究,于是气管插管、球曩通气、静脉麻醉、肌肉松弛剂纷纷问世。但这些都需要经过专门训练过的人员来操作,于是麻醉医生应运而生了。

麻醉是痛的克星,美好生活从无痛诊疗开始,它是一个国家医疗水平高低的标识。

其实,我们不仅有生理上的痛需要疗治,情感与精神上的痛也不能被无视。文学、艺术、宗教等都是不错的偏方哟,比如“兰老头讲故事”“兰老头读课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