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桥铺有一群的三轮车

 兰勇讲语文 2022-07-08 发布于重庆

24年前,石桥铺是著名的城乡结合部,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它要逢场并拥有数量庞大的三轮车。

赶集的那天,周边的农民就会把家中的农作物事拿来交换。老街的两边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有时令小蔬,也有新米、面粉面条、油盐酱醋茶,卖烧腊的,卖山货的,卖汤圆、卖茶叶蛋的……应有尽有。甚至还有木制的桌椅,竹编的筲箕、米筛等。比较新潮的是塑料制品与款式新颖的廉价时装。有人在街边舂辣子,有人租个铺子来榨油,也有人在路边理发、掏耳朵、擦皮鞋……这种市景在渝州交易城中顽强的存在了好多年。

那个时候,石桥铺还没有什么像样的房子,晨光百货就是最好商场了,“上海一百”没有存在几天就倒闭了,现在是远近闻名的电脑城“百脑汇”。记得其间空置了多年,以致商场以上的部分多年都是空空框架,像一栋烂尾楼。华宇名都是这里最先出现的豪宅。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石桥铺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高楼林立,高朋满座,有高科技的IT电脑城,也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五星级酒店。印象最深的交通工具,二十几年前,除了有鞭子的电车和背着天然气包的公交外,就是私人营运的中巴,其余就只有摩托与三轮了。经过这些年的更新换代,电车没了,气包车没了,中巴退市了,摩托车也所剩无几了。以陈家坪为起点的成渝高速路1995年就通了车,2011年一号线地铁开通,石桥铺是非停不可的枢纽大站。

现而今,石桥铺能不能算一个有档次繁华都市呢?总觉得多了点什么。思来想去就是与它大都市形象极不匹配的三轮车。

几经风雨,几度春秋,三轮车不仅顽强地存在了下来,而且逆生长雨后春笋般地越来越多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些三轮车有大同小异的外形,却是相同的红色。不是那种豪华得像奥拓一样的,而是标标准准三轮,从哪个角度都能看得出来。用某老师的话来说:“丑极了!”矮,像乌龟,短,像小鸡,整个像卡通版的蚂蚁。动力原因,起动慢,爬坡慢,像在蜗牛,动静却极大,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但平地与下坡,它们就很疯狂了,敢与大奔驰拼速度,敢与大卡车抢道。似乎不受任何交通规则的限制,管你是红灯还是绿灯,管你有人无人,瞅准就冲。看它拐弯让你心惊肉跳:车身向一边猛偏,生怕它会倾覆。

听说这些车本是供残障人士使用的。让他们开这样的车岂不是让狂躁的盲人骑瞎了的惊马?我估计世人也是这样理解的,所以现在开三轮车的都是四肢健全的人。他们有男人,也有女人,但多是四五十岁的人。它们汇聚的地点是一号线石桥铺站一号出口旁。这里在修五号线,宽阔的渝州路变窄了,七弯八拐的。三轮每天在这里与行人争路,与其他机动车辆抢道。过人行道的绿灯只有十几秒,它却门户洞开地堵在你面前揽客。国美电器门口那个道路已经很窄了,还要分道,却两边都停着三轮,甚至岔道口也有,走了一辆又来一辆。害得那些其他小车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避让,公交车更是寸步难行,除非它会飞。人们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政府专门开通823支线。无奈需求大于供给,三轮车不减反增了。于是,警车与三轮车每天都在这里就上演“猫捉老鼠”“老鼠戏猫”的戏码。警车没有出现,三轮车你推我搡,你追我赶,像极了《汽车总动员》。有时抢客太专注了,警车来到了近旁也没察觉。警笛一响,它们就作鸟兽散,警察有时成心逗弄,用警车去顶它们的屁股。看着它们笨拙地启动,甚至七歪八扭地艰难翻越路沿狼狈逃跑的样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闪着警灯、鸣着警笛的警车,像一只大猫,威风八面;四散逃窜的三轮车像一群老鼠,狼狈不堪。

但它们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游击战的精髓他们无师自通——“敌进我退,敌退我扰”——与警车兜圈圈。圈子的大小,由警察执法的坚决程度来确定。目测警察今天心情不错,就兜小圈,跑过有隔离的路段,坡都没爬完就又返回来;估计警察今天气不顺,就跑到香榭里那个十字路口。边跑边找藏身之处,只要路边有空地,就地隐藏。警车也不停,就一路了追了下去。警车只有一辆,是不可能把所有的违法者都“捉拿归案”的。我问过其中一位大妈,抓住了罚款二百。被罚了,自然更要想办法挣回来,于是就罚罚不息了。

石桥铺周边的居民最初听到了警笛还有些紧张,久而久之,一点也不心慌了:都知道是警车在驱赶三轮。因为,除了警笛,还有三轮集体出逃的乱哄哄的悲鸣。

这是顽疾,也是民生,如何解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